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评估试题
-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核心探究与能力提升 专项一 运动的描述
- 四川省巴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 四川省甘孜州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广东省肇庆市加美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请结合使用过的实验仪器解答以下问题:(1)、图1停表的读数是s。图2是某温度计的一部分,示数是;(2)、如图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3)、如图4,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声音的音调变(“高”或“低”)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听不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2、小明坚持每天运动锻炼身体。某天,小明先以3m/s的速度慢跑了5 min,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10 min。求:(1)、小明前5 min跑步的路程;(2)、小明本次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3、萌萌一家到武隆仙女山的大草原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她看到了如图标志。求:(1)、在不违反交规的前提下,从图中的标志牌到武隆仙女山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萌萌爸爸在15min内行驶了25 km,请问爸爸驾驶是否超速?
-
4、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如图所示,使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实验中,为了能从各个方向观察到反射光线,应该选择(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2)、当入射光线AO靠近ON时,观察到反射光线OB将(选填“远离”或“靠近”)ON;(3)、以ON为轴线,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4)、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反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次数
1
2
3
4
∠i
30°
45°
54°
65°
∠r
30°
45°
53°
65°
(5)、在图中,当光沿B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A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
5、如图甲是水的沸腾实验装置。(1)、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②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至水沸腾,再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
③第2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选填“C”或“D”)图;
④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⑤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2)、若用圆底烧瓶烧水,水停止沸腾后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将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丁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瓶内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气压降低,沸点(选填“升高”或“降低”),水又重新沸腾。 -
6、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2)、该实验用到的测量器材是、;(3)、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填“较大”或“较小”) 的坡度,以减小测量的误差;(4)、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 则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小车运行的路程是cm。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相比(填“偏大”“漏小”或“无影响”);(5)、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 , 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__________。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 , 计算得到vBC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 点后测得时间tBC , 再测量路程sBC , 计算得到vBC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 , sBC=sAC-sAB , 再计算得到vBC
-
7、(1)、按照以下要求作图:如图所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P点为青蛙的眼睛,请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2)、画出反射光线和标出反射角;(保留作图痕迹)(3)、在图中画出反光板所处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
8、如图是“探究某物质凝固和熔化规律”的实验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BC段(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在时,该物质为(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该实验过程物质吸热持续了。
-
9、如图所示,是我国汉代之前发明的“日晷”,它是用于计量的仪器,石盘上留下指针的影子是由于光形成的。在野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
10、向题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声源是 , 其中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音调最低的是图。(均选填“A”、“B”或“C”)
-
11、物理学中把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的,航天员B是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
12、如图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增大吹气的力度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从而改变响度;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归为一类;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小提琴、笛子、鼓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3、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不正确的是(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
14、匀速直线运动中,由速度公式可知( )A、路程越大,其速度越大 B、时间越长,速度越小 C、时间一定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速度的大小随时间或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
15、下列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初中物理课本长约18mm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
16、利用声速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小可同学郊游时,遇到大雷阵雨,他注意到: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若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5s后听到雷声,则他距闪电处约多远?
(2)声速与介质、温度有关。为了开辟海洋新航道,探测船装上回声探测仪器,可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某次探测时,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声呐发射超声波,经过0.2s后收到反射的回波,暗礁离船底的距离多少m?
-
17、如图1所示是小雯和同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装置图。(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常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2)、小雯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比较像物的关系; 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好,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蜡烛B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选填“仍能”或“不能”) ;(3)、下表是小组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为了让所成的像更清晰,实验应在(选填“较暗”或“较亮”) 的环境中进行;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1
5
5
2
8
8
3
12
12
(4)、实验完成后,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 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
18、几名同学在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摆长l/m
摆球
质量/g
摆幅/m
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s
1
0.7
20
0.05
1.7
2
1
20
0.08
2
3
1
30
0.05
2
4
1
30
0.08
2
5
1.3
20
0.05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法;(2)、科学探究过程有下列四个要素,它们的正确顺序是 ;A、解释 B、证据 C、交流 D、问题(3)、在3、4实验中,控制摆长、不变,只改变摆幅,探究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跟(选填“摆长” “摆球质量”或“摆幅”) 的关系;(4)、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有关;(5)、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小强周六上午发现家里摆钟如图乙所示,显示的时间是。小强看了一下自己正常使用的电子表,时间是10∶15,摆钟显示的时间是不准确的。要调准它,小强先把摆钟的指针拨到10∶15,再将摆钟的摆长稍微调(选填“长”或“短”)些。 -
19、在探究声音有关实验时,小李和小张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如图乙所示,小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张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你的改进方法是(写出一条);(3)、如图丙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将 , 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变大,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4)、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较高,由此现象可得结论是。
-
20、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器材(纸板F可绕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AO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时,入射角大小为;再将纸板F绕ON向后折,纸板F上(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2)、图乙中,若让另一束光线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3)、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发现反射角的大小始终和入射角一样,说明了 , 多次试验的目的是。(4)、图丙中,保持入射光线AO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