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 内将重为1500 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 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 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 6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 N C、拉力 F 的功率为75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
2、如图所示,小宁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 s内匀速上升了0.1m 。已知物体重为1 N,动滑轮重为 0.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 m/s B、拉力 F 的大小为0.625 N C、拉力 F 做的功为0.125 J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
3、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
4、如图所示,沿甲、乙、丙、丁四个斜面,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 F 将同一物体拉上同一高度,则机械效率最大的是 ( )
A、斜面甲 B、斜面乙 C、斜面丙 D、斜面丁 -
5、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她首先测出小车的重力,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度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斜面倾斜角度θ
12°
30°
45°
小车重G/N
5
5
5
斜面高h/m
0.2
0.5
0.7
斜面长s/m
1
1
1
拉力 F/N
2.1
3.6
4.3
有用功 W有用/J
① 2.5
3.5
总功W总/J
2.1
② 4.3
机械效率η
47.6%
69.4%
③ (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据。
①;②;③。(2)、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探究结论:拉动同样重的小车,斜面倾斜角度θ越 , 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3)、实验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4)、斜面的机械效率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
6、重为400 N 的小明由于找不到可用的机械,只好自己将重为 100 N 的物体搬到 3 m 高的楼上,其机械效率是。(不计摩擦)
-
7、古人用桔棒(杠杆)从水井中提水(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用功是指提升做的功。(2)、若不小心把水桶掉到水里,则在打捞水桶的过程中,对水桶做的功是功;若打捞水桶的过程中水桶中装入了一部分水,则对水做的功是功。(3)、某人在利用桔棒从井中提起 8k g水的过程中,用50 N 的力把绳拉下5m ,使水桶上升1m,此人做的有用功是J;总功是J。(g 取 10 N/ kg) -
8、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把重为G 的物体提升h 高度,请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人提升重物做的功是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为 , 用W有用表示,则 。(2)、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还需要克服摩擦、绳重、动滑轮重做一部分功,这部分功为 , 用W额外表示。(3)、人的拉力 F(动力)所做的功为 , 用W总表示,人的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则 。W总、W有用、W额外 之间的关系是。(4)、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由于要克服机械本身重力及摩擦做功,所以有用功总是总功。(5)、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
9、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温度t3时的温度;物体t2时的内能t3时的内能(前两空均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

-
10、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这是通过的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酒精蒸气将塞子顶出时,酒精蒸气的能转化成塞子的能。

-
11、火柴(图甲)是实验室常用的点火工具。火柴引燃过程:划动火柴→擦火皮(含微量易燃物)产生火星→引发火柴头燃烧。图乙A、B为两种常见的引燃方式,且 F2。火柴的引燃是通过来增大火柴头内能的,更易引燃的是方式。原因是°

-
12、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工作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蚊香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其顶部有“白雾”飘出,房间里弥漫着蚊香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
(1)、发热部件使蚊香液温度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使蚊香液的内能增加。(2)、“白雾”是蚊香液先汽化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3)、房间里弥漫着清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13、图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锅被加热
C、锅盖被顶开
D、搓手取暖
-
14、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选择一团可燃物置于筒内,压下活塞。为了可燃物更易燃烧,关于所选可燃物的着火点及对活塞的操作正确的是 ( )
A、着火点低,缓慢下压 B、着火点高,缓慢下压 C、着火点低,快速下压 D、着火点高,快速下压 -
1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一般物体都具有内能,但超低温物体没有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但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
16、如图所示,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通过的方法,后者通过的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填“能”或“不能”)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这是因为。

-
17、科学课上,老师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如图所示,塞上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观察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气体内能 , 瓶内温度 , 瓶内水蒸气成小液滴,该实验可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
1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内放一小团浸过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
空气 , 使空气的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从而使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这个实验将能转化为能。

-
19、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常常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制作“冰镇饮料”。这是因为饮料和冰块的不同,两者之间发生了 , 冰块温度(填“高”或“低”),热量,内能 , 饮料温度(填“高”或“低”),热量,内能。

-
20、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物体的内能改变,它的机械能也一定改变 C、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一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