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三个阶段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阶段容器中物质为单质 B、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 C、b、c阶段容器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变化Ⅱ中分子间隙缩小
-
2、对科学概念进行分类,是认识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水+氧气
-
3、由于山火燃烧时破坏力极强,传统灭火方式很难控制住火势,消防员常采用以火灭火的方案,将马上烧到的地方提前点燃,以此制造出一条隔离带。该方案的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着火点 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
4、“安全用电,珍惜生命”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如图,甲、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丙站在地上。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会触电 B、甲、乙会触电,丙不会触电 C、甲、丙会触电,乙不会触电 D、甲会触电,乙、丙不会触电
-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三个钠离子的是 ( )A、Na3 B、3Na+ C、3Na+¹ D、3Na-
-
6、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 ,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 , 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 , 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再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
7、如图甲所示,一个体积是0.8dm3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细线拉直,如图乙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g=10N/kg)。
(1)图丙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状态。
(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顿?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4)请在丁图中作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浮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大致图象。
-
8、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 , 如图1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 , 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2)若将做成的密度计,将其放入密度为植物油中,静止时,液面可能在图2中(选填“A”或“B”)处。
(3)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只做以下一项改进,其中可行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
9、为了估测当天大气压究竟有多大,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吸盘有重力)按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并多次挤压吸盘;
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③记录刚脱离板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0=41N,可视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
④量出吸盘与水平板面的接触面积S=4cm2;
⑤计算大气压。
(1)步骤①中“多次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2)根据甲实验设计,可能会引起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的原因是;
(3)若按图乙中的两种方式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均相同,则选择图乙中的(填“左”或“右”)图这种方式更合理。
-
1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60克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实验操作⑤中的错误是;(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3)、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来配制了60克10%氯化钠溶液,可用量筒量取水54mL,在用天平称量食盐的操作中,应先调节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4)、配制完成后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5克以下用游码)A、称取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 B、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
-
11、某科学小组欲配制16%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配制200g16%的氯化钠溶液,应选用规格为(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A、继续添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2、如图甲所示为高压锅,它利用了液体的表面气压越大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实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两根平行的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水平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选填“靠近”或“远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13、如图是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天气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若风向标显示风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则此时的风向为风。(2)、观测降水量时,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把雨量筒内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它的刻度单位是____。A、毫克 B、毫升 C、毫米(3)、在气象观测中,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中?。
-
14、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入水底(图甲),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将其放入水中,橡皮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图乙),两次橡皮泥所受的重力G甲G乙 , 两次受到的浮力F甲F乙 , 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V乙(以上均选填“>”“<”或“=”)。
-
15、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1)要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可采用方法。
(2)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把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3)5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可观察到如图三所示的现象,A试管中溶解的物质是 , 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6、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3)、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可用图乙中A、B、C、D表示,各种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密度为 , 其中含溶质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18、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无色透明 B、②为水 C、③可通过增加溶剂实现转化 D、④通过降低溶液温度一定能实现转化
-
19、水是生命之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存等息息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水约2.5毫升 B、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C、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D、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不能溶于水
-
20、某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下图进行研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避暑人们常选择甲乙两处避暑,请你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
(2)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3)小张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发现液柱(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