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 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O,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 F1:F2=2:3,杠杆AB 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 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 C、健身者在B 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 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
  • 2、 如图所示, F1=4牛, F2=3牛,此时物体A 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 以0.1米/秒的速度在物体A 的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2做功的功率为0.6瓦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9牛 C、物体A 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的作用 D、如果增大F2 , 物体A 可能向左运动
  • 3、 自行车是一种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简单机械的巧妙组合。自行车的脚踏板运用了杠杆的原理。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 F 与该力的力臂应表示为(   )
    A、 B、 C、 D、
  • 4、为了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 5、如图所示,用刻度均匀的均质杠杆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则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若图乙中在A、B两处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能保持平衡 C、图丙中将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移到b位置后,此时拉杠杆,为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应变大 D、图丁中用弹簧测力计在c 位置向上拉杠杆,为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应小于3牛
  • 6、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日常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独轮车 B、开瓶器 C、钓鱼竿 D、大铡刀
  • 7、水陆两栖飞机可以在地面或水上起飞和降落,20秒内可一次性灌水达12吨,主要用于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行动。已知飞机空载时的质量为41.5吨,最大巡航速度为500千米/时。(g取10牛/千克)
    (1)、某次灭火演习中,该飞机蓄满水后加速起飞,然后以最大巡航速度水平飞往演习火场的上空,将水箱中的水一次性全部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加速起飞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 C、飞机以最大巡航速度水平直线飞行时,飞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某次水面滑行测试中,蓄有8.5吨水的飞机,在水面上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滑行1分钟。若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5,则飞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此时飞机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 8、18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所示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打开阀门 A、关闭阀门B,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关闭阀门 A、打开阀门B,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环往复。

    (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2)、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3)、蒸汽机工作时,汽缸内部压强为 1.1×106帕,若活塞面积为0.1平方米,则活塞受到蒸汽的压力是多少?
    (4)、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物体做功。若物体的质量为200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则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多少有用功?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
  • 9、某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2分钟内把体积为30立方米的花岗岩碑石竖直提升2.5米。已知该花岗岩碑石的密度为 2.8×103千克/立方米,g 取10牛/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这块花岗岩碑石的质量是多大?
    (2)、起重机对碑石所做的功是多少?
    (3)、起重机对碑石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 10、 甲站在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以0.7米/秒的速度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过程中动能(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

  • 11、小夏推箱子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去后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因为箱子没动,所以小夏没有对箱子施加力的作用 B、图乙: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所以小夏没推动箱子 C、图乙:因为小夏对箱子施加了力,所以小夏对箱子做了功 D、图丙:小夏对箱子做的功小于推力与箱子移动距离的乘积
  • 1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纸盒内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纸盒被推得越远,小球对纸盒越多,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2)、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有关。
    (3)、若要验证动能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需要添加的器材是
  • 13、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瓦,若你写作业2小时,心脏做功约为焦,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匀速升高米。(g取10牛/千克)
  • 14、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达C 点时滑出并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与A 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A点到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 点到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 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 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 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 点的动能
  • 15、如图所示为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列关于人在跑步机上跑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对跑步机做功 B、人没有对跑步机做功 C、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热能 D、脚底与跑步机之间有摩擦作用
  • 1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 把重100牛的物体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6米。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   )

    A、拉力F 的大小为50牛 B、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米/秒 C、拉力F 所做的功为600焦 D、拉力F 的功率为10瓦
  • 17、滑板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为 U 形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 A 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仅依靠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姿势的自然变化(不用力),最有可能滑到滑台C处的是(   )

    A、 B、 C、 D、
  • 18、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在A 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相等,C点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 点的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

    A、从O点至C点,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减小 B、从O点到A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从A 点到C点,机械能守恒 C、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速度增大;从A 点到C 点,运动员的速度减小 D、从O点到B点,运动员的速度增大;从B 点到C点,运动员的速度减小
  • 19、立定跳远时的分解动作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运动员(   )

    A、上升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上升时,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下落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下落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 20、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王自行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的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的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填“注水”或“抽水”)。

上一页 521 522 523 524 5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