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小球从粗糙的斜坡a点由静止滑下,依次经过bcd最后恰好停在e点,其中bd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d点的机械能比b点机械能小 B、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在b点和d点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 D、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 2、如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 3、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比热容大的物质具有的内能也大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托盘天平 C、核桃夹 D、开瓶起子
  • 5、某氧化铜(CuO)粉末中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某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实验用盐酸与锌反应制得的气体作为反应原料。(碱石灰是CaONaOH固体的混合物,Cu2O+H2Δ__2Cu+H2O

    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实验操作时,应________。(选填字母)
    A、先加热,再通气体 B、先通气体,再加热
    (3)、装置C中发生的另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4)、实验前在C装置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通过测量D装置的质量变化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含量。若缺少装置B , 对测定的Cu2O含量相比于真实。(选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 6、利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铁、铝、钠等元素的金属矿物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 ▪2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
    (2)、试剂A的化学式为
    (3)、
    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 , 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0

    开始溶解时的pH

    7.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完全溶解时的pH

    10.8

  • 7、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 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Fe2O3       B.CuSO4       C.BaCl2       D.KNO3

    (3)、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9、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画,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在竹片上就得黑色或褐色的画,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属于浓硫酸的性。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画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如图,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 10、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主要)含有哪种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1)、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2)、空气是制氮肥的原料
    (3)、酥脆的饼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 11、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有2种金属剩余,则它们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是(  )
    A、 B、 C、 D、
  • 12、重为10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已知容器底面积为100cm2 , 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

  • 13、某电动汽车,质量为1.8t,车轮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750cm2 , 该车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12km,用时10min,受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

    (1)、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m/s?
    (2)、匀速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3)、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 14、小球重4N,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 15、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kg/m3 , 图乙中的A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 16、小徐发现将提着的物体浸在水中,会感觉省力一些,物体浸入越多省力感觉越强烈。于是猜想: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他设计了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中用了一块300cm3的金属块,把体积划成三等分。实验得到了如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cm3

    物体的重力G/N

    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F/N

    1

    100

    6

    5

    1

    2

    200

    6

    4

    _____

    3

    300

    6

    3

    3

    4

    300

    6

    3

    3

    (1)、表中空格内的数据是
    (2)、小徐提出还应该用酒精等其他液体重复这个实验,目的是
  • 17、“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 18、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用海绵、砝码、小方桌做了如图甲、乙的实验。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 19、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g,石块的密度为kg/m3
  • 20、如图所示,三个钩码受到的重力均为1N,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a绳受到的拉力为N,b绳受到的拉力为N,c绳受到的拉力为N。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