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古代民间,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一种“省油灯”如图所示。使用时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夹层里注水。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唇窍中,可省油之半。”比热容c>c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陶瓷的比热容比铜大,从火焰吸收相同的热量,陶瓷升温比铜大 B、瓷质油灯中油的温度比铜质油灯中油的温度低,油蒸发慢,因此省油 C、夹层中冷水吸收热量,进一步降低了油的蒸发速度 D、在燃烧过程中,油的密度和比热容都变小
  • 2、“双减”政策下,要求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图是小明在家中制作番茄炒蛋时的情景。下列关于此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番茄和鸡蛋的内能 B、从冰箱中刚拿出来的鸡蛋是没有内能的 C、蛋壳能轻松被敲碎,说明蛋壳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D、饭菜热时香气四溢而放凉后几乎闻不到香味,说明温度越高时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 3、如图所示是丁丁同学做串联电路实验的实物电路,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都不亮.为了检查故障,丁丁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仍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还不亮;接触e、f两点时,两灯都亮了.则下列对电路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开关S断路 D、灯L2短路
  • 4、如图所示,小明将A、B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土豆,制成“土豆电池”,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以下关于电路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片A是电源的负极 B、电流从“电池”的A金属片流出 C、若发光二极管断路,电压表没有示数 D、若断开开关,A,B两金属片间没有电压
  • 5、田阳的烧烤美味而独特,远近闻名。如下图是烤肉串架在炭火上烤的情景。关于烤肉串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烤肉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B、肉烤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C、木炭在燃烧的过程中,热值不变 D、很远就闻到肉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 6、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3“20Ω,0.5A”,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1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源电压U1=18V , 电源电压U2未知。只闭合开关S3S4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a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Ua为3V,电流表示数Ia=0.5A;滑片P由a位置移动到b位置时,只闭合开关S2S4 ,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Rb , 此时电流表示数Ib=0.3ARb:R2=5:4。求:

    (1)、Ra的阻值;
    (2)、只闭合开关S1S2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
    (3)、电源电压U2
  • 7、如图甲,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只闭合开关S和S1 , 滑片从最右端滑动到a点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和S2 , 滑片从a点向某一方向移动,直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与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相同,两次调节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 C、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 D、b点在a点的右侧
  •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b、c为电压表或电流表,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灯泡L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电路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亮度能够随滑动变阻器R2滑片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可根据电流方向进行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后,a表与b表示数相同 B、只闭合开关S2后,向右移动R2的滑片,c表的变化量与a表的变化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C、开关均闭合后,向右移动R2的滑片,c表与b表的比值变小 D、只闭合开关S2后,向右移动R2的滑片,a、b、c三个电表中有两个表的示数会变小
  • 9、关于摩擦起电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金属棒连接的瞬间,瞬间电流的方向是A到B B、图乙中,玻璃棒在丝绸上摩擦后,得到电子带正电荷 C、图丙中,可以将导线长时间直接接在电源正负极 D、丁电路是小聪设计的楼道声光控灯电路,天黑时且有声时楼道灯才亮
  • 10、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9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R(10Ω、15Ω、20Ω、25Ω、30Ω、5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1A”和导线若干。小强利用这些器材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如甲图在接通最后一根导线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立刻有了示数,原因是:
    (2)、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划片应该滑到端(选填“最左或最右”)。
    (3)、实验中,为了控制电压表示数为6V保持不变,小强用10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用15Ω的电阻替换之前的电阻接入电路,则为了实现探究目的,需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当做到最后一个50Ω时,发现无法完成该实验探究,于是他想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来解决问题,应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才能使六个定值电阻分别单独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小组同学认为还可以改变电源电压来完成以上全部实验,那么电源电压应控制在6V至V。
  • 1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
    (1)、小明按照甲图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经同学们分析该电路故障为:

    (2)、排除故障后,小明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UAB

    UBC

    UAC

    1

    1.4

    3.6

    5.0

    2

    2.5

    2.5

    5.0

    3

    2.0

    3.0

    5.0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

    ①串联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3)、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雨互相交流,小雨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4)、细心的小雨发现小明记录数据的表格中还存在缺陷,请你帮他指出来
  • 1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潜水爱好者。为了保障安全,潜水员潜水时会佩戴如图甲所示的水压表和深度表。图乙是某深度表的工作原理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U=6V且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0=15Ω , 电压表量程为0~3V,RP是阻值随水的深度变化的电阻,其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RP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24A。求:

    (1)、电压表示数为2V时,潜水员下潜的深度;
    (2)、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该深度表能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
  • 13、两盏灯L1L2 , 一只电流表、一滑动变阻器、电源及开关各一个,要求:L1L2并联;电流表测L2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只控制灯L1的电流(滑片左移,L1变亮),开关能控制灯L1L2。在图所示的元件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图示的实物。

  • 14、老师在课堂上带来了自制的“小魔盒”,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灯泡都亮,断开开关,灯泡都灭。小明激动的说到,这一定是个串联电路,小郭却说,不一定!请问,在不打开纸盒的前提下,你有什么办法确认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在学完电流表正确使用后,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他开心的读到1.9A,细心的小郭却认为小明读错了,请你帮小明找找问题所在?

  •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电阻保持不变。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A和A1的偏转角度相同,则通过L1L2的电流之比为;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L1两端的电压为V。

  • 16、如图所示的旋转式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片的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的。若图中旋转式变阻器的B、C两接线柱连入电路,将该旋转式变阻器接入收音机中当作音量开关,当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收音机的音量将(变大/不变/变小)。

  • 17、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后,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电,检验橡胶棒是否带电可以使用验电器,其原理是电荷相互排斥。
  • 18、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导体乙的两端加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 19、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对某一导体来说,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由公式I=UR变形可得R=UI , 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要使L1L2并联,则应该(  )

    A、S1S2S3同时闭合 B、只闭合S1S3 C、只闭合S2S3 D、只闭合S1S2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