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是F1和F2 , 则(        )

    A、ρ1>ρ2、F1>F2 B、ρ1<ρ2、F1<F2 C、ρ1<ρ2、F1=F2 D、ρ1>ρ2、F1=F2
  •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1一定是降温 B、①与②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3、在进行蒸馏实验时,常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小石粒,其目的是(  )
    A、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B、使于观察实验现象 C、有利于液体的汽化 D、防止液体的暴沸
  • 4、如图,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不是这一原理制成的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 5、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B、a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C、a、b气体质量比是2:1 D、a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6、科学上有些量不易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易于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应用了这一法的是(  )
    A、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来判断待测导体的导电能力 B、通过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来类比电流形成的原因 C、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通过图中所示方法来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
  • 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摘玫瑰时手被刺扎到会立即缩回,则3位于脊髓 B、打预防针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则3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C、若此图表示狗看到肉骨头流口水的反射弧,则1代表眼的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细胞 D、若此图表示“闻风丧胆”的反射弧,则1代表耳的鼓膜
  • 8、下列现象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现象:糖尿病,原因分析:胰岛素分泌过少 B、现象: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原因分析: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C、现象:向光性, 原因分析: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现象: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 原因分析: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 9、利用知识结构图来归纳总结科学知识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对已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 B、 C、 D、
  • 10、如图为某镇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1)、写出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
    (2)、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写出一个即可)。
  • 11、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1.2m , 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0.2mB端挂一重50N的物体,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1)、在图上画出A点所受细绳拉力的力臂L
    (2)、求木板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
    (3)、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1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秒,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绳的重力不计)。
  • 12、如图甲是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示意图。在拉力F的作用下,货物被匀速竖直提升。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求

    (1)、如果在大小为10牛的拉力作用下,2秒内,物体上升了4米,则拉力做的功率是多少?
    (2)、编号为(选填“①”或“②”)的曲线能反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货物所受重力G的变化关系。
    (3)、除通过改变G提高机械效率外,提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具体方法还有:
    (4)、根据乙图中的数据,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牛。
  • 13、室温为10℃时,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小金用平均为50牛的力将活塞压下12厘米,发现底部浸有1克乙醚的棉花并没有出现燃烧现象。

    (乙醚的比热容约为1.8×103J/kg , 着火点为160℃)

    (1)、小金用力将活塞压下,相当于上图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图。
    (2)、小金的实验没有成功,可能的原因是
    (3)、小金对活塞做功多少焦?
    (4)、玻璃筒内的乙醚要燃烧,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 14、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钩码重G/N

    4

    4

    6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0.2

    绳端拉力F/N

    1.4

    1.8

    2.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5

    0.3

    0.3

    0.6

    机械效率η

    57.1%

    74.1%

    83.3%

    η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填“甲”或“乙”)图装置做到。
    (2)、计算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 通过比较34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已知每只滑轮重1N , 请计算第2次实验中由于机械摩擦而损耗的能量为J
  • 15、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滨用相同的斜面、长木板和木块,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测量出每次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1)、小滨通过观察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与以下选项中的________相同
    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表示 B、通过多次测量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C、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D、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2)、实验中观察到木块移动的距离图丙比图甲短,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丙组实验时,小球的质量为m , 木块的质量为M , 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为木块重力的0.2倍,若不计撞击时能量的损耗,则木块被撞击后,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为s=。(用字母表示)
  • 16、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且OA=2AB,在OA的中点处挂一个G=10N重物,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若加在B点的动力F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那么,此时F=;若动力F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由水平位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如图乙所示,动力F的大小变化是(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若动力F由竖直向上的方向沿逆时针缓慢地转到水平向左的方向,在此过程中OA始终保持水平静止,如图丙所示,请在答题纸上画出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趋势。

  • 17、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 , 高0.3m , 拉力做功为120J , 则拉力的大小为N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 18、2024年10月13日,美国SpaceX公司成功采用筷子式回收技术回收超重型火箭。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起飞阶段,燃气的内能是由燃料中的能转化而来,火箭整体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次火箭发射的燃料是液态甲烷,将来可能用液氢来代替,这主要是因为氢气的大。

  • 19、如图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最大起重机“宏海号”龙门吊,可吊起2200吨的重物。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下图是其工作示意图。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左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 20、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上一页 257 258 259 260 2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