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材料:爷爷家的电饭锅不能做饭了,小敏检查发现:电源插头处有烧焦的痕迹。
奶奶埋怨爷爷:“每次做完饭都让你把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而你从电饭锅连接口拔出就算完事,插头总在插座上插着。看,烧坏了吧!ℽ
爷爷辩解道:“插头不是在做完饭后烧坏的,从锅上拔出后就没电了!奶奶:“没电?没电你摸摸,不电死你才怪!
思考:爷爷说的“没电”?奶奶认为的“有电”?插头烧焦的原因可能是……
请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给爷爷和奶奶一个合理的解释。
(1)、爷爷和奶奶的说法都正确,只是角度不同。①爷爷说的“没电”是指插头处电路(选填“闭合”或“断开”),没有构成回路,所以没有电流。
②奶奶认为的“有电”是指有电压,当用手触摸插头,可能导致(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人体——大地构成回路,从而触电。
(2)、插头烧焦可能是(选填序号)导致发热过多引起烧焦。①插头处断路 ②电流过大 ③插头处短路
(3)、有金属外壳的电器的电源插头要求用如图所示的三脚插头。为什么设计成有一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稍长? -
2、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的摄入量因人群不同而不同。成年人为800毫克/天,青少年为1000—1200毫克/天。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图甲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1)、小敏每天喝2盒图甲所示的纯牛奶。
①包装标签中“钙≥0.11g”,是指100毫升牛奶中含钙(选填字母)的质量至少为0.11克。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②钙的摄入量至少为多少?
(2)、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青少年每日钙的最低摄入量,小敏每天还需要服用如图乙所示的片钙片。①碳酸钙(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②小敏每天服用的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
3、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金属氧化物是指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克)-
金属氧化物质量(克)
l-
36.0
67.9
2
36.0
68.1
3
36.0
68.0
平均值
36.0
m
请回答:
(1)、表格中m=。(2)、该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和R元素的质量比为。(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4、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面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以氢原子的质量为基准,其他原子均与氢原子作比较得到原子量。资料二:1860年,化学家斯达做了广泛研究,以氧的原子量作为基准,对多种原子的原子量做了精确的测定,沿用了一段时间。
资料三:20世纪初,科学家陆续发现氧有氧-16、氧-17、氧-18三种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
资料四:1959年,物理学家马陶赫提出用碳-12作为原子量基准,理由是有利于使用紧密仪器质谱仪精确测定原子量,该基准沿用至今。
(1)、若氢原子的质量为m,碳原子的质量为n,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的原因是(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对我们的启示是。①不应该质疑权威的科学理论 ②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③要尊重科学事实并善于思考 ④科学理论需要传承但不必发展
-
5、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还是集中分布呢?
【设计实验】卢瑟福进行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⑴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⑵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⑶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⑷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是下图的。 -
6、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壶烧开水,水烧开后开关按钮会自动跳起断电。开关为什么能自动跳起呢?小敏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热壶的开关按钮是一个磁吸开关,给水加热前开关按钮被磁铁吸住,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网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出问题】温度对磁铁的磁性强弱有无影响?
【建立猜想】假设1: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
假设2: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
假设3:磁体的磁性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
⑵把铁钉A放入塑料薄膜袋内,将其放入一堆铁屑中,慢慢提起塑料袋,将其放在一张白纸上、从袋中取出铁钉,把落在纸上的铁屑收集起来,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1;
⑶把铁钉B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2)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2;
⑷把铁钉C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2)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3;
⑸比较m1、m2、m3的大小关系。
【交流评估】
①当m2<m1<m3时,说明假设(选填“1”、“2”或“3”)是正确的。
②如图所示,小敏又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铁钉。
-
7、小敏所在的项目化学习小组通过建构分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以下是项目化学习记录单的一部分。
任务一:制作水分子模型
【资料】水的化学式为H2O,氢原子直径为0.53×10−10米 ,氧原子的直径为1.48×10−10米。
【材料】若干圆纸片
序号
颜色
直径
序号
颜色
直径
①
白色
2厘米
④
黑色
2厘米
②
白色
5.6厘米
⑤
黑色
5.6厘米
③
白色
8厘米
⑥
黑色
8厘米
【评价标准】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能区分原子种类、并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能区分原子种类、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不能区分原子种类且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任务二:利用
建构的分子模型解释电解水过程中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评价标准,选择材料①、⑤制作的水分子模型评定为。(2)、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①请在图丁方框中画出相应微粒的示意图。
②甲、乙、丙三个方框中的模型相同的是都含有(选填字母)。
A.氢气 B.氢元素 C.氢分子 D.氢原子
③从微观角度解释电解水的变化的实质是。
-
8、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ab棒的材料可能是(填“塑料”或“铜”)。(2)、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是否有感应电流
1
静止
无
2
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
无
3
切割磁感线运动
有
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的关系。(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 可以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9、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一个螺线管、几根完全相同的铁棒及其他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把螺线管固定在连有弹簧的铁块下方,并将其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通过螺线管的电流为某数值,弹簧略有伸长,出现如图甲的现象。接着他们再分别在螺线管中插入数量不同的铁棒,重复上述实验,每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均相同,现象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2)、比较两图可得,在电流一定时,同一通电螺线管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磁性增强。(3)、比较乙、丙、丁三图可得:在电流一定时,同一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随插入铁棒数量的增多而(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4)、本实验过程中,图甲的作用是。 -
10、根据下图所示容器中的物质完成以下问题:(1)、(选填字母)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2)、经科学测定,C容器中过氧化氢与水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容器中过氧化氢与水的质量比为。(3)、保持E容器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11、如图甲所示是家庭电路中使用的定时插座,可以按照设定时间给用电器供电,当用电器充满电时自动切断电路。(1)、定时插座上的定时开关应接在图乙中的(选填“①”或“②”)。(2)、如图丙所示是测电笔的两种握法,其中正确的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后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图乙电路中A、B、C、D四处时,发现只有D处氖管不发光,其他三处氖管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选填“AB”、“BC”或“CD”)间断路。
-
12、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2)、由上述实验可知,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3),将少量食盐水滴在馒头上,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He
Li
Be
B
②
N
③
F
Ne
④
Mg
Al
Si
P
S
⑤
Ar
K
⑥
(1)、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选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2)、②和③处于同一个(选填“周期”或“族”)。(3)、④和⑤组成的物质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4)、①、③和⑥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4、如图甲所示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1)、图甲中结构E、F的作用是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改变线圈中的 , 使线圈持续转动。(2)、图乙是安装好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的情况。
①闭合开关,电动机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只把磁体的两极对调,则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为(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②闭合开关,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动机的转速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5、下表是小敏同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代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8
8
8
B
8
8
10
C
8
10
8
(1)、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2)、粒子B的符号为。 -
16、如图所示是用来描绘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选填“P”或“Q”)处。
-
17、小敏学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性质后,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0为定值电阻,在线圈上方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下端挂一个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变化会引起弹簧秤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 B、t1到t2时间内,电压表示数变小 C、t2到t3时间内,电流最小 D、t3到t4时间内,水温升高
-
18、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分类、比较和控制变量等方法。下列实验中只采用转换法的是( )A、①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B、②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③通过吸住铁屑的多少判断磁性强弱 D、④三种微粒的相对质量
-
19、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①碳酸氢铵(NH4HCO3)、②尿素[CO(NH2)2]、③硫酸铵[(NH4)2SO4]、④硝酸铵[(NH4NO3)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氮王牌化肥
主要成分:硝酸铵含氮量高达40%
A、尿素中含有氢分子 B、右图所示的化肥广告是不真实的 C、分子质量:③>①>④>-② 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 -
20、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的连接顺序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C、硫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