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太空行走模拟训练:让航天员自身及携带的装备在水池中受到的浮力与总重力
  • 2、潜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来实现的。
  • 3、浮子式密度计:因为 F=ρgV,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 , 液面对应密度计的位置就
  • 4、轮船。
    (1)、原理:碗状的铁放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比块状的铁大得多,因此受到的浮力更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排水量: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常用于表示轮船的大小。

    轮船的受力变化:

    ①因为漂浮时, F=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江河行驶到大海,其受到的浮力

    ②根据 F=ρgV,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因为 F不变,ρ减小,所以V排液 , 即船身稍下沉。

    ③轮船在行驶过程中装卸货物时,因为轮船自身重力改变,所以所受浮力

  • 5、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宇宙间的物体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这就是牛顿提出的
  • 6、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其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用G 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即g=9.8 N/ kg。则上述结论可表示为G= mg。
  • 7、重力的方向总是
  • 8、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
  • 9、数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将景物放在离数码照相机镜头(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的的实像。
  • 10、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当把物体(投影片)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并距投影仪镜头比较近的位置时,来自物体(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屏幕上,形成的物体的像。
  • 11、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它是利用u<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的原理制成的。
  •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漂在水面上的鸭子受到水的浮力,但是水中下沉的石头不受水的浮力。
    (2)、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盛有适量水的容器,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此时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但是当将盛水的容器倾斜时,浮力的方向改变。
    (3)、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时,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4)、只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 13、浮力产生的原因: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不同。
  • 1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 此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
    (2)、公式:F==
    (3)、公式中ρ的单位必须用(),V排液的单位必须用()。
  • 15、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液体的有关。
  • 16、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了,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值,就等于物体所受浮力的
  • 17、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 18、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或晶状体 , 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 , 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偏折而会聚在视网膜上。

  • 19、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或晶状体 ,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使视网膜上的物像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 20、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 , 焦距变;看远处的物体时则相反。

上一页 295 296 297 298 2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