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氧化铜至反应完全。如图甲①和②分别表示加入氧化铜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1)、 ②中“▲”表示的离子是
    (2)、 图乙中的a点和b点____。
    A、均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 B、对应溶液的颜色深浅不同 C、对应溶液中的离子均为图甲②中的离子 D、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同
  • 2、 如图所示为小乐制作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单向阀模拟瓣膜,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据图回答问题:

    演示过程:

    1. 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

    2. 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

    (1)、 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①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②模拟
    (2)、 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死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 B  (选填“打开”“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小乐反思:该模型电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该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应补充在
  • 3、 现有盐酸、浓硫酸、熟石灰、氯化钠、蛋白质和塑料六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2)、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3)、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 小明用秒表和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他将R1、R2两电阻丝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瓶内装入等质量的煤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判断 B、本实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C、烧瓶内选用比热容较小的煤油,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只需将一个烧瓶内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即可
  • 5、 某同学为测定某未知固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0.1克

    4毫升

    b毫升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a克

    0毫升

    c毫升

    30分钟

    食物块消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处数值分别为0.1、 0、4 B、将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能得出实验结果 C、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D、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 6、 向质量均为m的两种不同金属a和b 中分别滴加50g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50g稀硫酸后的溶液质量关系ma>mb B、滴加50g稀硫酸后溶液中均含有两种溶质 C、若金属a是铁,则金属b可能是锌 D、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均排在H前面
  • 7、 大豆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氧转化为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玉米植株没有根瘤菌,施用下列化肥可达到同样效果的是
    A、KCl B、K2SO4 C、Ca 3(PO4)2 D、(NH4)2SO4
  • 8、 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把纳米销颗粒转化为锑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SbCl3+3Cu= 一定条件 2Sb+3CuCl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9、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
    A、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能不断蠕动,利于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利于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D、心脏中有瓣膜的存在,利于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
  • 10、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Fe→Cu B、H2SO4→CaSO4 C、BaCl2→HCl D、CaCO3→Ca(OH)2
  • 1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化学式

    俗名

    用途

    A

    NaOH

    烧碱

    治疗肾酸过多

    B

    Na2CO3

    纯碱

    干燥剂

    C

     Ca(OH)2

    熟石灰

    检验二氧化碳

    B

    CaCO3

    消石灰

    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 12、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 13、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年代久远的文物,如育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这表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汽车尾气中 C0 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 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填“增强”或“减弱”)。
    (2)、 电铃应接在(填“AC”或“BD”)之间。
    (3)、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填“高”或“低”)。
    (4)、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采取什么办法?(写出一种即可)。
  • 15、如图甲电路,灯泡 L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 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所示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

    (1)、 电流表A1的读数是
    (2)、电源电压为多少?
    (3)、灯泡L2的阻值为多少?
  • 16、俄国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第一阶段:给狗喂食,狗在进食时自然分泌唾液;第二阶段:在狗看不见的地方发出铃声,此时狗不会分泌唾液;第三阶段:  *   , 发出相同的一段铃声,重复该操作多次;第四阶段:发出铃声但不喂食,狗分泌唾液。
    (1)、 第三阶段“  *  ”处的操作是____。  (填选项)
    A、给狗喂食前 B、给狗喂食后
    (2)、第四阶段狗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液,这属于反射。
    (3)、 “铃声一唾液分泌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内。
  • 17、现代汽车广泛利用了倒车雷达,它在工作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如图,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发射声波,经过 0.01s 后收到回波。如果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汽车此时离障碍物多远?

  • 18、小科按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流/安

    吸起大头针数目/枚

    无铁芯(50匝线圈)

    有铁芯(50匝线圈)

    1

    0.8

    0

    3

    2

    1.2

    0

    5

    3

    1.5

    0

    8

    (1)、通过本实验可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
    (2)、小科在实验中发现,无铁芯的通电螺线管没有吸起大头针,那么无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小科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上述三次实验中无铁芯的通电螺线管都是有磁性的。他采用的方法可能是(列举一种)。
    (3)、小科在实验后想到: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是否有关呢?为了探究该问题,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插入大铁芯,记录被吸起的大头针数目;②取下大铁芯,再更换为小铁芯,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记录被吸起的大头针数目;③比较两次实验被吸起的大头针数目。该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指出不足之处:
  • 19、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3V恒定不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宁用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3)、小科认为需要重新实验,才能知道 R的阻值,小宁同学却认为不用重新实验。你认为哪位同学说法正确?若小宁正确,则R的阻值是多少?
  • 20、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2)、调整后,学习小组进行了4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实验序号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cm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cm

    烛焰像的大小与烛焰大小的比值

    1

    30

    20

    0.7

    2

    24

    24

    1

    3

    18

    36

    2

    4

    15

    60

    4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6cm 时,调节光屏使之到凸透镜的距离为cm,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上一页 414 415 416 417 4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