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材料:爷爷家的电饭锅不能做饭了,小敏检查发现:电源插头处有烧焦的痕迹。

    奶奶埋怨爷爷:“每次做完饭都让你把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而你从电饭锅连接口拔出就算完事,插头总在插座上插着。看,烧坏了吧!ℽ

    爷爷辩解道:“插头不是在做完饭后烧坏的,从锅上拔出后就没电了!奶奶:“没电?没电你摸摸,不电死你才怪!

    思考:爷爷说的“没电”?奶奶认为的“有电”?插头烧焦的原因可能是……

    请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给爷爷和奶奶一个合理的解释。

    (1)、爷爷和奶奶的说法都正确,只是角度不同。

    ①爷爷说的“没电”是指插头处电路(选填“闭合”或“断开”),没有构成回路,所以没有电流。

    ②奶奶认为的“有电”是指有电压,当用手触摸插头,可能导致(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人体——大地构成回路,从而触电。

    (2)、插头烧焦可能是(选填序号)导致发热过多引起烧焦。

    ①插头处断路                ②电流过大                ③插头处短路

    (3)、有金属外壳的电器的电源插头要求用如图所示的三脚插头。为什么设计成有一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稍长?

  • 2、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的摄入量因人群不同而不同。成年人为800毫克/天,青少年为1000—1200毫克/天。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图甲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

    (1)、小敏每天喝2盒图甲所示的纯牛奶。

    ①包装标签中“钙≥0.11g”,是指100毫升牛奶中含钙(选填字母)的质量至少为0.11克。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②钙的摄入量至少为多少?

    (2)、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青少年每日钙的最低摄入量,小敏每天还需要服用如图乙所示的片钙片。

    ①碳酸钙(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②小敏每天服用的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 3、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金属氧化物是指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克)-

    金属氧化物质量(克)

    l-

    36.0

    67.9

    2

    36.0

    68.1

    3

    36.0

    68.0

    平均值

    36.0

    m

    请回答:

    (1)、表格中m=
    (2)、该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和R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4、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面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以氢原子的质量为基准,其他原子均与氢原子作比较得到原子量。资料二:1860年,化学家斯达做了广泛研究,以氧的原子量作为基准,对多种原子的原子量做了精确的测定,沿用了一段时间。

    资料三:20世纪初,科学家陆续发现氧有氧-16、氧-17、氧-18三种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

    资料四:1959年,物理学家马陶赫提出用碳-12作为原子量基准,理由是有利于使用紧密仪器质谱仪精确测定原子量,该基准沿用至今。

    (1)、若氢原子的质量为m,碳原子的质量为n,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的原因是
    (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不应该质疑权威的科学理论                ②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③要尊重科学事实并善于思考                ④科学理论需要传承但不必发展

  • 5、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还是集中分布呢?

    【设计实验】卢瑟福进行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⑴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⑵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⑶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⑷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是下图的

  • 6、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壶烧开水,水烧开后开关按钮会自动跳起断电。开关为什么能自动跳起呢?小敏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热壶的开关按钮是一个磁吸开关,给水加热前开关按钮被磁铁吸住,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网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出问题】温度对磁铁的磁性强弱有无影响?

    【建立猜想】假设1: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

    假设2: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

    假设3:磁体的磁性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

    ⑵把铁钉A放入塑料薄膜袋内,将其放入一堆铁屑中,慢慢提起塑料袋,将其放在一张白纸上、从袋中取出铁钉,把落在纸上的铁屑收集起来,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1;

    ⑶把铁钉B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2)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2;

    ⑷把铁钉C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2)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3;

    ⑸比较m1、m2、m3的大小关系。

    【交流评估】

    ①当m2<m1<m3时,说明假设(选填“1”、“2”或“3”)是正确的。

    ②如图所示,小敏又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铁钉

  • 7、小敏所在的项目化学习小组通过建构分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以下是项目化学习记录单的一部分。

    任务一:制作水分子模型

    【资料】水的化学式为H2O,氢原子直径为0.53×10−10米 ,氧原子的直径为1.48×10−10米。

    【材料】若干圆纸片

    序号

    颜色

    直径

    序号

    颜色

    直径

    白色

    2厘米

    黑色

    2厘米

    白色

    5.6厘米

    黑色

    5.6厘米

    白色

    8厘米

    黑色

    8厘米

    【评价标准】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能区分原子种类、并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能区分原子种类、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不能区分原子种类且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任务二:利用

    建构的分子模型解释电解水过程中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评价标准,选择材料①、⑤制作的水分子模型评定为
    (2)、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

    ①请在图丁方框中画出相应微粒的示意图。

    ②甲、乙、丙三个方框中的模型相同的是都含有(选填字母)。

    A.氢气                B.氢元素                C.氢分子                D.氢原子

    ③从微观角度解释电解水的变化的实质是

  • 8、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ab棒的材料可能是(填“塑料”或“铜”)。
    (2)、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是否有感应电流

    1

    静止

    2

    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

    3

    切割磁感线运动

    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的关系。
    (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 可以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9、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一个螺线管、几根完全相同的铁棒及其他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把螺线管固定在连有弹簧的铁块下方,并将其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通过螺线管的电流为某数值,弹簧略有伸长,出现如图甲的现象。接着他们再分别在螺线管中插入数量不同的铁棒,重复上述实验,每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均相同,现象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
    (2)、比较两图可得,在电流一定时,同一通电螺线管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磁性增强。
    (3)、比较乙、丙、丁三图可得:在电流一定时,同一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随插入铁棒数量的增多而(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4)、本实验过程中,图甲的作用是
  • 10、根据下图所示容器中的物质完成以下问题:

    (1)、(选填字母)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
    (2)、经科学测定,C容器中过氧化氢与水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容器中过氧化氢与水的质量比为
    (3)、保持E容器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11、如图甲所示是家庭电路中使用的定时插座,可以按照设定时间给用电器供电,当用电器充满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1)、定时插座上的定时开关应接在图乙中的(选填“①”或“②”)。
    (2)、如图丙所示是测电笔的两种握法,其中正确的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后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图乙电路中A、B、C、D四处时,发现只有D处氖管不发光,其他三处氖管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选填“AB”、“BC”或“CD”)间断路。
  • 12、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由上述实验可知,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3),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e

    Li

    Be

    B

    N

    F

    Ne

    Mg

    Al

    Si

    P

    S

    Ar

    K

          
    (1)、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选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2)、②和③处于同一个(选填“周期”或“族”)。
    (3)、④和⑤组成的物质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4)、①、③和⑥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4、如图甲所示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

    (1)、图甲中结构E、F的作用是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改变线圈中的 , 使线圈持续转动。
    (2)、图乙是安装好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的情况。

    ①闭合开关,电动机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只把磁体的两极对调,则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为(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②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动机的转速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5、下表是小敏同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代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8

    8

    8

    B

    8

    8

    10

    C

    8

    10

    8

    (1)、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2)、粒子B的符号为
  • 16、如图所示是用来描绘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选填“P”或“Q”)处。

  • 17、小敏学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性质后,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0为定值电阻,在线圈上方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下端挂一个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变化会引起弹簧秤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 B、t1到t2时间内,电压表示数变小 C、t2到t3时间内,电流最小 D、t3到t4时间内,水温升高
  • 18、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分类、比较和控制变量等方法。下列实验中只采用转换法的是(    )

    A、①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B、②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③通过吸住铁屑的多少判断磁性强弱 D、④三种微粒的相对质量
  • 19、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①碳酸氢铵(NH4HCO3)、②尿素[CO(NH22]、③硫酸铵[(NH42SO4]、④硝酸铵[(NH4NO3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氮王牌化肥

    主要成分:硝酸铵含氮量高达40%

    A、尿素中含有氢分子 B、右图所示的化肥广告是不真实的 C、分子质量:③>①>④>-② 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
  • 20、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的连接顺序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C、硫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上一页 884 885 886 887 8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