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所示,小科用的拉力使重的物体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了 , 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倍。(1)、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2)、拉力F的功率是。(3)、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
2、小星学习电功率知识后,想利用电能表测量家中电热水壶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他仔细观察了家中的电能表,表盘参数如下图所示,则小星家允许加载的用电器的最大功率为 W。他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只让电水壶烧水,发现电水壶工作1min,电能表转盘转过60转,则该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W。
-
3、“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价类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如图为硫元素的价类图,若为一种蓝色溶液,则F的化学式为。(2)、已知反应 , X的化学式为。
-
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如图乙所示为用稀盐酸除铁钉表面的铁锈的实验。(1)、图甲实验中,若实验结果是试管①、③中的铁钉不生锈,试管②中的铁钉生锈,则可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是:铁与发生反应。(2)、图乙实验中,若观察到试管中的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和外,还有。(3)、铝比铁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却不易生锈损坏,更经久耐用,原因是。
-
5、小艺学习了有关电的知识后,研究家庭电路的部分结构,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丙两图中,测电笔使用正确的是;(2)、小艺用测电笔对甲电路中的a、b、c、d进行测试,测试时开关闭合,如果只有b点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
-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说明铜锡合金的硬度大于铜、锡单质,铜锡合金属于(选填“混合物”或“化合物”),若用“●”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粒子模型表示的物质类别与铜锡合金属于同一类的是。(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可制得碱液,写出制碱液的化学方程式。
-
7、某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他所用电流表量程为0~0.6安,电压表量程为0~3伏,电源电压6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欧,定值电阻R0为10欧。开关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无误的情况下,正确的说法是( )A、电流表最大示数为0.6安 B、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瓦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1伏 D、定值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8瓦
-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2SO4(HNO3)
加B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三个装置的透明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所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B、利用该实验装置也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长短的关系” C、要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选用甲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 D、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选用甲乙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
-
10、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位置①到位置②,再到位置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
11、喜欢思考的小宁用塑料矿泉水瓶进行了如下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盖上瓶盖(如图甲);扭转瓶子(如图乙);轻轻扭动瓶盖,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如图丙)。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过程,分别与四冲程内燃机的两个冲程相似,这两个冲程是(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 C、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D、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
12、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向试管中加入表中的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明显鼓起的是( )
序号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①
氢氧化钠固体
水
②
铁粉
稀盐酸
③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④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
14、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B、铁在空气中锈蚀: C、将铜放在盐酸中: D、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
-
15、下列关于酸碱溶液配制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配制NaOH溶液 C、
稀释浓H2SO4 D、
测稀H2SO4的pH
-
16、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碳酸钠 火碱 B、氢氧化钙 熟石灰 C、氯化钠 食盐 D、碳酸氢钠 纯碱
-
17、如图1,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g=10N/kg)
(1)图3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状态?
(2)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请在图4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像。
-
18、下表为硫酸密度与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250cm3 , 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液面。
(1)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
-
19、我国某地使用“沉管法”建跨海隧道:用钢筋水泥等材料浇筑若干个中空管段,用隔墙封闭两端并使其漂浮在水中;用拖船牵引至指定位置,向管段中的水箱注水使其下沉(如图);对下沉的多个管段进行依次连接,拆除隔墙形成隧道。(1)、图中,当往水箱中注水的质量为6×104千克时,管段刚好能够在水下匀速缓慢下沉。若管段排开水的体积为3.06×103米3 , 则注水前管段与水箱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海水密度取千克/米3)(2)、管段隔墙设计需要考虑其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这一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种即可)
-
20、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五组实验。
实验组
A
B
C
D
E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
(1)、分析上表,对比A、B组,实验研究的问题是。(2)、在C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用电子天平称取1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计算:m1-m2=g(结合C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将溶质改成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由本实验可推知,时食盐的溶解能力(填>、<或=)硝酸钾的溶解能力。(4)、根据实验结果,小姚得出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质量有关的结论,但是小胡认为小姚的说法不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你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来分析说明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