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物质 M 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物质M属于碱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向溶液N 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N中可能有
A、A B、B C、C D、D -
2、为了解我市不同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化学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了可吸入颗粒TSP (总悬浮颗粒物)、NO2、SO2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测定的季节中,TSP 的含量在三种污染物里是最高的 B、该地冬季里空气的质量最差 C、SO2和NO2易形成酸雨, 酸雨的pH=5.6 D、实验室可用碱液吸收处理SO2 -
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代表碳原子, “o”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
4、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置于装有适量水的杯子中,一起从甲处静止释放,杯子落地后乒乓球弹起经过乙,继续向上运动,最后到达丙。乒乓球处于乙点与甲点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
5、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滚摆,将滚摆从最高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到滚摆上下往复运动几次后最终静止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滚摆上升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C、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的重力势能都比上次小 D、滚摆到达最低点时,若所有外力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
6、将2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皮肤上不慎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干燥洁净的纱布擦拭,再大量清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7、大豆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玉米植株没有根瘤菌,施用下列化肥可达到同样效果的是 ( )A、KCl B、K2SO4 C、Ca3(PO4)2 D、(NH4)2SO4
-
8、红旗牌轿车有两种车型,一款依靠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动力,另一款靠电池驱动电动机产生动力。燃油和电池均蕴含某种相同形式的能量,这种能量最终为车提供了机械能,该能量是 ( )A、电能 B、内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
9、高空抛物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体积
-
10、如图,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点光源,请画出通过A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选填“①”或“②”)。(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对其进行缓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____。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
12、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手机视频 app投屏需要收费”开展“自制手机投影仪”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投影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内部涂黑的硬纸盒(规格:28cm×20cm×12cm)、纸板、胶水、剪刀等。
(1)、【透镜选择】实验需要选择焦距合适的凸透镜,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根据合理的方法,小组同学测出了实验材料所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为30cm。


【产品制作】将凸透镜固定在硬纸盒的一侧,并在纸盒中卡入纸板便于放置手机,纸板可在纸盒内前后移动。产品实物图及原理图如上图所示。
(2)、【产品调试】调试①:为了使投影仪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观影效果,手机应该选择(填“甲”或“乙”)的放置方式;
(3)、调试②:小东同学建议选择光滑的白板作为屏幕,而小阳同学建议选择白墙作为屏幕。你赞成谁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
13、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一个项目为自制民族乐器——箫。以下是自制排箫的资料卡:
自制排箫资料卡
资料一:排箫是由若干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图甲)。演奏时,用嘴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声音的频率与管长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小组同学选择若干根长为20cm的吸管,用剪刀剪裁后,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横向连接制得“排箫”(如图丙)。
(1)、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吹气时,管内的空气发生;(2)、根据图乙可知,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是; -
14、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 和B。
(1)、 A是激光经水面(选填“反射”或“折射”)后形成的像点;(2)、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3)、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点B'下移至B,应使水面(选填“上升”或“下降”)。 -
15、雨后天晴的夜晚,两位同学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a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b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
(1)、同学对地上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2)、a同学迎着月光走,暗处发生的是反射 (选填镜面或漫) -
16、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有关;(2)、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不同声音的波形。如图(在上一页)是两个不同的发声体A和B发出的音调和响度不同的波形示意图,其中发声体的音调高;(3)、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
17、东阳独具特色的板凳龙是由一节节的板凳钻孔连接而成的,伴随着敲锣打鼓声,热闹非凡。观赏时听到的锣声是通过锣产生的,当声音进入人耳,声波会撞击(填图中序号)处产生振动,进入内耳后,通过(填图中序号)接受刺激并将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人体的大脑形成听觉。

-
18、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屏幕上所成的是缩小的虚像 B、该摄像机镜头是一个凹透镜 C、若镜头的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 D、若要使屏幕上显示的人脸小一些,人应离镜头近些 -
19、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 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
20、宋代诗人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噌吆如钟鼓不绝”,下列对“钟鼓声”的分析正确的是( )A、游人根据音色区分钟声和鼓声 B、钟声是由钟内部空气振动产生的 C、“钟鼓不绝”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钟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