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炼锡的情景。将数百斤锡砂(主要成分SnO2)装入洪炉,用木炭堆架起来,鼓风熔炼,火力足够时,锡便可顺畅流出。最 后用铁管槽道将锡引入铺有炭末与瓷灰的炉外低池即可。(1)、 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2)、炼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木炭在炼锡反应中可起到的作用(选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
2、2025 年1月 20 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发布。 “神二十”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二十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漂浮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重力势能为零 C、飞船在升空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中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小
-
3、科学思维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于几种研究方法所举的例子正确的是( )A、分类:陶瓷、塑料、金属是生活用品中常用的材料,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B、比较:二氧化碳和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两者都属于酸 C、归纳:NaOH、Ca(OH)2都能与CO2、SO2反应,得出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推理:一定条件下,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4、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A、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通过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室
-
5、通过电灯的电流越大、灯两端的电压越大,灯就越亮。如图,闭合开关S后,灯L1 比L2亮, 由此可确定灯L1( )A、两端电压更大 B、流过的电流更大 C、灯丝的阻值更大 D、灯丝的长度更长
-
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矿泉水, 一段时间后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如图)。若用“o”代表水分子,以下关于瓶壁外水珠形成过程的微观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
7、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于8月 7 日至 17 日举行,如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在运动会举办期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在图中A到B之间 B、成都的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短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
8、最近发现的丽水树蛙被确认为蛙类新种(如图),它叫声似鸟鸣,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该树蛙的生殖方式为( )A、体外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 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
-
9、《道藏》排名第一仙草————铁皮石斛,其繁殖方式选用分株扦插为主,但我们也常用铁皮石斛花入药。在植物分类中,铁皮石斛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0、下列模型(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
A、B、
C、
D、
-
11、某同学在家参照课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往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内注入100mL清水,再沿管内壁缓缓注入相同体积的染成红色的酒精,当将玻璃管竖直静置时,两种液体间有较明显的分界面。用手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将混合后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再次测量体积(如图2所示)。(1)、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图1中的现象:。(2)、请计算加入的酒精的质量。(3)、根据图2所示的数据,求混合后液体的密度。(4)、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倒入量筒中,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管内,则液体的密度(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2、黄岩蜜桔是台州闻名的地方柑桔良种。蜜桔富含类黄酮(化学式为( 它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1)、 C15H10O2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2)、类黄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1位小数)(3)、222g类黄酮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四苯乙烯是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30H20O4 , 它和类黄酮的元素组成及各元素含量均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
13、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列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A、O-16 B、Cl-35.5 C、Ag-108(2)、若氧原子质量为a,氢原子质量为b,根据材料二,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如¹6O、¹7O和¹8O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6、17、18,这是因为原子结构中不同造成的。(写出微粒的名称)。(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
14、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利用发酵技术制作发糕,制作步骤过程如下图。经同学们品尝后,评价结果如下表。
发面温度(
感官评价(各项满分均为100分)
松软度
风味
色泽
23
84
85
83
28
92
93
92
33
90
92
86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2)、步骤②中不能用开水替代温水的原因是。(3)、根据评价表,步骤④中最适宜的发面温度为℃。 -
15、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甲村的主要地形是(选填“平原”或“高原”)。(2)、山体部位A的名称为:(选填“山谷”或“山脊”),判断理由是。(3)、为更容易地到达山顶D,你选择的路线是。(选填“AD”或“BD”)(4)、某工程队需要选择一个最适合建大坝的位置,应该在图中建造。(请在图中用“//”标出)
-
16、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
(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1所示的四条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出现的是(填字母)。(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依据是图2中的点(用字母表示)。(3)、根据构建的原子结构模型图,请你解释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的原因是。(4)、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某同学制作了甲烷分子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
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
右图为该同学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甲烷分子模型,根据评价量表,将“指标二”评定为“合格”。要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
17、今年春节期间,某同学购买了一个实心且材质均匀的台州生肖蛇“台台”饰品(如图1所示)。为了鉴别该饰品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该同学打算通过测量其密度的方法来判断。(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如图2所示的位置,她应将平衡螺母向调,直到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饰品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质量为。(3)、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细线吊着饰品浸没于水中,标记出水面位置(如图4所示),然后取出饰品;往量筒中加入40mL水,再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使烧杯中水面上升至标记处,测出量筒中剩余水量,则饰品的体积为cm3(4)、测出该饰品的密度后,由下表可知,该饰品最可能是由制成的。
物质
PVC 塑料
PU 树脂
PP 塑料
密度
-
18、某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下:(1)、在安装器材时出现图1所示的情形,应调节(选填“铁杆a”或“铁杆b”)更合理。(2)、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2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水沸腾时,气泡现象为图3中的 , (选填“①”或“②”),该同学在沸腾的水中撒了少量食盐,发现水停止了沸腾,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19、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某校兴趣小组选用小麦种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如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被水浸湿的纱布,温度:
B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纱布,温度:
C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被水浸湿的纱布,温度:
D
20
培养皿中的种子被水淹没,温度
(1)、实验过程中,选择的小麦种子自身应满足条件(写一点即可)。(2)、通过比较B组和C组种子萌发情况,某同学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3)、用A组与D组进行对照,探究目的是。(4)、如果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请你简要设计补充实验方案。 -
20、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1)、如图1水电解时,甲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处(选填“a”、“b”或“c”)。(2)、切断电源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在乙玻璃管尖嘴口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3)、请你把图2中水电解过程的模型图补充完整。(4)、水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