•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以体积小、静音、加湿均匀而深受用户喜爱。超声波加湿器原理是什么呢?如图甲是某款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振子每分钟向水箱中发射900万次高频振荡波,将水打散成直径为3~5微米的细小水雾颗粒,加湿器加湿效果如何呢?物理学中将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研究发现: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为此人们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湿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玻璃泡裸露的称为干球温度计,用湿棉布包裹住的称为湿球温度计。已知部分室温下的相对湿度表如下表所示。

    相对湿度

    室温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1℃

    2℃

    3℃

    4℃

    15℃

    90%

    80%

    71%

    62%

    18℃

    91%

    82%

    74%

    66%

    21℃

    92%

    83%

    76%

    68%

    24℃

    93%

    85%

    79%

    74%

    (1)、该款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频率为Hz。
    (2)、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玻璃泡部分已被遮挡,由图可推测湿球温度计是(填A或B)。根据两温度计如图所示的示数,对照湿度表可知: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
    (3)、某天中午,小明看到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为26℃和21℃,到了晚上,小明看到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为15℃和10℃。由此可判断: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于/等于/小于)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4)、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大/小),表示当时空气越干燥。
    (5)、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另外举出一个实例
  • 2、在万物皆可外卖的时代,外卖拯救了无数人的胃和无数“出门困难户”,外卖骑手为加快送餐速度避免超时差评,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电动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一骑手以1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骑手看一眼手机需要1.8s,在这段时间内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行驶,该骑手发现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电动车行驶了5m,在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4s,电动车在两个过程中行驶的总路程为10m,求:

    (1)该骑手在看手机的时间内,电动车行驶的路程;

    (2)该骑手行驶时的反应时间;

    (3)该骑手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完全停止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入射角

    30°

    40°

    60°

    反射角

    30°

    40°

    60°

    (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2)、实验时应将纸板地立在平面镜上,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和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将纸板NOF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4)、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F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EO与ON的夹角
    (5)、表中记录了光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对应的反射角,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反射角入射角(用汉字填写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若一束光与镜面的夹角70°射到镜面上,则对应的反射角为
  • 4、某实验小组用图甲装置连续探究了“冰的熔化规律”和“水的沸腾规律”两个实验:

    (1)、实验时,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很凉,根据此体验,说明冰块熔化时需要
    (2)、根据图乙中的(选填“a”或“b”)图,可知水已沸腾。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曲线,其中图线中的段表示冰熔化过程,图线中的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此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为℃。
    (4)、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原因是
  • 5、“趣味物理小组”学习了第一章到第三章后,完成以下若干个任务:

    (1)、如图甲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图中停表的读数是s。
    (2)、如图丙所示,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通过测速区间总共用时130s,根据提示牌的限速规定,驾驶员(选填“应该”或“不应该”)受到处罚。
    (3)、同学们跳绳时候发出“呜呜”声音,是因为绳子甩动引起周围振动;在旁的同学为避免噪音对自己的干扰,将耳朵捂起来数数,这是在减弱噪音。
    (4)、小云妈妈感染甲流后发烧了。小云用温毛巾擦拭妈妈的额头,这是因为毛巾中的水发生 , 此过程会吸收热量:为了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小云用体温计量了自己的体温,示数如图丁所示,他(选填“发烧了”或“没发烧”)。
  • 6、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的音调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的音色相同 D、甲、丁的响度相同
  • 7、如图所示,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在我国海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进入轨道前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发射卫星时,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C、卫星到达空间站后主要靠声波与地球传递信息 D、卫星绕预定轨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8、飞机上装有平衡警示电路,S为开关,金属片M可绕O点自由转动。当机翼水平时,M在a、b中间。当飞机严重左倾时,绿灯亮、电铃响;当飞机严重右倾时,红灯亮、电铃响。请按要求完成电路图。

  • 9、将甲、乙两个不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发现甲灯泡比乙灯泡发光更亮,则甲灯两端电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灯两端的电压,如果再把这两个灯泡串联在同一个电源上,则通过甲灯的电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乙灯的电流。
  • 10、如图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的气体,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忽略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

    (1)、活塞将向(选填“左”或“右”)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选填“增大”或“减小”)。
    (3)、该实验说明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时,减少,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 11、某一部件外壳上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U1、U2、U3 , 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 , 它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以下对各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U1=U2=U3 B、I1=I2+I3 C、U1+U2=U3 D、I3=I1+I2
  • 12、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A,通过灯L2的电流为A。

  • 1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是平时的2倍。未饮酒状态下,某司机驾车在直线道路上匀速前行,发现正前方50m处突发事故,司机经0.5s的反应时间后踩下刹车,刹车后车继续向前滑行4s , 在事故点前8m的位置停下,该过程汽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2)、从踩下刹车到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
    (3)、通过计算判断,若该司机酒后驾车,能否在事故点前停车。
  • 14、如图是一段全长为490m的“音乐公路”,上面密集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驶过每个凹槽时,就会上下振动,于是就发出了声音。一辆5m长的汽车以59.4km/h的速度匀速驶入该公路,若某路段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为5cm , 声音的音级与对应频率关系如表所示。求:

    音级

    频率

    音级

    频率

    低1

    262

    低5

    392

    低2

    294

    低6

    440

    低3

    330

    低7

    494

    低4

    349

    中1

    523

    (1)、汽车从驶入到完全驶出该“音乐公路”所需时间;
    (2)、在相邻凹槽间距为5cm路段行驶时,所发出声音的音级。
  • 15、在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某班级同学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他们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款温度计。

    (1)、图甲为气体温度计,瓶中装有一定量的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柱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为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改进合理的是(填字母);

    A.增加玻璃管长度  B.换小体积的烧瓶  C.减小玻璃管内径

    (2)、图乙为液体温度计,瓶中装有一定量的红色液体。为了给此温度计标定温度值,将该温度计分别放入1040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标出红色液柱到达的位置并记作A和C , 则40对应的刻度线是(选填“A”或“C”)。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正好移动至B处,用刻度尺测量A、BC三点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室温为℃。
  • 16、某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应先调整(选填“A”或“B”);
    (2)、在水温升高到90C后,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并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该同学在第7min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分析数据可以知当地此时的大气压应(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②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

    (3)、实验中给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丁中a图像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烧杯中的水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1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放于镜面上且可绕ON转动,如图所示。

    (1)、当EF在同一平面内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原因可能是
    (2)、调整后,如图甲所示,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 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样得出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3)、将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看到反射光线(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如图乙所示,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如果将硬纸板FON向后转动,在F平面内(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在甲图中,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该现象说明
  • 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他让小车从斜面上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用秒表记录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的时刻。

    (1)、实验中AB段的距离为cm;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
    (2)、测量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时,若小车过了B点才记录秒表的时刻,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与实际值相比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根据实验分析,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
    (4)、以下四个图像中,能反映出小车在AC段运动情况的是_____。
    A、 B、 C、 D、
  • 19、如图所示,点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a , 在D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光线b垂直界面AB进入玻璃砖。请:

    ①用“”表示平面镜,画出其正确的放置位置;

    ②画出光线b进入玻璃砖的光线c

    ③大致画出光线c经界面AC离开玻璃砖的光线。

  • 20、平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图甲是医生借助平面镜检查牙齿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上一页 884 885 886 887 8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