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雪龙2号”(如下左图)是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具有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1)、雪龙2号船首破冰时,艏柱犹如利刃切开冰层,其船首设计成如上右图所示的形状,其原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大。(2)、向南行驶的“雪龙2号”遇到厚冰阻挡,欲采用船尾破冰,调整船尾部的螺旋桨,让螺旋桨推动的水流向(东/南/西/北)运动,可使船尾向东转向。(3)、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满载时排水量14000吨,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牛。 -
2、2025年8月13日,在安阳实验中学2025 文昌航天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观看火箭发射,我国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火箭用氢气作燃料是因为氢具有性,氢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加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
3、2025年是我国南极长城站成立40周年,科考队用上了安装有特殊电池的六足机器狗,让他们在应对南极的恶劣环境时有了“新助手”。有关六足机器狗负重行走在水平冰面上,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器狗六条腿的设计可以增大它与冰面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力 B、冰面对机器狗的支持力与机器狗和箱子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机器狗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机器狗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4、如图所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C、丙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D、丁图说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 -
5、西瓜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解暑生津,深受大家喜爱。如上右图为西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③是由②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⑤是由④中的胚乳发育而来 D、⑥中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
6、小科学习了体温调节后整理了如下左图的概念图,图中“▲”处缺少的内容可能是( )
A、立毛肌收缩 B、骨骼肌战栗 C、汗液分泌增加 D、尿液排出减少 -
7、某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要求:当人呼唤智能系统时,整个系统做好工作准备(相当于闭合开关S);当发出语音“拉开窗帘”(相当于闭合开关S1),电动机工作拉开窗帘;当发出语音“打开台灯”(相当于闭合开关S2),台灯工作。下列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8、2025年8月28日是返校检测的日子,此时地球运行在如图(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 之间 -
9、如图,某同学操作显微镜时,先用左眼注视目镜,再用手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随后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其目的是( )
A、调节视野亮度 B、低倍镜换高倍镜 C、防止物镜压碎玻片 D、寻找清晰的物像 -
10、机器人跳秧歌舞、跑马拉松、做家务……人形机器人用“眼睛”感知获取信息(如图)。人形机器人“眼睛”的光学成像与人眼相似,是通过镜头使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成像面上(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成像面上成放大的虚像 B、机器人“眼睛”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机器人“眼睛”光学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机器人“眼睛”只能“看见”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 -
11、仲夏晨曦光初透,枝头栖蝉被星露(如图)。蝉身上的露珠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
12、华为公司发布了全球最大的可折叠屏幕电脑,该电脑的支撑结构使用碳纤维材料,使得电脑轻薄的同时且耐摔,受力变形后能迅速恢复原状。该电脑没有用到碳纤维材料的物理性质是 ( )A、密度小 B、强度高 C、导电性好 D、弹性好
-
13、下列试剂中能一次性区分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是( )A、酚酞试液 B、氯化钠溶液 C、盐酸 D、氯化钡溶液
-
14、利用铟元素改造太阳能电池板,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下图为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序数为49 C、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6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粗盐水
C、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稀释浓硫酸
-
16、测量并联电路的电压。
(1)、现象:用电压表测得灯 L1 两端的电压、灯L2两端的电压与灯L1、L2所在的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2)、实验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 -
17、测量串联电路的电压。
(1)、现象:用电压表测得灯 L1 两端的电压与灯L2 两端的电压等于灯L1、L2所在串联电路两端的。(2)、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
18、校园科技节开展了水火箭的项目化学习研究。
〔项目主题〕制作一个一级水火箭。
〔项目内容〕在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再用带有阀门的瓶塞将瓶口塞住,利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打开阀门,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升空。
〔项目实施〕制作水火箭的材料清单如下:塑料瓶、带阀门的金属管、彩纸、玻璃胶、降落伞材料、棉线、密封胶。制作好如图甲所示的水火箭后,试飞时控制其他条件不变,项目组的同学们不断改变装水量占瓶内容量的比例,记录多组水火箭升空高度的数据,如表所示。

装水量占瓶内容量的比例
1一5
1一4
升空高度/m
26
30
35
24
15
〔项目评价〕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能升空,高度不低于30 m;稳定性好,落地后水火箭主体完好,能反复回收使用
能升空,高度低于 30 m,但高于20m;稳定性好,落地后水火箭主体基本完好,简单加固后能再次使用
能升空,高度低于 20 m,稳定性差,落地后水火箭主体受损,且无修复价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使水火箭升空的施力物体是。(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项目组的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3)、如图乙所示为某小组的同学们制作的水火箭,其水量约占火箭容积的 根据项目评价量表,该水火箭被评为待改进。请结合材料清单对水火箭进行改进,使其等级能接近或达到良好指标。(写出一条)。 -
19、五一放假期间,小科一家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在路上车胎扎到了钉子,严重漏气,需要换上备胎。小科爸爸利用千斤顶轻轻松松地将重达1500kg 的汽车抬起,小科很好奇:自己能否做一个简易的千斤顶呢?

〔探寻千斤顶原理〕
(1)、如图甲所示,用60 N的水平推力去压图钉,石灰墙的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很快就出现了裂缝。已知图钉尖端的面积是 , 则墙面受到的压强是Pa。(2)、液体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呢?小科查阅资料发现,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仅用几杯水通过细管就能将楼下密闭的木桶压裂(如图乙所示)。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被压裂的原因是。(3)、小科进一步查阅后发现了液体传压的特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初建千斤顶演示模型〕
小科思考后,组装了如图丙所示的千斤顶模型,用来实现通过较小力来产生较大力的效果。若在B 端用500 N的力去抬起放置在A 端1500 kg的汽车,则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是。(g 取10 N/ kg)
(4)、按照上述模型制作而成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写出一条) -
20、在现代家庭中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小明和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调查汽车安全带结构、原理及使用”的实践活动。
〔项目分解〕
①了解汽车安全带的结构;②了解汽车安全带的原理及使用。
〔项目实施〕
①了解汽车安全带的结构。
小明和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观察汽车的安全带,看到其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甲所示。他们还上网查阅了卷带装置的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②了解汽车安全带的原理及使用。
安全带的软带做得很宽,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弹簧,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
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起缓冲保护作用。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会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安全带的软带做得很宽,是为了。(2)、紧急制动时,安全带将急速前倾的乘员拉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D、汽车突然刹车或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对人体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4)、〔项目拓展〕小明和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了解了汽车安全带结构、原理及使用相关知识后,分别绘制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