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小明摘来李子,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李子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李子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李子的质量为 g;用量筒和水测得李子的体积为40cm3 , 则李子的密度为 g/cm3;(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该李子测量凉茶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凉茶,如图甲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M1 , 测得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
②将李子放入凉茶中,李子沉底,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M2;
③取出李子,然后向烧杯中加凉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 测得此时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82g。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求出凉茶的密度,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李子的体积与第(2)问相同,有计算过程];
④从烧杯中拿出李子时会带出一些凉茶,这对凉茶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
-
2、小明使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开始前,应调节蜡烛、透镜和光屏至同一高度,目的是;(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调整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其原理如图甲所示,请将图甲光路补充完整;(3)、如图乙所示,当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4)、在做实验时,小军用手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5)、实验时小明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清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6)、如图丙所示,同组的小华同学用A、B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分别距离课本上的字10cm观察到两种情景,现将两透镜到课本的距离调整为5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B所成的像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A的焦距小于B。 C、调整后,A所成的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B所成的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
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 min,凝固的吸放热情况是 。(2)、由图象知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填“高”或“低”)了。(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4)、暴雪天后,环卫工人会向积雪的路面撒些盐,目的是降低雪的 从而加速雪的熔化。
-
4、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1)、除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实验室现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体温计三种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煤油的沸点是150℃,水银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是78℃);(2)、小明用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剪出A、B两种带孔的盖子,如图乙所示,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你选择 盖子,因为另一种盖子存在的问题:;(3)、在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水沸腾的现象是_______ ;(选填A或B)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水面有大量白气,发出嘶嘶的响声(4)、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小明画出相应图像(如图丙实线),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5)、实验后小华用同样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忽略酒精的火焰大小的变化),作出图像(如图丙虚线),小华和小明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6)、实验完成后,小明换了套器材如图丁所示,用A容器中的液体对试管B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现当A容器中的液体沸腾了,B容器中液体也沸腾了,如果A、B容器中液体的沸点分别为tA、tB , 则tA、tB可能的关系是_______。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
-
5、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立在镜面上,ON垂直于镜面。(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O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则NOF面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次的入射角和 , 并记录下来,找到相应关系;(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以ON为轴,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当纸板折到图乙位置时,反射光线(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
6、2024年10月25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为了防止发射台被烧坏,发射台下方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发射火箭时火焰喷到水面,水发生 (物态变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发生 现象,就形成了火箭尾部大量的“白气”了。
-
7、如图所示,用鱼叉叉鱼时人看到的“鱼”是由光的形成的像,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选填“浅”或“深”)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上。
-
8、学习了《声现象》这一章后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图所示,我们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 。
-
9、如图所示,图中木条的长度为 cm;图中温度计读数为℃。
-
10、珍珍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如图甲所示的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不仅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u>2f C、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实像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老鼠的像会变更“瘦”一些
-
11、我国研发团队经过一千多天的日夜奋战,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手撕钢”的密度为7.9g/cm3 , 虽与铁的密度相同,但厚度只有0.015mm,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撕钢”的厚度为15nm B、2m2“手撕钢”的质量为237g C、“手撕钢”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不变 D、用“手撕钢”做的手术刀轻薄灵活,“轻”是指密度小
-
12、同学们想要判断一下老师佩戴的眼镜是近视镜还是远视镜,大家想到了很多办法,一部分同学将眼镜放在阳光下,呈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可知,老师佩戴的眼镜是( )A、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
13、“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古人利用晷针的影子来测定时间,蕴含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如图情境中也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海市蜃楼 C、
杯弓蛇影 D、
雨后彩虹
-
14、如图所示,一束光沿着AO斜射入装有水的水槽。入射光线将在水中发生偏折。若在水槽的左侧垫了一块小石头,保持光线AO斜射方向不变,当水面恢复平静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将增大 B、折射角将减小 C、折射角不变 D、折射角将增大
-
15、关于物态变化的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A、撕开雪糕纸雪糕上附着的冰霜是升华现象 B、白炽灯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造成的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到冷,是因为水发生升华吸热现象 D、冬天,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
16、如图是某同学煮饺子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煮饺子时,我们可以看到锅内气泡“翻滚”,这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为了使饺子更快煮熟,我们可以用加大火力的办法 C、煮饺子时,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造成的烫伤可能要比热水烫伤更严重 D、油炸饺子比水煮饺子的温度更高,是因为油的沸点更高
-
17、2024年10月11日,某老年大学主办的“礼颂盛世,共谱华章”欢度国庆文艺演出活动隆重举行。演出活动进行时,现场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音色美 C、响度大 D、传播速度快
-
18、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乐用装有沙子的柱形带盖玻璃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下列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通过实验,可知C中玻璃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2)通过实验步骤A、B、C可得结论;通过实验步骤 , 可得猜想1是正确的;
(3)为验证猜想3,小乐将玻璃瓶中的沙子倒掉一些,并擦干瓶外的水,按步骤A和D得出浮力大小;重复上述操作多次,若发现 , 则说明猜想3错误;
(4)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为验证猜想小乐用橡皮泥代替了装沙子的玻璃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橡皮泥缓慢地 ,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② , 重复上述步骤,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③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
-
19、小华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过程如下:(1)、请用笔画出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2)、正确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选填“A端”、“B端”),再闭合开关;(3)、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几乎不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4)、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包括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注意在框内设计表格,超出答题区域部分不予评分;(5)、若不再添加实验器材,利用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20、小明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调节并固定铁圈B在“适当”位置,这里的“适当位置”是指。(2)、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3)、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图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70
82
91
96
98
98
98
(4)、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发现:沸腾前,随着持续吸热,水的温度持续升高;小军仔细研究沸腾前的数据还发现:在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还有的特点。(5)、小明知道在冰中加盐可以改变冰的熔点,由此提出了问题:在水中加盐,会改变水的沸点吗?于是他利用两组相同的仪器,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加热,记录实验数据如下:t/min
0
1
2
3
4
5
6
7
8
32
50
65
79
89
98
98.5
98.5
98.5
32
48
62
75
84
92
98
98
98
针对实验数据分析,小明认为盐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盐水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同桌小军看到小明的数据后认为盐水的沸点比水的高,你赞同谁的观点,并给出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