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中考体育选项仰卧起坐时的场景。已知某同学上半身的重力约为280N,每次仰卧起坐时上半身重心上升30cm,下半身的移动可以忽略不计。该同学在1min内完成了50个仰卧起坐,求:

    (1)、该同学完成1次仰卧起坐所做的功;
    (2)、该同学做仰卧起坐过程中的平均功率。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浓度为9.8%的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不变,其原因是
    (2)、计算该铝片中氧化铝的质量。
    (3)、求该铝片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 3、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①AlN+NaOH+H2O=NaAlO2+NH3↑② 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操作为:

    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 样品;

    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用a、b、c、d 字母表示)。

    (2)广口瓶中的试剂X 宜选用(填写序号)。

    A.稀硫酸       B.酒精       C.植物油       D.水

    (3)若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实验测得NH3体积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4、实验室里有瓶久置未用的氢氧化钠固体,瓶内原先存放8克氢氧化钠,为检验其是否变质小科设计了下列实验对其中一瓶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1)、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上述探究可得出该瓶氢氧化钠。(选填“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 5、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甲、丙两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选用两图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如果“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 6、如图所示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甲中锥形瓶内装有锌粒,丙中试管底部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1)、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向a中加入足量的水,若出现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束后,甲、乙两装置减少的总质量为m1 , 丙中固体粉末减少的质量为m2。为保证实验安全进行,且还原后的铜不会重新被氧化,m1m2之间的关系为m1m28(选填“<”“=”或“>”)。
  • 7、小华和小明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所用钩码每个重力为1N,杠杆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5cm。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3

    10

    2

    15

    2

    1

    20

    1

    20

    3

    1

    30

    2

    15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小明在杠杆左右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合适的位置平衡,如图所示,随后他改变钩码个数及其位置又重复完成了两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由此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3)、随后小华改用弹簧测力计对实验做进一步的探究,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两个钩码,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杠杆在合适位置平衡后,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在合适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_。
    A、减小摩擦 B、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 8、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小益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2)、向废液中加入过量金属A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滤渣中加入适量B溶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9、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槽上升到h2处(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

    (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填“守恒”“不守恒”);

    (2)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值位于第一次经过(填“A”、“B”、“C”或“D”)点时;

    (3)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 10、天然气入户,“点燃”居民新生活。利用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烧水、做饭,既高效、清洁,又安全、节能。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符号为CH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
  • 11、下列是光亮铁钉的系列变化。请回答问题:

    (1)②中铁钉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

    (2)若③中稀盐酸足量,观察到以下现象:铁钉表面变得光亮,溶液呈黄色,铁钉表面还有产生。

    (3)若①和②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相同,则光亮铁钉A、红色铁钉B、无锈铁钉C三者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用ABC字母表示)

  • 12、如图甲所示,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距离s。当物体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的vt图像如图丙所示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若两次推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 , 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 则F1F2W1W2P1P2。(均选填“>”、“=”或“<”)

  • 13、小乐利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溶液,并利用新制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回答问题:
    (1)、小乐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方案制备硫酸铜溶液:分析方案,选取较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甲:CuO2ΔCuO稀硫酸ΔCuSO4

    乙:Cu硫酸CuSO4

    (已知:Cu+2H2SO4  加热  __CuSO4+SO2+2H2O

    (2)、将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及比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离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中“”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 14、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填离子符号)。
    (2)、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实验结果如图,当滴入溶液为V2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 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色。
  • 15、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如图)。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①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③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工业上采用石灰浆雾滴技术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此对石灰浆进行雾化处理的目的是
  •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铜粉

    银粉

    加入过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再蒸发结晶

    C

    CO

    CO2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D

    BaCO3固体

    Ba(OH)2固体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过滤

    A、A B、B C、C D、D
  • 17、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示位置挂两个钩码,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在A点施加向下大小适当的拉力 B、在B点施加向上大小适当的拉力 C、在C点挂4个钩码 D、在D点挂1个钩码
  • 18、分类与建模是重要的科学学科素养。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单质

    氧化反应

    碱溶液

    合金

    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碱性溶液

    合成材料

    A、A B、B C、C D、D
  • 19、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10秒内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焦 B、拉力做的功为500焦 C、拉力的大小100牛 D、拉力的功率大小为10瓦
  • 20、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CO3CaCl2 B、FeFeSO4 C、NaOHNaCl D、AgAgCl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