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代诗人王维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据记载,茱萸是一种香味浓烈、颜色赤红的植物。古人认为茱萸可以驱虫、散寒、消除疫病。
    (1)、如图是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的分类表。根据分类表可知( )

    A、可根据叶的形态区分山茱萸和吴茱萸 B、吴茱萸与食茱萸的共同特征更多 C、山茱萸与食茱萸的共同特征更多 D、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
    (2)、吴茱萸的果实呈扁球形或略五角状扁球形,被认为最可能是王维诗中的茱萸。以下属于吴茱萸特征的是( )
    A、用孢子繁殖后代 B、雌蕊中有花粉 C、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体内无输导组织
    (3)、吴茱萸在一些土壤贫瘠的山地环境中也能生存,这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 2、幽门螺杆菌是胃内常见的细菌。与蘑菇相比,幽门螺杆菌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成形细胞核
  • 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算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瓶可乐的体积约500L B、人走路的速度约10m/s C、《科学》教科书的长度约25cm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50℃
  • 4、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遗精和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B、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 C、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D、独处,不与同学及家长交流
  • 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药品
  • 6、如图甲所示,高5cm、重4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烧杯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匀速向烧杯中缓缓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的力,长度变化1cm;弹簧浮力不计;计算过程中g取10N/kg。)

    求:

    (1)、物体在t2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弹簧恢复到原长时水位高度。
  • 7、A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块,质量为300g,边长如图甲所示。B为内部平滑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面积为300cm2 , 高为15cm,如图乙所示。A、B均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的密度为1 1.0×103kg/m3,g取10N/ kg。

    (1)、图甲中A 对地面的压强为p1 , 将A 放入B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且pr:p2=5:2,求B的质量;
    (2)、将A 放入B后,向B中缓慢加水,在A 对B底部的压力恰好最小的所有情况中,分析并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最小压力。
  • 8、某大学科研团队研制了一款无人潜航器,如图甲所示,其体积可通过从内部油舱向外部油囊压入油量的多少来改变,从而实现浮沉。 (ρ=0.8×103kg/m3,g=10N/kg,ρ1×103kg/m3)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当用缆绳吊起潜航器A 点处挂钩时,潜航器总保持水平静止,B点处于潜航器中间位置。请判断潜航器重心在点位置附近(选填“A”或“B”);
    (2)、将潜航器从空中缓慢下放至水下,缆绳的拉力F随下降的高度h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潜航器的体积是多少?(油囊没有充油,不计水的阻力)
    (3)、解开缆绳后潜航器下潜至海底,若想使潜航器上浮,至少向油囊压入多少质量的煤油?(忽略煤油因水压导致的体积变化)
  • 9、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江展示了自制的“小潜水艇”。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个未装满水的小玻璃瓶倒扣入矿泉水瓶中,给矿泉水瓶口盖上插有吸管的瓶盖,吸管与瓶盖之间密封且不接触瓶内的水面,小玻璃瓶沉在水底。小江通过吸管将矿泉水瓶中的气体吸出一部分,“小潜水艇”上浮了,如图乙所示。

    (1)、请分析解释“小潜水艇”上浮的原因。
    (2)、再说出一种能让“小潜水艇”上浮的方法。
  • 10、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

    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

    【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

    【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

    组别

    盐水浓度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甲坛

    4%

    3.2

    3.8

    3.5

    3.4

    3.2

    乙坛

    6%

     

    5.5

    4.0

    1.8

    1.31

    1.2

    丙坛

    8%

    2.0

    1.8

    1.4

    1.1

    1.0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 11、汽车在通过起伏路段的凸起路面时,经验丰富的司机往往慢速平稳适过。若快速通过会让乘客有“腾飞”的感觉,且安全隐患很大,这一现象是因为凸起路面与车之间竖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在变大吗?小明猜想:汽车通过凸起路面时的速度越大,可能路面与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选用小球(模拟小车)、轨道、弧面支架(模拟凸起路面)、电子秤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释放位置

    A

    B

    C

    D

    F/N

    1.56

    1.51

    1.47

    1.38

    (1)、先测小球静止时对电子秤的(选填“压力”或“摩擦力”)来反映小球与弧面顶部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他将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时,示数为0.17kg,则力F约为1.7N。
    (2)、在秤上安放弧面支架并调零,将小球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经弧面运动到右侧轨道,记录小球通过弧面顶部O点时小球与弧面的作用力F,再依次将小球从高于A点的B、C、D点由静止释放,各次实验F的大小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若小球速度足够大,通过弧面顶部时,电子秤的示数将显示kg。进一步推理:当汽车通过凸起路面顶部的速度足够大,若路面前方突发状况,结合本实验判断是否可以紧急刹车避让并说明理由:
  • 12、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 ρ=1.0×103kg/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 ,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为
  • 13、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 po,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到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填“>”“=”或“<”)2p0 , 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填“>”“=”或“<”) 12p0

  • 14、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选填“A”“B”或“A和 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的存在。

  • 15、生活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吸盘挂钩来挂毛巾,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选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墙面上,以防止漏气。若吸盘的横截面积为 2×103m2,外界大气压为1×105Pa,则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N。

  • 16、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图甲)。手握管子突然(向上/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大于/等于/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具有惯性。

  • 17、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名称

    直径(mm)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所示,“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 18、如图是植物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能不断生长,主要依靠C中细胞的 和B中细胞的生长。
    (2)、②是由根毛区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其作用是增大它与土壤的  , 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必需物质。
    (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导致根毛细胞失水。
    (4)、植株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是含的无机盐(选填“氮”、“磷”或“钾”)
  • 19、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下图甲,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浮力用F 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 表示。那么,在下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浮力F随深度 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 20、质量为m0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1、m2、m3 , 不计细针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m1m0g B、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 m2m1m0 C、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m3m1ρ D、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 m3m2m0g
上一页 296 297 298 299 3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