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1)、为获得较大的晶体,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有。
①制备饱和溶液时,要防止溶液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②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溶液缓慢冷却
③选用晶体时,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
④过滤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而析出晶体
(2)、能判断原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_。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 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 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3)、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硫酸铜的溶解度 D、溶液质量分数 -
2、如图,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p︰ρ乙(选填“>”、“=”或“<”)4︰5。
-
3、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如图所示),则对流管中的水会沿方向运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根据此原理,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要安装在冷藏室的(选填“上部”或“下部”)制冷效果更好。
-
4、我们刚开启一瓶可乐饮料,会在瓶口看到大量白气,在瓶内看到气泡(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气体也可以是溶质 C、平时喝的可乐饮料是乳浊液 D、开启可乐前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变
-
5、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C、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D、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
6、在20℃时向水中依次加入A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③和图④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A的溶解度为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D、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
-
7、某沙滩卡丁车满载时的质量为500kg。该卡丁车满载时在水平沙滩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0min,共消耗了1.2kg的汽油,其发动机将汽油完金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25%。行驶过程中卡丁车所受阻力为其总重力的0.2倍。( , )求此过程中:(1)、卡丁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大?(汽油消耗对车重的影响忽略不计)(2)、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3)、卡丁车发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4)、卡丁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
8、铁是人类社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图1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
(1)利用装置A制备CO,反应原理是该加热方式相较于用酒精灯加热的优点是。(写1点)
(2)装置E的作用是。
(3)加热时C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若反应温度600℃<t<700℃,得到的固体有(填化学式)
(4)为提高铁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9、乐乐同学发明了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1.2米的均匀杠杆,支点在其中点。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厘米的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20克,容积为80毫升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40克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1)、该“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右端离支点厘米处;(2)、该“密度天平”的最大刻度值为;(3)、该“密度天平”的刻度是(选填“均匀”或者“不均匀”)的。(4)、下列做法能增大“密度天平”量程的有______。A、增大钩码质量 B、增大容器容积 C、将A点右移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钉)。(1)、由A、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可知,铁生锈必需的条件之一是。甲同学认为,只由试管A中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2)、轮船在海上行驶时,船体的生锈速度比在江河中行驶时更快,请你预测一段时间后,A、D两试管的实验现象。(3)、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金属的腐蚀还和的有关。
-
11、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乐提出如下猜想:
①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和丙三组实验来检验猜想:
甲、乙组的透明容器中装入足够的细砂,丙组装入等量的小米。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m1<m2)举高到距桌面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释放,铁块落到桌面后与小桌一起向下运动,使小桌腿陷入细砂或小米中。
(1)为检验猜想①应比较(填写组别)的现象;通过(填写现象)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小欢认为丙组装入等量小米不合理,原因是。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能。
-
12、如图甲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这与图乙中(选填字母)过程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有经验的维修师傅,通过观察汽车的尾气,就能判断出这台发动机的性能。通常情况下,汽车尾气温度越高,尾气颜色越黑,说明这台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
13、如图,重600N的物体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在此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所做的有用功是J,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N。
-
14、《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1)熔炼过程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15、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v斜抛、竖直上抛、沿着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小球运动时均不计空气阻力。到达各自最高点时,小球(选填“甲”、“乙”或“丙”)仍具有动能。小球(选填“甲”、“乙”或“丙”)到达的最高点高度最高,原因是。
-
16、《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挖煤时的情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指挖煤时发现一种“毒气”(现俗称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1)、甲烷()属于化合物中的(填写物质类别)。(2)、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3)、近期科学家们探索出一种新型制备甲烷的方法,反应微观模型如下:
在该反应中,
和
的个数比为。
-
17、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填“①”“②”、“③”或“④”);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
-
18、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所示,则CO2经过( )A、压缩机后温度降低 B、冷凝器后内能增大 C、膨胀阀后分子间距减小 D、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
19、验证Al、Cu、Ag 金属活动性实验中,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Ⅰ和Ⅱ(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将两实验的废液和固体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完全后得到无色溶液③和固体③。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固体①一定含Cu、Al B、蓝色溶液②中一定含有2种溶质 C、无色溶液③中一定含有2种溶质 D、固体③一定含Al、Cu、Ag
-
20、图甲装置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快慢,压强传感器能够测出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小。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相关数据记录如图乙。已知在等温、等体积条件下,装置内气压与气体的量成正比。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还要控制金属的表面积相同 B、根据乙图可知实验中如果有金属剩余,一定是镁 C、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用于探究实验室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图丙表示,每次实验测得的实际值都比理论值大是因为反应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