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所示,干路中的电流I恒为1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 Ω 1 A”,小灯泡L 上标有“6V 3W”字样。忽略温度对小灯泡阻值的影响,则( )A、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欧 B、当滑片P 移到最左端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1安 C、在滑片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会减小 D、在滑片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会增大
-
2、有两个电路元件A 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图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4安,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 的电功率分别是( )A、2.0伏、0.8瓦 B、2.5伏、1.0瓦 C、4.5伏、1.0瓦 D、4.5伏、1.8瓦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 )A、的电功率一定减小 B、的电功率一定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
4、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出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中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内的国际先进行列。如果所有导体都变成常温下的超导体,那么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能发光 B、电动机仍能转动 C、电饭锅仍能煮饭 D、电熨斗仍能熨烫衣服
-
5、下列电器中,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最接近4.5安的是( )A、笔记本电脑 B、电视机 C、家用电扇 D、1千瓦的空调
-
6、电热水壶由分离式底座和壶身两部分组成。分离式底座由电源线、圆形底座和供电插座组成,如图甲所示;电热水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1)、为了防止触电,供电插座的外壳材料应是(填“绝缘体”或“导体”)。(2)、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功率为1000瓦。
①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②正常工作时,烧开一壶水需要300秒,此过程中消耗了多少电能?
(3)、为了满足人们随时取用热水的需求,电热水壶需设置保温功能。现有一个温控开关(一定温度时,可以自动断开或闭合,元件符号为“Sm一”),一个阻值远大于 R1 的定值电阻R2(元件符号分别为“R1 ”“R2”)。要求利用提供的器材对原电热水壶的简化电路进行改进,实现既能加热又能保温的功能,且加热功率保持不变。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对电路进行改进,并说明保温的工作原理。 -
7、学习了“电”的相关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制作电热水壶”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电热水壶。
经过小组同学讨论后确定电热水壶的规格如下:
容积:1升。
功能:①加热;②保温。
性能:能在7分钟内将1升水从20℃加热到100℃(不计热量损失)。
【方案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同学们利用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 进行设计,其中方案一如图甲所示。利用方案一中的器材,请设计方案二,并在图乙中将电路补充完整。
【器材选择】
若该壶是按照方案一设计的,根据项目任务中的性能要求,选择的加热电阻的阻值最大应为多少欧? 焦/(千克
【方案反思】
有同学认为设计电器时还应考虑使用安全,请从安全角度提出一条设计建议:。
-
8、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灯丝电阻约为10欧。(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未连接部分(连线不交叉)。(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按照你连接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到最(填“左”或“右”)端。(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瓦。(4)、要测量该灯泡比正常发光状态略亮时的电功率,请详细叙述其操作步骤:。(5)、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欧。(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9、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1)、按如图甲所示的方式连接好电路,小敏刚要闭合开关时,同组同学提醒她电路中有一个不妥之处,请你帮她指出:。(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敏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接近于3伏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小敏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5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瓦。(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考虑到电压表中也有电流通过,该电路所测得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或“偏小”)。
-
10、小明发现,每天晚上7时至9时,小区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家中的电灯相对暗些;而晚上11时以后,过了用电高峰期,电灯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为什么呢?爸爸提示:“不同时段,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数量不同,其总电阻也不同。可以把某一时段小区内正在使用的所有家用电器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小灯泡来模拟。通过比较小灯泡两端电压(相当于家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变化,你就能知道原因了。”于是,小明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下表中。记录数据后发现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指针指在“3V”刻度线处。
②查明故障并分别换上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后继续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③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小灯泡
电压/伏
电流/安
电功率/瓦
电阻/欧
2.40
0.43
1.03
5.58
2.60
0.33
0.86
7.88
L3
2.75
0.26
0.72
10.58
数据分析:每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都小于电源电压,说明实验中的导线等其他元件也有电阻,会“分走”一部分电压。
反思解释:
(1)、实验中小灯泡突然熄灭,可能是发生了(填“短路”或“断路”)。(2)、过了用电高峰期,家中的电灯功率变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3)、在输电线路中,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应尽量选择( )的导线。(填字母)A、长而细 B、长而粗 C、短而粗 D、短而细 -
11、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研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之间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伏,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3欧,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2A 5Ω”的字样。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安
0.38
0.43
0.50
0.60
0.75
①
电压表示数/伏
1.86
1.71
1.50
1.20
0.75
0.00
变阻器电功率/瓦
0.71
0.74
0.75
0.72
0.56
0.00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表中第6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表中数据①是。(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随着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规律是。 -
12、某科学小组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研究。装置如图所示,两只烧瓶内装满煤油,瓶塞上各插一根玻璃管,瓶内各装一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甲和 Rz。
猜想一:电热跟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电热越多。
猜想二:电热跟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电阻越大,电热越多。
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组成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电阻丝R甲和 Rz 串联在电路中,标出两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1 , 经过一段时间后标出两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②当两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到原来的高度后,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2 , 经过相同时间后标出两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经常会采用转换或放大的思想。为了比较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中体现这些思想的设计有。(写出一条即可)(2)、为了验证猜想一,必须比较同一个烧瓶中前后两次实验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原因是。(3)、科学研究倡导有依据的猜想,请说出生活中支持猜想二的实例:。 (写出一个即可) -
13、小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电源电压恒定。(1)、依据图甲,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小金正确连接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伏。接下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A”或“B”)端移动,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
-
14、除H2、CO能还原氧化铜外,CH4及其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也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如: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 Cu、CO2和] 某拓展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对有关气体问题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Ⅰ】对已知气体性质的探究。
(1)、利用CH4 气体,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①A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②B装置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③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探究Ⅱ】对气体组成的探究
(2)、气体X可能由H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其组成进行探究。①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
②根据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的现象,得出气体X中含有 H2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探究Ⅲ】对未知气体的探究。
(3)、使某火箭燃料X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到A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C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中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已知燃料X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现象及信息推断,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 , 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 -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的是( )
选项
甲
乙
A.
稀硫酸
B.
NaOH溶液
C.
稀盐酸
溶液
D.
稀硫酸
溶液
A、A B、B C、C D、D -
17、科学兴趣小组进行物质间转化的接龙比赛,其比赛规则如下:从同一物质开始进行转化,接龙物质不能重复,且必须含有指定元素,以转化路径长且正确者为比赛胜者。某场比赛的过程记录如下(“→”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指定元素:钡元素 起始物质:BaO
下列方案中能获胜的是( )
A、 B、 C、 D、4 -
18、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 ②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为硫酸铁等物质。
(1)、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克。(2)、写出该流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资料①除外):。(3)、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铁有少量剩余,其目的是。 -
1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测定空气中( 体积大致所占比例
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
C.
证明 能与水反应
将 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
D.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
20、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下列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实现:2 , 则(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实现 C、②只能由酸与碱反应实现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