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已知导体电阻的决定式为: R=ρLS,其中L 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ρ为导体的电阻率。国际(GB/T)规定自来水在 15℃时电阻率应大于 13Ω·m,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 15C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

    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压为3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很大);电压表 V2(量程为3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kΩ);定值电阻R2(阻值2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单刀双掷开关S;⑧导线若干;⑨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

    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C.把S拔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 V1示数;

    D.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 V2示数与电压表 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

    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 和电阻箱阻值 R;

    F.断开 S,整理好器材。

    完成下列问题:

    (1)、测玻璃管内径d时刻度尺示数如图乙,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 Rx 的表达式为:Rx= (用 R1R2、R 表示)
    (2)、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 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 R1L关系图象,自来水的电阻率 p=Ωm(保留两位小数)。
    (3)、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2、小李、小张同学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小李方案]小李分别选用三个不同物体a、b、c,利用如图(a)甲、乙、丙、丁所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

    物 重G/N

    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 F/N

    浮力 F/N

    空 桶 重G0/N

    桶与排开水的总重 G1/N

    排开水重G/N

    a

    1.2

    0.7

    0.5

    0.6

    1.1

    0.5

    b

    2.0

    1.4

    0.6

    0.6

    1.2

    0.6

    c

    2.4

    1.7

    0.7

    0.6

    1.2

    0.6

    [小张方案]小张利用身边的器材对小李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b 所示,实验时小张逐渐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若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变化量为 FA , 弹簧测力计 B 的示数变化量为 FB , 完成下列问题:

    (1)、小李在探究物体c所受浮力的实验中,排除各种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发现物体c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 于 它 所受浮力 ,请分析实验操作中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2)、针对小张和小李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填答案标号,多选)。
    A、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实验中能同步观察弹簧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便于准确读出数据 D、实验操作相对简单,且可以进行多次实验
  • 3、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 还原 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将该小组分为两组,各取48g氧化铁粉末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火焰温度500℃~700℃)、乙组用酒精喷灯(火焰温度800C~1000C)分别对装置D 充分加热,红色粉末均变为黑色粉末。两组分别用固体产物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称量反应后粉末质量(g)

    44.2

    33.6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部分能被磁铁吸引

    全部能被磁铁吸引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振荡

    部分溶解,无气泡

    全部溶解,有气泡

    资料:

    Ⅰ.已知铁的氧化物有 FeO、Fe3O4、Fe2O3 , 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失去或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Π.Fe3O4是一种铁氧体磁性物质,不溶于水和酸。

    III.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的相关数据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 B 的作用是
    (2)、通过计算证明甲组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3)、考虑到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的不持续性,装置E的作用是
    (4)、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上图装置还要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4、蚜虫是豆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巴克纳氏茵长期生活在蚜虫体内,并从中获取营养。科研人员研究该菌与蚜虫的关系,以期为治理蚜虫提供新思路。科研人员将若于生长状况相同的蚜虫幼虫均分为两组,A组饲喂新鲜豆苗、B组饲喂抗生素溶液处理过的新鲜豆苗。两组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如下表:

    组别

    发育到成虫所需天数(天)

    成虫体长(mm)

    成虫3日内产子数(个)

    A

    5.2

    1.97

    21

    B

    7.9

    1.47

    0

    完成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上述实验未能排除抗生素对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因此还应进一步实验。研究者将若干体内无巴克纳氏菌的蚜虫,均分为C、D两组,C组饲喂抗生素溶液处理过的新鲜豆苗,D组饲喂等量的 , 观察生长发育情况,若 , 则可初步排除抗生素的影响。
    (2)、蚜虫主要取食豆苗汁液,而汁液中缺乏蚜虫生长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研究发现,巴克纳氏菌可合成上述氨基酸,为蚜虫体内合成提供原料。
    (3)、在生产上常使用杀虫剂来防治蚜虫,但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结合上述研究,请你提出一条治理蚜虫的新思路:
  • 5、如图甲所示,有一体积、质量均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上。已知物体的边长为10cm,容器的底面积为: 300cm2 , 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0cm。弹簧的伸长量△L 与它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的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4c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没有形变时关闭出水口,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2,g=10N/kg,ρ=1.0×103kg/m3

    完成下列问题:

    (1)、F1F2=N.
    (2)、物体的密度是kg/m3.
  • 6、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活塞拴接在一起,一开口向下、质盘为M的气缸与活塞一起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和活塞均是热的良导体。若外界环境的温度缓慢降低,则活塞将 , 气缸将(两空均选填“向上移动”、“静止不动”或“向下移动”)

  • 7、家庭的防盗门上通常会装有“猫眼",我们可以在室内通过猫眼观察到室外的情况,但反过来室外很难通过猫眼观察室内。如图为猫眼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温州百优教育

    (1)、室外物体首先会通过凹透镜成一个缩小的虚像,然后室内的观察者再利用第二个凸透镜作为放大镜去观察前面那个虚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f和两透镜间距d满足(选填“0<f< d2或 d2<f<d或“f>d”)
    (2)、为了实现猫眼的效果,其凹透镜对光发散的效果应远大于凸透镜对光会聚的效果。于是对于室外的观察者而言。可以忽略猫眼中凸透镜的作用。最后,之所以室外观察者无法看到室内物体的像,是因为当室外的人眼睛贴着猫眼观察时,室内物体的像距离眼睛太近从而无法被眼睛看到。自此可知,这要求凹透镜的焦距大小应(选填“非常小”或“非常大").
  • 8、“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山东省利用海洋资源发展“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扩散,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在“碳中和”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如图是“藻---贝”共生养殖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的原因:浮游植物和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
    (2)、贝类除了增加碳的储存外,还能利用碳酸盐构建基木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的贝壳,从而(选填“促进”或“抑制”)了碳的循环。
  • 9、草本植物酸浆的果实外面包裹着萼片发育为革质囊,这就是市场上常见的水果————“姑娘儿”。下图为是从开花到结果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萼片的外表皮有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萼片的横切面两层表皮细胞之间有排列疏松的细胞群,其细胞内具有叶绿体,同时在横切面内还观察到输导组织。根据招以上特点分析,萼片最接近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2)、从花蕾期开始,萼片中细胞数量没有增加。因此,萼片迅速膨大、顶端合拢的现象是细胞的结果。
  • 10、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用如图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a(填仪器接口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③加热反应一段时间;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⑤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⑥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3)、实验结来后,小金想知道钙是否已全部化为CaH2于是小金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请根据以上现象帮助小金做出判断,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 11、已知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态化合物,G、F、X是单质,通常情况下,E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反应⑥为实验室制气体化合物Ⅰ的常用方法,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温州百优教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⑦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2)、写出反应⑦的实验现象
  • 12、如图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正确演示地球自转运动,从图中中间同学的角度需要用手指时针披动地球仪;
    (2)、图中所演示的日期最接近的节气是
  • 13、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恒为6V,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 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图乙是电压表的示数U随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图丙是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 随其两端电压 U的变化关系,图丁是效率η(即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随滑动变阻器电阻 R 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 R0的阻值为5Ω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6Ω C、乙图阴影部分面积为2.88W D、丙图b点的坐标为(2V,4.5W)
  • 14、取4份等质量的 KClO3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 KMnO4MnO2和 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假设气体没有外溢),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气体,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读取气体体积,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经过滤干燥后称量不溶物质量,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

    组别

    加入物质

     KMnO4

     MnO2

    Mn

    产生气体的体/mL

    0

    V1

    V2

    V3

    不溶物的质量/g

    0

    m1

    m2

    m3

    已知 v1>v2>v3, , 关于此实验有下列七种说法:①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 KClO3分解制氧气;②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m1KClO3分解制氧气效果最好的催化剂;④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才开始收集;⑤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⑥橡皮导管仲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⑦橡皮导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先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 15、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ν的平方成正比,即 f=kSv2, , 其中k为比例常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 V=43πr3(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A、1:2 B、1: 2 C、1:4 D、1:8
  • 16、悬臂长城(右图)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骨之上,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虚线,能正确表示裁臂长城所在位置的是(     )

    A、 B、 C、 D、
  • 17、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在 10CC时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残留固体为201克。若该实验在 40℃时进行,残留固体为132克,1 75C时为72克。已知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

    81

    92

    104

    114

    117

    124

    130

    150

    166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4.8% B、75℃时所得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C、原固体混合物中含372克硝酸钠 D、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 65C
  • 18、生活在荒漠中的胡杨,一棵成年大树的茎、叶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能起到“拔盐改土”的作用,堪称土壤改良的功臣。下列关于胡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机盐可通过筛管运输 B、胡杨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C、无机盐主要靠根尖根毛区吸收 D、运输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 19、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 10C, , 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了6C如果继续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样的热水,则容器中的水温会升高(   )
    A、5℃ B、4℃ C、3℃ D、2℃
  • 20、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金属X粉末,同时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与X等质量的金属Y粉末。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左边,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又偏向右边。则X、Y是下表组合中的(     )
     

    A

    B

    C

    D

    x

    Mg

    Zn

    Zn

    Fe

    Y

    Fe

    Mg

    Fe

    Zn

    A、A B、B C、C D、D
上一页 335 336 337 338 3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