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Ⅰ-131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H2O)、重水 2H2O和超重水 3H2O

    【材料三】一个氘(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水(H2O) 、重水(2H2O) 和超重水(3H2O) 中共有种元素。
    (2)、超重水 (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填元素符号)。
  • 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此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向世界展现了首张月背的完整风貌。图为月背全景图的局部,可以看到月面充满了奇异而荒凉的壮美。其实看似荒凉的月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

    (1)、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57)和Fe-54,已知铁元素为26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57和 Fe-54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 Fe2O3Fe3O4两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某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且其它成分不含铁)探明含铁量为11.2%,则氧化铁含量为(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 3、

    (1)、如图甲,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 所以热空气(选填“上升”或“下降”)  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2)、如图乙是一根环形管,内注满水,内有一只乒乓球。若在A处加热,则乒乓球会向(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
    (3)、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在长途运输海鲜时,将冰块放置在海鲜的(选填“上方”或“下方”),有利于食物的保鲜。
  • 4、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符号“6Cu”的含义
    (2)、CO2中2表示的意义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填化学元素符号) 
    (4)、3个铵根离子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6)、氩气的化学式。 
    (7)、13号元素和9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5、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100%)。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大 B、与番茄比,水稻对硅元素需要量大,对钙元素需要量小 C、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 6、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小烧杯内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关系为(    )

    A、t>t>t B、t=t=t C、t<t=t D、ttt
  • 7、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  “◯”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 8、锰酸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K2MnO4 , 呈墨绿色或灰黑色正交晶体,640℃时分解,其水溶液呈墨绿色或深绿色,这是锰酸根( MnO42的特征颜色。主要用于油脂、纤维、皮革的漂白,以及消毒、照相材料和氧化剂等。关于 K2MnO4这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锰酸钾由4种元素组成 B、锰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锰酸钾由2个钾原子、1个锰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 9、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为某植物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展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D、乙枝条的措施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10、《参考消息》5月5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 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  “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CO2和O2
  • 11、聚吡咯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作脑机接口技术中的电极材料。聚吡咯是由吡咯单体(C4H5N)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下列关于吡咯单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咯单体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 B、吡咯单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吡咯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7 D、吡咯单体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4:5:1
  • 12、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物体质量大小的装置,主要结构如图甲所示,从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物体质量的大小。AB为长20cm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托盘上无物体时,滑片P恰好位于电阻丝最上端A处;每次测量时,在托盘中放上重物后,弹簧增加的弹力F与滑片 P向下移动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0标有“10Ω 0.5A”,电流表量程为0~0.6A。不计一切摩擦。

    (1)、闭合开关,托盘上无物体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2)、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电路允许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3)、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所测物体质量为多少?
    (4)、若利用电压表(量程0~3V)示数来显示物体质量大小,其它条件不变,要求物体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也越大。在图丙中接入电压表后与原装置相比,该装置所能测量质量的最大值(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13、在制作馒头时,为了使其更加松软可口,常常会加入一些小苏打(碳酸氢钠) NaHCO3)作为膨松剂。当小苏打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以醋酸CH3COOH为例)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馒头在蒸煮过程中膨胀起来。
    (1)、请完成小苏打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CH3COOH=CH3COONa+¯+CO2
    (2)、在制作面团的过程中可以将小苏打溶解在少量水中,形成小苏打溶液。某同学查询资料发现:用中等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1.0%~1.2%)的小苏打溶液制作的面团发酵和蓬松效果较好。该同学想要配制中等浓度的小苏打溶液,但是在配制过程中未控制好加入的小苏打质量,得到的小苏打溶液浓度未知。现为了确定配制的小苏打溶液浓度,他取20g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醋酸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醋酸溶液质量/克

    10

    10

    10

    10

    10

    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克

    29.89

    39.78

    49.67

    59.56

    69.56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该20g小苏打溶液中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②列式计算来判断该同学配制的小苏打溶液是否符合他预期的浓度。

  • 14、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3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 AO1=24cm,O1B=16cm,CO2=5cm,桶盖DO2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

    (1)、 由图乙可知, AO1B为(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多大?(g取10N/kg)
    (3)、4月1日入汛以来,广东珠江流域多次发生特大洪水,给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有人建议把小区塑料垃圾箱改造为洪水应急救生器,平时塑料垃圾桶,洪水来了应急可以当救生器来救生。总质量为1.5千克总体积为45立方分米的密封完好的装有几个抓环的塑料垃圾桶(垃圾桶被清空所有垃圾),可以让多少千克的人坐在垃圾桶上,垃圾桶刚好浸没水中而不下沉?
  • 15、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
    (2)、近年来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这一珍惜物种,科研部门于今年3月在武汉放流5万尾中华鲟,放流前,鱼体要浸泡在食盐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该食盐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钠千克;
    (3)、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如图乙所示,为研究信号处理其洄游情况,科研人员在鱼体内植入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器,通过监测船上的听筒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稳定声波确定鱼的相对距离,若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则以岸上群山为参照物,此时中华鲟可能的运动情况为:(选填“水平向左运动”、  “静止”或“水平向右运动”)。
  • 16、2025年春晚现场,人形机器人与专业舞者共同表演的《秧BOT》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新奇体验。

    (1)、机器人精彩的舞蹈演出体现了其精准的“视觉”,它是通过镜头中的(选填“凸”或“凹”)透镜将来自于物体的光会聚到“视网膜”————图像传感器上;
    (2)、机器人能模仿人类进行抬手动作,但是两者动力不同。人利用肱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抬起(如图乙),此时前臂相当于费力杠杆;机器人依靠电动机驱动关节转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3)、某型号人形机器人模仿将机械臂由下垂抬起至头顶转动手绢的动作,若该机器人机械手臂的质量为6kg,将机械臂抬起时重心上升的高度为40cm,则驱动电机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g取10N/kg)
  • 17、拟南芥植物作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代表,已多次被带上太空进行研究。为研究乙烯、生长素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经不同处理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根伸长区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越多则表明长度越长)。

    组别

    实验处理

    根伸长区细胞生长情况

    1

    空白对照

    ++++

    2

    加入乙烯

    +++

    3

    加入生长素

    ++

    4

    加入乙烯和生长素

    +

    ①太空中拟南芥生长的东倒西歪主要是因为失去了的刺激;

    ②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单独加入乙烯或生长素都能够(填“促进”或“抑制”)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同时加入,对根生长的共同作用效果是

    (2)、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ACC是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12h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电流大小的关系。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装有等量的煤油,瓶内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欧和10欧,A、B是相同的玻璃管,管内初始液面位置相同。

    实验一:闭合开关,通电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记作h1和h2

    实验二: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到原来的高度后,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再闭合开关,通电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记作h3和h4

    (1)、除电流表和秒表外,本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为
    (2)、实验中,将电阻丝串联连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验时相同。
    (3)、多次重复实验均发现 h1<h3<h4,则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19、  甲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乙图是用蜡烛和烧瓶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

    (1)、实验甲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 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填字母)。

    A.从玻璃板后观察蜡烛

    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

    C. A与B都需要

    (2)、实验乙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 20、某校环保小组对一种工业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若废水中仅含一种溶质时,其中的阳离子是
    (2)、若要将①、②两个反应中产生的沉淀和溶液进行分离,可以采取操作。
    (3)、写出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一页 488 489 490 491 4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