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农业上人们常从河流中抽水并储存于大水箱中(图甲),需要时将水放出用于灌溉;为了能及时补水,需实时了解水箱中的水位高度;小明利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款“水位计”(图乙);将浮球置于水箱中,当水位上升时,横杆随滑块一起向上移动,电流表示数随之变化。其中电源电压U恒为12伏,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6欧,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长3米,阻值为24欧,电流表量程为0~0.6A

    (1)当水位在允许的范围内上升时,电流表示数将如何变化

    (2)当水箱内水位为0.5米时,滑片P刚好在B处,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水位计可测量的最高水位

    (3)若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也能显示水位变化;电压表接入位置不同,显示效果也不同;小明设计了①、②两种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 2、使用按压式手动取水器能便捷取用桶装水(如图甲),通过不断按压气囊,就可连续不断出水.取水器内部结构如乙图所示,其中AB是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的阀门,当按压气囊时,A阀门关闭,B阀门打开。

    (1)、请写出气囊弹回时,A阀门处于状态(选填“打开”或“关闭”)。
    (2)、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松开气囊,不能立刻停止出水。某同学认为只需在取水器上增加一个开口并塞上塞子,需要停止出水时,取下塞子即可。为实现上述功能,请在图丙①、②两处位置中选择合适的开口位置并说明理由:
  • 3、探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最大为20Ω)、开关、滑动变阻器甲(50Ω     1A)和乙(20Ω     2A)、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电压表一直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选项字母)。

    A.定值电阻R短路       B.定值电阻R断路             C.电流表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2)排除故障,依次接入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图乙所示的I-R关系图像:由图可知,每次都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V;所选取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甲”或“乙”)。

    (3)依此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4、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小海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因素

    第一组

    第二期

    第三组

    实验摄度

    20°C

    20°C

    20°C

    20°C

    80°C

    加入溶剂种类

    酒精

    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

    (1)、由图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
    A、溶剂质量 B、溶剂种类 C、温度 D、固体种类 E、固体质量
    (2)、在第二组实验中,小海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克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毫升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克;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克;

    ⑤计算:m1m2=克(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由实验可知,20°C时食盐的溶解性(填“>”“=”或“<”)硝酸钾的溶解性。

    (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_______
    A、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B、20°C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C时的饱和溶液 D、20°C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 5、爱探索的小山同学从盐场带回粗盐样品,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图:

    (1)、图甲中的操作①②③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填图中字母)。
    (2)、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最终精盐的产量偏低的有_______(多选)。
    A、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B、过滤时滤纸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 C、滤渣没有用蒸馏水冲洗 D、蒸发后,所得的精盐很潮湿
    (3)、最终得到的白色固体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6、小乐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用品测量某地的大气压强。方案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针筒上的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针筒,当注射器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的长度L。

    据此方案回答问题:

    (1)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2)若小乐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进行实验,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读数时,注射器活塞仍没有滑动;于是她改用图乙中的(选填“A”或“C”)注射器进行实验,得以成功;她所测的大气压强p=(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

    (3)若采用图丙的方式来测量大气压强,将会造成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7、小海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提出了两个猜想:

    ①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②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漫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若要验证猜想①,小海应该选取图中的AE进行对比。小海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海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也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海结论是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
  • 8、小海配制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准备了如图所示实验用品.

    (1)、小海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 , ②称量,③量取,④装瓶存放。(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3)、称量氯化钠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则下一步的操作是
    (4)、经检测,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 9、如图是大型电子地磅秤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称物体的物重时,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会向下端滑动。当被称物体的物重为G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不被称物体的物重为G2时,电波表的示数为I2。若I1<I2 , 则G1G2。(填“<”或“>”或“=”)R'的作用是

  • 10、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胶头滴管中的红墨水滴入回形管,则刚滴入的红墨水将向(填“左”或“右”)运动。
    (2)、今年台风“摩羯”姗姗来迟。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图乙中的(选填数字序号)环节。
    (3)、图丙是一种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子(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从而得到淡水。淡化后右侧海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为
    (2)、图中描述的是我国东部城市广州、上海、哈尔滨的气候,其中表示广州的是
    (3)、A与C气候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1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验证气体甲的方法是
    (2)、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13、如图为小山进行的“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实验.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保持两极板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相同,用电压表测得极板间的电压,数据如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水果

    铁—锌

    铁—铜

    铜—锌

    0.40V

    0.50V

    0.90V

    菠萝

    0.50V

    0.55V

    1.00V

    0.70V

    0.78V

    1.05V

    A、甲端极板是水果电池的负极 B、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只跟极板的材料有关 C、水果电池的作用是消耗电能 D、电子通过导线从乙端经外电路移动到甲端
  • 14、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 15、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的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 16、小科在实验室里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此电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B、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 C、若灯L1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灯L2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3V
  • 17、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意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  )

    A、 B、 C、 D、
  • 18、玻璃棒与丝绸摩擦之后,分别靠近轻质小球甲球与乙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不带电 B、乙球可能带正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 D、玻璃棒可能不带电
  • 19、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覆杯实验 B、热气球开空 C、吸盘挂钩可以吸附在玻璃上 D、堵住上孔,水会停止流出
  • 20、如图所示,在AB间连入下列哪个物体可使小灯泡发光(     )

    A、橡胶棒 B、铅笔芯 C、瓷片 D、纯净水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