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亮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就闻到了厨房里面妈妈做的饭菜香味,这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 , 学过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以后,小亮知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填“剧烈”或者“缓慢”)。
  • 2、图所示的相关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湿手按开关 B、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C、高压线下钓鱼 D、用干木棒挑开电线救人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B、任何情况下不能把电池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C、公路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串联在一起的 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成为人们交通出行的工具之一。国产某品牌小汽车某次出行时,以恒定为750N的牵引力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4.2km,消耗汽油0.2kg。求:(q汽油=4.5×107J/kg)
    (1)、0.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小汽车汽油机的热机效率。
  • 5、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粗糙的纸板F可绕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时,入射角大小为;再将纸板F绕ON向后折,纸板F上(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2)、图乙中,若让另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
    (3)、图丙中,保持入射光线AO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使入射角增大10° , 则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
  • 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实验中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 此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7、如图,发光点A发出的光被物体BC阻挡后,在墙壁上留下了物体BC的影,请在图中作出物体BC的影B'C'。(保留作图痕迹)

       

  •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乙(响度/音调/音色)相同,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 音调最高的是

  • 9、在太阳、烛火、月亮、萤火虫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光在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选填“能”或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0、单位换算:

    1h=s;290dm=nm;72km/h=m/s。

  • 11、在一块硬纸板上有一个很小的椭圆形小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该纸板的小孔上,则在与硬纸板平行的白色光屏上产生的光斑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方形的 C、椭圆形的 D、不规则的
  • 12、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华同学想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B、5次测量的结果不同是因为所选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C、根据小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45cm D、只要小华认真操作,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13、在进行降落伞比赛时,为了使降落伞的滞空时间长些,在制作降落伞前同学们猜想可能影响它滞空时间的因素有: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长度、降落伞的重量、降落伞伞面的材质。要探究降落伞的面积对其滞空时间的影响时,应该(  )
    A、用长度、重量、材质都相同,而面积不同的降落伞进行研究 B、用长度、重量相同,而材质、面积不同的降落伞进行研究 C、用长度相同,而重量、材质、面积不同的降落伞进行研究 D、探究时所用的降落伞只要保证面积不同即可,其他因素不必控制
  • 14、阅读《天坛的声学三奇》回答问题。

    天坛的声学三奇

    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原来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其建筑独特,结构精巧,是我国最有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特别是人称“声学三奇”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更令人终生难忘。

    回音壁是皇穹宇四周的圆环形围墙,如图1所示。平常情况下,两个人如果相隔几米距离,说话就很难听见。可是在回音壁边上,即使你和同伴在相距几十米的两地轻声对话,彼此还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两个人面对面说话一样。原来回音壁表面非常整齐平滑,是声波很好的反射面。一个人在回音壁内侧对着墙低声说话,回音壁的表面能够多次反射声波,可以让说话声传播很远的距离,如图2所示,这就是回音壁的“秘密”。

    三音石位于回音壁的圆心上。从皇穹宇到回音壁大门的大路是一条用白色石块铺的路,三音石就是从皇穹宇数起的第三玦铺路石。只要游亼站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掌,就可以听到三下掌声。这种特殊的声学现象是回音壁造成的。当拍掌声发出后,声波就沿半径传播,经回音壁反射后,又沿原半径返回,就形成第二下掌声;第二下掌声沿半径又传向回音壁,反射后又汇集到圆心,形成了第三下掌声,如图3所示。如果拍手的能量足够大时,还会出现更多下掌声。

    天坛的第三个声学奇迹是圜丘,如图4所示。在圜丘中央的天心石上无论喊话还是拍手,听到的声音都会特别响亮,而站在天心石以外说话,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原来,圜丘的台顶不是真正水平的,而是从中央往四周斜下去。人们站在天心石上喊话,传向四周的声音会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圜丘中央。因为圜丘台顶的半径较短,所以回声与原声间隔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站在天心石上的人觉得声音格外响亮。

    (1)回音壁可以让说话声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表面能够多次 声波;

    (2)当游客在圜丘台顶的天心石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里的“响亮”是指声音的 ;(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

    (3)某同学站在三音石上拍手,0.2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请你估算回音壁的半径,并写出估算过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 15、如图甲是小军和小丽进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若操作准确无误,根据图甲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3)小军和小丽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答题卡虚线框内制表);

    (4)在实验交流与评估环节中,小丽同学对该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采用水浴法加热(如图乙),可以使水的温度缓慢升高,便于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16、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 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s; 

    (2)、小明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 mm)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BC=c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较快,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 

  • 17、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宝叔在外求学读书,宝叔的父亲去看他,宝叔向父亲询问家中可有怪事.他父亲说:“怪事倒也不多,只是昨夜一阵大风甚怪,把咱家院中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院外.”如图所示,宝叔细想言道:“此风少也,确实甚怪.”请你仔细分析一下,此风“怪在哪里”.

  • 18、在足球比赛中主裁判通常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几分钟后白色直线会“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热量。 

  • 19、某校开展“绿色健走,红色研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同学们到母瑞山革命根据地重走红军路。一阵风吹来,同学们感觉凉爽,这是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水的(选填“蒸发”或“沸腾”);同学们用1h完成3.6km的健走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km/h。
  • 20、贵阳地铁3号线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开通,如图所示是贵阳地铁3号线运行到某个站台的情景,当地铁离站时,以站台上的广告牌为参照物,车厢内坐着的乘客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上一页 307 308 309 310 3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