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的通车,实现了山东高铁对全省各市的全面覆盖,同时山东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全国第1位。G4621次列车从济南到郑州行驶里程为350km,该次列车从济南早上8∶30出发开往郑州,在当日11∶00到达郑州,求:(1)、列车从济南开往郑州的平均速度;(2)、已知该列车途径聊城,自济南到聊城距离为105km,请预估列车从济南到聊城所需要的时间;(3)、若列车长为200m,以40m/s的速度通过黄河大桥,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用时65s,求黄河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
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本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现象更明显;(2)、点燃A蜡烛,放在玻璃板前,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蜡烛”或“B蜡烛”)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3)、改变蜡烛A的位置,标记出每次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4)、撤走蜡烛B,放一块光屏在原来蜡烛B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5)、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 -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交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4、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像

-
5、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 若入射光线沿法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的大小为。若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则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

-
6、在自制乐器的活动中,小芝自制了一个小型古筝。老师用软件收集到了她演奏时乐音的波形图,响度最大的是图甲中的;小诚自制了水杯琴,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的水如图乙所示。他向试管中吹气,其中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均选填“A”、“B”或“C”)。

-
7、龟兔赛跑,兔子用时25s跑了60m后,看到乌龟远远落在后面,它停下来睡了2min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奋力直追,仅用了5s就跑完了剩下90m的路程,则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km/h。
-
8、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计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填写中文名称)。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
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第2s到第4s这2s内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20cm处,以1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6cm B、为使在铅笔位置观察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是静止的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
11、倒车雷达是汽车驻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
12、下面是小七同学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接近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B、初中生小宇的身高约为 C、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
-
13、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
B、
C、
D、
-
1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花园里花香扑鼻 B、草原上马群奔跑 C、都市里车流滚滚 D、中国空间站翱翔太空
-
15、吃早餐时小聪用热水加热牛奶,如图所示,1kg热水从60℃降低至40℃,牛奶的温度由20℃升高到40℃,假设水放出的热量有30%被牛奶吸收了。[]
求:
(1)、水放出的热量;(2)、牛奶吸收的热量;(3)、牛奶的质量。 -
16、如图所示,为比较1、2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及A、B两种燃料的热值,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相同,燃料的质量均为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t0=22℃,三组实验均至燃料燃尽时的液体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液体1和液体2的质量必须相同;
(2)本次实验中用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液体1的比热容c1与液体2的比热容c2相比,c1c2;(选填“>”、“=”、“<”);
(3)比较A、B两种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乙丙两图进行实验,不计热量损失,燃料A和B的热值之比为;
(4)在甲装置中,若燃料为酒精,烧杯内的液体为水,测出水的质量和燃料烧尽时水升高的温度,再结合燃料的质量这一数据,计算出燃料的热值,通过实验算出的热值与实际相比(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17、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导线不能交叉)

-
18、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的水和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给水加热是通过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内吸收的热量为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c水=4.2×103J/(kg·℃)]

-
19、A、B两个小球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8℃,乙杯水温降低了12℃,不考虑热量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8∶7 B、7∶12 C、2∶3 D、7∶8
-
20、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具丰富的内涵。下列诗词说法正确的是( )A、“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的温度虽然很低,但仍然含有热量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磨铁杵的过程中靠热传递改变铁杵的内能 C、“沙暖睡鸳鸯,水寒沙暖”,说明沙的比热容大,所具有的内能多,所以温度高 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