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豆芽机”项目化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功能调试、评价改进三个环节。

    【产品设计】图甲是小组成员完成的设计草图,装置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加热装置等。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通过内部管道和沥水孔按箭头方向流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加热装置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是R0定值电阻,R1为电热丝(用于加热),Rx为热敏电阻。

    【功能调试】小组成员购置了相关配件进行产品制作与调试。配件的具体参数如下: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3伏,R0为25欧,R1为440欧,Rx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等于60mA时吸合,工作电路接通,电热丝开始加热;在电流小于等于30mA时衔铁断开,停止加热。

    【评价改进】小希设计了评价量规(部分指标如下表),并以此作为豆芽机评价改进的依据。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氧气提供

    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能够提供充足氧气偶尔出现缺氧情况

    不能提供充足氧气经常出现缺氧情况

    温度控制

    能实现20℃~25℃自动控温,并能提供适宜的温度

    能实现自动控温但温度过高或过低

    不能自动控温

    (1)针对项目产品及其设计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方和下方都有充足的空间,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所以“氧气提供”指标评定为优秀

    B.能够实现20℃~25℃自动控温,“温度控制”指标评定为优秀

    C.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磁铁的磁性将变弱

    (2)电磁铁的衔铁可能是下列哪些材料组成

    A.钴、锌  B.铁、铝  C.钴、镍  D.铁、钢

    (3)经了解,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改进,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增加线圈匝数  B.增大U  C.增大R0  D.减小R1

  • 2、氧气是重要的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图一丙装置:铁丝应盘成状: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

    (2)如图二实是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小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可以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填字母),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端进入(选填“b”或“c”)。

  • 3、澳大利亚的大火给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启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

    (2)如图乙,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该实验与图丙中(填序号)对照可以得出相同结论。

    (3)图丙中的水,从燃烧的条件考虑,其作用是

  • 4、某兴趣小组参观植物工厂时,发现给不同植物补光时会用不同的色光,却很少用绿光,该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光的颜色是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猜想假设】光的颜色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设计实验】

    步骤一:称取200克生长旺盛不带土的佛甲草,放入透明的塑料袋内,通入一定体积人体呼出的气体,袋内放置了一个氧气浓度传感器并密封如图甲。置于室温为22℃的暗室中。

    步骤二:先用200W的LED蓝光灯保持45厘米的距离照射5小时,每隔1小时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并记录;

    步骤三:接着换用200W的LED红光灯和绿光灯依次照射塑料袋,重复上述实验。将测得数据制作成图乙曲线。

    【得出结论】

    (1)、本实验可以根据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
    (2)、本实验需要在暗室中进行的原因是
    (3)、于是小组同学根据图乙得出结论:除CO2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时,三种色光对佛甲草光合作用强弱影响大小关系是

    【交流评价】

    (4)、小组同学有困惑:为什么要在塑料袋内通入人体呼出气体呢?老师告诉同学:一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二是保证CO2浓度的改变不影响佛甲草光合作用的强弱。老师提示科技小组查阅资料:

    ①查得光合作用强弱与CO2浓度关系(如图丙);

    ②CO2在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4%,在空气中约0.04%;

    请结合丙图解释本实验中CO2浓度改变不影响佛甲草光合作用的强弱可能原因是

  • 5、图1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在氧气充足时,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一天24小时,某玻璃罩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请回答:

    (1)、图1中a点细胞内进行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图1中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图2中的(选填“A”“D”、“F”或“H”中的一项或多项)与b点的生理状况相似。
    (3)、图2中表示经过24小时后,玻璃罩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6、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1为碳的价类图。请回答问题。

    (1)分析该图后写出b点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是

    (2)请写出检验c点所表示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3)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原理如图2,请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
    (1)、“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填茎的结构名称)。
    (2)、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
    (3)、在炎热的夏季,水稻可能会萎蔫,但不会脱水死亡,这是由于叶片上的细胞在起调节作用。该细胞与其他表皮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
  • 8、(1)如图甲是“悬空的磁环”示意图、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质量均为m,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若甲的上端为S极,则乙的上端为极;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为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为F2 , 则F1F2。(选填“<”“=”“>”);

    (2)如图乙,ab是一根导体,通过导线、开关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闭合开关后,假设导线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感应电流(选填“有”或“无”)。

  • 9、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示意图。

    (1)比较图甲中的(a)与(b)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小菲同学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问题:通电圆环(如图乙)内部的磁场如何分布呢?

    猜想:可能也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实验:她连接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外部电路未画出)。

    现象:位于圆环中心的小磁针N极垂直纸面向里转动。

    根据小菲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通电圆环内部的磁场分布是否符合右手螺旋定则?(选填“是”或“否”);

    (3)如图丁所示,小菲同学把地球看成一个通电圆环,她认为赤道这一通电圆环的电流方向为;(选填“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将一枚小磁针放在赤道上,则小磁针的北极将指向地球的(选填“”或“北极”)。

  • 10、(1)如图甲,ABC为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图,请判断图中代表(填“质子”、“中子”或“电子”)。

    (2)已知LiFePO4中Li和P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和+5价,则Fe的化合价为价。

    (3)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写成12C , 1个12CO原子质量为akg , 1个12CO2分子质量为bkg , 若以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乙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⑤代表五种不同短周期元素。和⑤所代表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 1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自己种植的大白菜进行了一系列观察与实践活动。

    (1)、为了让白菜苗健康成长,要适时浇一些水,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填序号),用显微镜观察该区域的细胞结构时,用低倍镜,(选填“加”或“不加”)盖玻片。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说明应该适当增加含丰富的肥料。但过度施肥也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出现水华、赤潮等现象。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填结构名称)运输到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12、下列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用吸引小铁钉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磁场的强弱,用到了转换法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这种研究方法是类比法 C、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 D、“研究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13、下列有关图中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是在干燥的塑料袋的内表面有小水珠出现 B、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其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自变量是有无叶绿体 D、在丁装置中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 14、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关系或生理过程。下列选项所述顺序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水到散失水:根毛细胞→…→根、茎、叶中的导管→…→气孔叶外 B、氧气进入人体: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加药品→…→熄灭酒精灯→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氧元素→铝元素→硅元素→铁元素
  • 15、归纳与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一定是氧化物 B、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纯净物与混合物都可以只含一种元素 D、化合物与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所以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也是包含关系
  • 16、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Mn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在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双氧水溶液中,并向a试管中放入MnO2 , ②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③表示加热KClO3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试管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等质量、等纯度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盐酸,④表示生成C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17、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表示人体中肺的大致位置的序号是3 B、图乙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是A C、吸气过程对应的肺内气压变化可用图丙中的CD段曲线表示 D、图丁中①代表O2通过气压差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 1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 B、2个氮元素:2N C、碘单质的化学式:I2 D、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S2
  • 19、C-14发生β衰变时,其原子核内的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并放射出1个电子,最终形成X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14原子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6 B、X原子与C-14是同位素原子 C、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C-14变成X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20、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同学均观察到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五氧化二磷,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进入集气瓶

    ②甲同学可能未立即塞紧瓶塞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⑤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加速冷却、吸收五氧化二磷

    A、①③⑤ B、①②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上一页 811 812 813 814 8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