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右图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的示意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刻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壶口处箭刻上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1)、为准确计量时间,古人采用多级漏水壶逐级滴水的方式,图中装置应保持漏水壶(选填“①”或“②”)中的液面高度恒定。(2)、小科感叹于古人的智慧,想了解漏刻计时的原理,通过观察,他找来三个横截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分别在底部中央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孔,通过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下,则表中第7组“?”处容器横截面积应为 cm2。
实验次数
容器横截面积 S/cm2
水深h/ cm
水流完所需时间t/s
1
100
4
12
2
150
4
18
3
300
2
25
4
300
4
36
5
300
6
43
6
300
8
50
7
?
8
60
-
2、为了测量鹅卵石的密度,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个塑料杯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水杯的出水口处放置一个圆柱形容器,如图甲。
②将鹅卵石置于塑料杯中,稳定后测出溢出至圆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1=10cm,如图乙。③将鹅卵石从杯中取出并投入到溢水杯中,将容器中的水缓慢倒入溢水杯直至刚好盛满,并测出圆柱形容器中剩余水的深度h2=7.5cm,如图丙。
(1)、鹅卵石的密度ρ石。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为了提高鹅卵石密度的测量精确度,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有____。 (可多选)A、更换容积更小的溢水杯 B、更换横截面积更小的圆柱形容器 C、更换质量更大的塑料杯 D、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替换水 E、选择质量更大的鹅卵石(3)、小明将该方法用来测量液体密度,并将密度值直接标记在圆柱形容器壁上。具体做法:如图丁,在塑料杯上标记规定体积V0的刻度线,将塑料杯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将不同密度的液体依次注入塑料杯中至 V0的刻度线处,在容器内溢出的水面位置标记不同的密度值。试分析容器壁密度值刻度是否均匀并简要说明理由:。 -
3、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及:长度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下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②
镍铬合金
1米
2毫米2
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
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
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a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
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 , 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三:将P端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 , 并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
(1)、步骤二记录的电流表示是如图乙所示,则I1大小为。(2)、本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并等待片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做法的目的是。(3)、小明在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发现无法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探究其导电性与长度的关系。查阅资料: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
4、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用旋转棱镜法较准确的测出了光速,其过程大致如下,选择两个距离已经精确测量过的山峰(距离为L),在第一个山峰上装一个强光源S,由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的镜面1上,被反射到放在第二个山峰的凹面镜B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经过望远镜,进入观测者的眼中(如图所示)。如果八面镜在电动机带动下绕中心轴A转动,则只有当转动速度为某些特定值时才可以在望远镜里重新看到光源的像。(1)、由于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很大,所以从光源S发出的光到达望远镜所经过的路程约为。(2)、题干中的“转动速度为某些特定值”是指上述(1)对应过程中,八面镜转过的角度为。(3)、某次实验中八面镜转动的速度稳定在t时间内正好转过n圈的状况。此时实验者在望远镜里看到了S 的像。据此可以确定出光速的最大可能值等于。
-
5、如图是某饮水器的原理示意图。饮水器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的电热丝 热敏电阻 Rx,只要水面达到如图所示位置,接触开关 就会接通。继电器开关 的作用是当饮水器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1)、已知定值电阻R1和热敏电阻 Rx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是如图乙中A、B、C中的两条。定值电阻 的阻值是Ω。(2)、为了使继电器开关S2在饮水器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能自动切断加热电路,热敏电阻 Rx应选择如图乙中的(选填“A、B或C”) 。(3)、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饮水器内的水实际加热到90℃时,加热电路就自动切断了,为了使水能在加热至沸腾后加热电路才自动切断,可将滑动变阻R2的滑片向调节。
-
6、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后与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生产甲醇的步骤如下:(1)、 “捕捉”二氧化碳时,常用NaOH 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过程如图:
①“反应、分离”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
②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生产1吨甲醇需要“捕捉”二氧化碳吨。 -
7、如图是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氢气在阳极失去电子并释放质子 通过质子交换膜扩散到阴极,电子(e-)经外电路流向阴极,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氧离子 , 氧离子与扩散过来的质子结合生成H2O,完成电池反应。(1)、氢燃料电池工作的反应原理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2)、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外电路可驱动电机或对电池充电,其电流的方向是(填“A到B”、或“B到A”);(3)、氢气常温下呈气态,且易燃、易爆,目前,用石墨纳米纤维吸附储氢是一种新型储氢方法,具备安全、储存效率高等优点。石墨纳米纤维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据此可知,石墨纳米纤维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8、nbsp;某同学设计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改进装置,如上图,Y型管的体积为V,开始注射器内的液体刻度在 V1 , 结束时停在 V2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快推与慢拉注射器都可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注射器内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 C、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酸 D、氧气体积分数为
-
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甲、乙两端相距s=2m,工件与传送带的接触面粗糙。工件从斜面滑到传送带甲端时的速度ν甲=10m/s,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工件运动到乙端时的速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到乙端时的速度为 B、若传送带以速度v=10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到乙端时的速度为 C、若传送带以速度v=5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到乙端时的速度为 D、若传送带以速度v=8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到乙端时的速度为
-
10、如图所示电路中,L1、L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①②③可能为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L1、L2同时发光,②③不能是同种电表 B、若①②都是电流表,L2一定不发光 C、若①③是电压表,只有L1能发光 D、若②③是电流表,L1、L2正常发光,②③两表的示数一定不相等
-
11、装有一定量水(水的密度为ρ0)的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边长为l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静止时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若将一小石块放在木块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若将小石块系在木块下面放入水中,如图丙所示,静止时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3。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石块的质量m= (h3-h1)l2 B、石块的体积 C、石块的密度 D、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12、一个质量为m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瓶壁厚度忽略不计),内装高度为h.密度为 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体液面高度差如图乙和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B、玻璃瓶底的面积为 C、玻璃瓶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D、未知液体的密度
-
13、 在CO、HCOOH、OHC-COOH 的混合物中, H%=y,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为( )A、 B、 C、 D、
-
14、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CO2、H2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 B、消耗的CO2与生成的CH3OH质量比为11:16 C、反应过程中“
"分解成“
”和
" D、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
15、现有一瓶未贴标签的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45g该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热使其完全氧化,形成金属氧化物(由R 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冷却后称得质量为85g。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8 B、24 C、27 D、48
-
16、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其中液体的质量为 m 小科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的高度为L,底面积为S,然后倒出约小半瓶液体,测出液面高度为L1(如图甲,液面低于弯曲处),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L2(如图乙),则液体的密度为( )A、 B、 C、 D、
-
17、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汽车启动电路。旋转钥匙接通a、b间电路,电动机M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螺线管的F端为N极 B、要增强螺线管的磁性,可将R 的滑片应向左移 C、要增强螺线管的磁性,可增加螺线管线圈的匝数 D、螺线管的磁性吸引衔铁,使动静触点接通,电动机启动
-
18、如图所示为某均匀金属薄板,现测得接线柱A、B之间的电阻为R,如果将该均匀金属薄板均分成9块,并挖去其中的一小块,则此时A、B之间的电阻变为( )A、 B、 C、 D、
-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L1、L2为两个小灯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L2变暗,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L1变暗,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L2变亮,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D、小灯泡L1变亮,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
20、如图,两根绝缘细绳下吊着一根水平的铜棒,空间存在垂直纸面的磁场,当棒中通有向右的电流时,两绳上的拉力大小均为F1 , 若棒中电流大小不变而方向反向时,两绳上的拉力大小均为F2 , 且F2 >F1 , 则棒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