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电学探究时常用的电路,对此电路的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此电路可以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B、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只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C、闭合开关,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D、如果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位置,闭合开关,电流表会烧毁
  • 2、如图是一种常用“柴油平板夯机”,广泛应用于路面施工、场地填土等多个方面。使用时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激荡器带动夯板上下运动。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A、构造上,汽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 B、在压缩冲程末,柴油机的燃气温度和压强比汽油机里的高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D、吸气冲程中,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
  •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现象 B、“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露”的形成是液化放热现象 C、“凭栏明日意,池阔雨萧萧”。“雨”的形成是升华吸热现象 D、“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的形成是凝华放热现象
  • 4、下列数据的估测合理的是(     )
    A、感觉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B、教室内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约为36V 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5
  • 5、如图甲是音响上音量调节装置,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使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下列连接方式中可行的是(     )

    A、 B、 C、 D、
  • 6、老师上课用薄塑料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薄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用丝绸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管靠近“章鱼”,塑料管就会“托”着“章鱼”飞起来,如图所示。此过程利用的原理是(     )

    A、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7、6月12日济南市各区突降冰雹,冰雹是高空中的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形成的白色小冰粒,在下降的过程中越变越大,形成冰雹。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
  • 8、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司机需要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8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42m,用时3.28s才能停下。求: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
    (2)、汽车在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若该司机醉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2倍,汽车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4)、假设汽车以25m/s匀速驶向一座山崖过程中,在某处鸣笛,经4s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到山崖的距离。(v=340m/s)
  • 9、小林一家国庆节期间从南宁东站乘动车出发去桂林旅游。已知南宁东站到桂林的铁路全程为430km,他们乘坐的某动车的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南宁东

    始发站

    08:15

    柳州

    9:26

    9:30

    桂林

    10:45

    (1)、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的平均速度;
    (2)、若该次动车从柳州到桂林的平均速度为45m/s,柳州到桂林的路程;
    (3)、若该次动车以50m/s 的速度,完全通过长度为1100m的隧道所需的时间为26s,动车的长度。
  • 10、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左”、   “右”)移动;
    (4)、乙图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若要光屏上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的像,接下来你的操作是:将蜡烛放在0cm~30cm刻度线之间某一位置固定,光屏在刻度线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5)、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应该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方调节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6)、为了克服蜡烛燃烧变短带来的问题,小华从网上购买了利用LED灯做成的 F光源进行实验,将F光源放在 10cm刻度线处时,则在光屏上所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
    (7)、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中间部分,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_(选项填空)。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D、仍是烛焰的像,但像中间是个黑影
  • 1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点燃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实验中,我们(选填“透过”或“不用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 ,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观察发现光屏上像(选填“有”或“没有”)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选(选填“虚”或“实”)像;
    (4)、小萧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5)、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而小明发现一般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选项填空)。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 12、如图所示。 小组同学完成以下三个声现象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因音叉振动乒乓球被弹开;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关与振幅的关系。小明敲击同一音叉时,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若罩内的空气完全被抽出,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说明不能传声;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声。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变大;若拨动钢尺的力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听到声音的音调变
  • 13、
    (1)、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2)、请按要求作图,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14、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侧”或“右侧”或“仍在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M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侧”或“右侧”或“仍在O点”)。

  • 1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时,要求纸板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甲,实验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 16、汽车的倒车雷达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它是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的,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17、小明试穿新校服时,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m,当他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 18、伟大的物理学家 ,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 , 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
  • 19、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 20、激光通过平面镜反射打到墙壁上。为了射中图中目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激光笔顺时针旋转合适的角度(旋转角度小于180°) B、将平面镜逆时针旋转合适的角度(旋转角度小于180°) C、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向上平行移动 D、保持平面镜不动,将入射光线向右平行移动
上一页 878 879 880 881 8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