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今年五月底,杭衢铁路建设全线铺轨完成。这对完善浙江铁路网布局、推动杭衢同城化、助力浙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线路全长约299km,全线共37座隧道,设计速度350km/h,预计2025 年内开通运营。请回答:

    (1)、铁路运营后,小科计划从衢州沿该线路去杭州。他与朋友相约中午12:00在杭州站见面,为了不迟到,若有下列车次,他最晚可以购买哪一车次的车票____。
    A、车次1(9: 56发车) B、车次2(10: 35发车) C、车次3(11: 08发车) D、车次4(11: 18发车)
    (2)、如图2是列车经过某隧道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

    ①该地地形是

    ②虚线表示该段隧道所在位置,为了保证列车在隧道内水平行驶,根据图2中隧道起点位置,隧道出口应该位于图中点(填字母)。

    (3)、箱梁是一种内部中空、上部两侧有翼缘、形如箱子的梁。在该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了40米长的箱梁,大大减少了桥墩数量(如图3)。这样做的意义是:
  • 2、浙江盛产甘蔗,小杭对甘蔗茎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开展了家庭实验,步骤如下:

    I.取粗细相似、叶片大小及数目近似相同的甘蔗若干根,平均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做处理”、  “削皮处理”、  “只保留甘蔗皮处理”3种处理方式。

    Ⅱ.处理好后,将3组甘蔗同时插入同一个盛有等量稀释的红墨水的水桶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30分钟后取出甘蔗,并对甘蔗进行处理和观察。

    (1)、为了增大甘蔗茎的吸水面积,可以对其进行的操作是
    (2)、小杭将“不做处理”的甘蔗茎进行纵切,若发现现象,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在甘蔗茎中是自下而上运输的。除了对茎纵切外,为得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特点,还可对茎进行的处理方法是:
    (3)、小杭为了验证甘蔗茎中的筛管分布,用刀割除约5mm深,5cm宽的一整圈甘蔗皮,发现甘蔗仍然能正常生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3、人类对制冷技术的探索历史悠久,结合以下实例回答问题:
    (1)、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是最原始的“冰箱”  (图1),它具有双层结构,鉴内有缶。使用时在鉴内放冰块,缶内存食物。冰块(填物态变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实现制冷。
    (2)、图2是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罐中罐冰箱”,该“冰箱”内、外罐间充满沙子,往沙子内加水后可致冷。为增强其致冷效果,应将它置于环境中。

    (3)、图3 是现代电冰箱的结构示意图。电冰箱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

    ①相比于图2,现代冰箱将制冷剂置于封闭管道内,其优点是:

    ②下表是冰箱常用制冷剂。从绿色可持续的角度,最适合的制冷剂是

    (4)、用干冰制作速冻冰淇淋:将干冰倒入冰淇淋汁中不断搅拌,马上出现大量“白气”,冰淇淋汁迅速变成固态,同时杯子外壁出现了霜(如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制冷剂

    沸点

    性质

    氟利昂

    -29.8℃

    会破坏臭氧层、制冷效果好

    异丁烷

    -10.5℃

    相对稳定、对金属无腐蚀性

    液氨

    -33.5℃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性

    A、干冰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加压降温制得 B、冰淇淋周围“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C、冰淇淋汁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液化现象 D、杯子外壁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 4、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结合该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该示意图可用于解释水的蒸发现象 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任意结合成新的分子
  • 5、将昆虫、植物、纪念品等放入模具中,再往模具中倒入液态树脂,待树脂硬化后便制成了人造琥珀。人造琥珀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下列哪种制造技术( )

    A、模压成型 B、挤出成型 C、注射成型 D、浇铸成型
  • 6、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以下细胞中,最有可能是根尖吸水主要部位的细胞是( )
    A、 B、 C、 D、
  • 7、学好分子性质才能走进微观世界。下列活动能验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观察杯中方糖 B、压缩管中空气 C、混合瓶中气体 D、刺破肥皂薄膜
  • 8、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以下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会带来疾病,都是有害的 B、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 C、真菌都是有细胞核的单细胞个体 D、病毒无细胞结构但能独立存活
  • 9、花生适合种植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土类土壤中,下列按体积分数建构的土壤模型中最适合花生种植是( )
    A、 B、 C、 D、
  • 10、夜鹰是夜鹰目夜鹰科鸟类的通称,下列关于夜鹰生殖方式及胚胎发育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 卵生 B、有性生殖,胎生 C、无性生殖,胎生 D、无性生殖, 卵生
  • 11、制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下列哪个物品是人工制造的( )
    A、羊毛 B、蚕丝 C、毛巾 D、棉花
  • 12、进入青春期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了更好地度过青春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男生拔掉胡须,以免皮肤粗糙被嘲笑 B、与异性交往中,要学会控制冲动 C、女生弯腰束胸,以免乳房发育被议论 D、为了保持身材,提倡不吃早晚餐
  • 13、某兴趣小组为学校智慧农场的储水箱设计自动注水控制系统。

    【明确目标】电路功能:水箱装满水时,水泵能自动停止工作。

    【分析条件】①工作电路电压U1恒为220V,控制电路电压U2恒为12V。

    ②压敏电阻R2安装在水箱下部,其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

    ③电磁铁线圈阻值不计,当电流达到40mA 时,衔铁恰好被吸下。

    ④水箱的容积为0.8m3 , 水箱自身质量不计。

    【设计方案】根据要求,该小组设计了图甲方案。

    (1)、闭合开关S时,电磁铁上端为极。
    (2)、 为达成设计目标, R2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①”或“②”)。
    (3)、水箱装满水时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恰能自动停止工作,则 R1应为多少欧?
  • 14、某兴趣小组为解决土壤酸化问题,采购了一批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土壤改良剂。为确定其改良效果,小组同学决定检测改良剂中碳酸钙的实际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改良剂中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1)、样品中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克。
    (2)、加入70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改良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15、“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的技术。该技术基本流程为:①由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制氢气;③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醇和氢气都属于化合物 B、该项目最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人工光合作用” C、“液态阳光”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全球碳排放及气候变化问题
    (2)、可以将高含量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钙溶液的喷雾反应器来实现“碳捕获”,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过程
    (3)、理论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转移至甲醇中,合成16吨甲醇能吸收吨二氧化碳。
    (4)、写出生活中有助于“碳减排”的措施:(答出一点即可)。
  • 16、 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圆满完成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

    (1)、运载火箭使用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反应原理为: C2H8N2+2N2O4=点燃N2+4X+2CO2,则 X 的化学式是
    (2)、四氧化二氮常温下就能转化成二氧化氮(NO2),下列关于NO2与N2O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都属于氧化物 B、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相同 C、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相同 D、一个N2O4分子由两个 NO2分子构成
    (3)、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为减小震动以保证安全,设置了电磁阻尼器,它的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磁铁和线圈,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 ab边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 ab边受到向右的阻力F,以减缓靠近速度。线圈 ab边受到阻力的原理是
  • 17、  秋茄树是一种生活在海滩淤泥环境中的植物,具有防风防浪、沉降污染、调控海岸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

    (1)、秋茄树地上部分的根(如图1)内部有着海绵状的结构,当涨潮时,根被海水覆盖之后,其内存储的空气可供根细胞进行作用。
    (2)、当秋茄树的果实还挂在树上的时候,种子就在果实内萌发,长出胚根(如图2),掉落后几个小时内就能生根,这种方式有利于其繁殖。请分析利于其繁殖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3)、秋茄种子的胚轴内富含单宁酸(C76H52O46),可减小漂浮时被海水腐蚀或动物啃食的程度。单宁酸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如图1所示: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未移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某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进行研究,图中的线圈P与电源相连,线圈Q与灵敏电流计相连,P、Q线圈相互独立。

    (1)、图2实验中,线圈可以模拟图1中的发射线圈。
    (2)、闭合开关后,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并没有发生偏转。某同学认为,是由于P线圈电流太小,产生的磁场太弱,导致Q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为验证以上猜想,他将P线圈中的电流调至最大,他的操作是。电流最大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仍不偏转,说明Q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P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无关。
    (3)、继续实验,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且偏转方向不同,整理实验现象如右表。

    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指针偏转方向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

    向左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

    向右

    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左移动

    向右

    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

    向左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后,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①根据表格中(填序号)两次实验的对比可得Q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与 P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

    ②进一步分析表格,你认为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还与有关。

  • 19、气孔是CO2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通道,为探究气孔密度与大气中CO2浓度之间的关系,科学家选取3种植物为材料,记录它们在近70年的相关数据并处理得到图1。

    (1)、观察时,需用显微镜找到叶表皮上的气孔,并数出数目。图2中表示气孔的是。除CO2外,进出气孔的气体还有
    (2)、根据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获得更早期大气中CO2的浓度,往往需要利用植物的化石进行研究。在甲、乙、丙三种植物化石中,选择哪一种化石研究效果更好?判断并说明理由
  • 20、为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氧气体积分数,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注: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为20%,不考虑水蒸气的影响)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在圆柱形容器壁上等间隔地标注刻度“1~10”。

    ②往圆柱形容器内注满水,装入试剂并打开止水夹 B、D,待容器中的水排尽后关闭止水夹B,打开导管C的密封塞,将带火星的木条通过导管C伸入容器内,观察现象并记录。

    ③再次往圆柱形容器内注水,调节水位高度分别至刻度“1~10”, 重复步骤②。

    获得部分数据如表:

    容器内水位所对应的刻度

    注满

    1~7

    8

    9

    10

    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分数%

    100

    ?

    20

    带火星木条的情况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微亮

    (1)、 仪器A的名称是
    (2)、发生装置中仪器A下端管口伸至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3)、若试管内残留空气,实验中收集到的氧气实际体积分数会偏(选填“大”或“小”)。
    (4)、若忽略试管内残留的空气影响,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氧气体积分数对应水位刻度为“8”,其对应氧气体积分数为%。
上一页 404 405 406 407 4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