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与侧壁一未形变的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连接。它开始受到向右的缓慢地从0增大到F(已知)的力,接着此力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为0。

    (1)、求整个过程中热损耗Q与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关系?
    (2)、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时,热损耗Q最多且为多少?
  • 2、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号(图甲) 在历经了23天、往返超过76万公里的月球采样之路后,成功返回我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嫦娥五号到达环月轨道后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将速度从1.7km/s减速到0(悬停),并在软着落后通过轮子“行走”。该探测器总质量为8200kg,能在月面方圆3km的范围内行走10km。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悬停时,嫦娥五号受到向上的推力(选填“>”、“<”或“=”)自身的重力。
    (2)、据科学家预测,月球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23He,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24He的形式存在。关于( )32He 和( )42H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 42He 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

    B.1个 23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C.32He 和 42He 互为同位素

    D. 32He和 24He的化学性质不同

    (3)、若探测器受到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0.1倍,探测器匀速行走10km,牵引力做功多少?
    (4)、探测器使用的是电压为100V 的原子能电池,其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动机M线圈的内阻为5Ω,现测得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表的读数为80V,电流表读数为2A,则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若电动机连续工作30天(这里是以地球上计算的天数),探测器一共消耗电能多少度?
  • 3、小科同学用图(a)所示电路探究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所用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2.5V,额定电流0.3A)电压表(量程300mV, 内阻300Ω)电流表(量程300mA, 内阻0.27Ω)

    定值电阻R0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

    电阻箱 R2(最大阻值9999.9Ω)

    电源E(电压6V)

    开关S、导线若干。

    完成下列填空: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选填“a”或“b”) 端;
    (2)、在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较小时,将电阻箱R2的阻值置0,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I,结果如图(b)所示。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0mA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 (保留1位有效数字) ;
    (3)、为使得电压表满量程时对应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小科同学经计算知,应将 R2的阻值调整为Ω。

    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1 , 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U/mV

    24.0

    46.0

    76.0

    110.0

    128.0

    152.0

    184.0

    216.0

    250.0

    I/mA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4)、由图(b)和上表可知,随流过小灯泡电流的增加,其灯丝的电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小科同学观测到小灯泡刚开始发光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60mA,可得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1=W(保留2位有效数字);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00mA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P2 ,  则 P2:P1=(保留至整数)。
  • 4、
    (1)、如图甲是同向行驶的两辆汽车发生“追尾”的情形,后车刹车后因为仍撞到前车,前车尾部发生形变,说明力
    (2)、有些汽车采用四轮鼓式制动,可有效地减少了制动距离。通过测量获得汽车以不同的速度v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s(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

    速度v/(m·s-¹)

    2.0

    3.0

    4.0

    5.0

    6.0

    制动距离s/m

    0.50

    1.13

    2.00

    3.13

    4.50

    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v2图像 , 写出s与v的定量关系式:

  • 5、如图所示装置, AOB为杠杆, O为支点, OA=20cm、OB=40cm,甲、乙为两金属块,当乙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ρ甲=3ρz=6ρ水,不计杠杆、滑轮的重量及摩擦,则图示状态下AC线和DE线上的拉力之比是 , 甲、乙两金属块的体积比是

  • 6、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2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重力均为 mg,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第2张纸受到第3张纸的摩擦力方向(选填“向左”或“向右”)、第10张与第1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

  • 7、老师设计并制作了一套调频共振杆实验演示器,如图所示。老师分别做了如下两组实验:①实验一:将三根长度不同,顶端安装等质量物块的1、2、3号纤维杆固定于木板上,在外力作用下,观察杆子的振动情况及对应的频率;②实验二:将三根长度相同,顶端安装不等质量物块的4、5、6号纤维杆固定于木板上,在外力作用下,观察杆子的振动情况及对应的频率。实验前已测得纤维杆自由振动的频率与杆长和顶端物块的质量有关,杆子越长、顶端物块质量越大,纤维杆自由振动的频率越小。实验时得到,当外力频率为1.18Hz时,2号杆摇动最厉害;当外力频率为1.42Hz时,5号杆摇动最厉害(已知杆摇动最厉害时外力的频率与杆自由振动的频率相等或相近)。根据以上信息,若将该装置的外力频率调到1.00Hz,则两组实验中摇动最厉害的杆的编号分别是(选填“1”或“3”) 和(选填“4”或“6”) 。

  • 8、大功率微波对人和其他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实验表明,当人体单位面积接收的微波功率达到 250W/m2 时会引起神经混乱。现有一微波武器,其发射功率为3×107W,若发射的微波可视为球面波(半径为R 的球的表面积为4πR2),则引起神经混乱的有效攻击的最远距离约为。  (计算时π≈3)
  • 9、中国制造的某一型号泵车如图所示。已知混凝土密度为 2.4×103kg/m3,假设泵车的泵送系统以 150m3/h的输送量给 30m 高处输送混凝土,则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至少为

  • 10、如图所示,两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导热汽缸,用两个轻质绝热活塞(截面积分别为S1和S2)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在左端活塞上缓慢加细沙,活塞从A下降h高度到B位置时,活塞上细沙的总重力为 mg。在此过程中,用外力 F 作用在右端活塞上,使活塞位置始终不变。整个过程气体的内能和大气压强p0保持不变,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细沙做功等于 mgh B、整个过程,外力F做功大于0,小于 mgh C、左端活塞到达B位置时,外力 F=mgS1S2p0S2 D、整个过程,理想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小于( p0S1+mg
  • 11、如图为“太阳能动力”汽车,车顶上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关于太阳能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动力车不能在夜间无太阳时行驶 B、车顶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车内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汽车外形呈流线型,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大
  • 12、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小科同学站在湖边看到了水里的月亮P,后来他又潜入水中往水面上方观察,又看到了月亮Q。设水中无杂质,周围无光源,水面平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P属于光的折射现象,P的位置与同学的位置有关 B、看到P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P的位置与同学的位置无关 C、看到Q属于光的折射现象,Q的位置与同学的位置无关 D、看到Q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Q的位置与同学的位置有关
  •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张轻薄的复合板,复合板与桌面之间铺三支塑料管,复合板上放一辆较重的电动遥控小车,小车质量大于复合板的质量。当启动遥控小车的前进挡后()

    A、小车仍然相对地面静止 B、复合板仍然相对地面静止 C、小车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将向左运动 D、复合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将向左运动
  • 14、唐代《来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小 B、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小 C、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D、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 15、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是()
    A、 B、 C、 D、
  • 16、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闪电时可在树下躲雨 B、空调插头应选用图中的乙 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发生触电事故时空气开关会自动切断电路
  • 17、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发射成功,它将率先对地球的准卫星之一小行星2016H03 展开探测、完成取样并将样品带回地球,这对研究太阳系意义非凡。

    (1)、天问二号发射升空时,火箭尾部喷射出大量高温高速气体,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源于

    【选填“反冲力” “浮力”或“磁力”】

    (2)、天问二号入轨飞行过程中,全球不同地区的观测站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导致各观测站监测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选填“地轴倾斜” “地球公转”或“站点分布在地球不同经度”】

    (3)、天问二号探索小行星2016H03时,太阳能是主要能源。当探测器进入太阳光照较弱区域,为保障设备运行,最合理做法是

    【选填“原地停留”  “关闭设备电源”或“调太阳能板角度正对太阳”】

    (4)、小行星2016H03表面布满陨石坑,天问二号若要安全降落采样,需要依靠提前扫描地形,规划最佳着陆点。

    【选填“超声波雷达” “普通摄像机”或“激光三维成像仪”】

    (5)、天问二号采集到的小行星土壤样品需妥善保存,防止样品在返回地球途中受到污染和损坏。样品储存容器内部应维持环境。

    【选填“高压潮湿” “真空无菌”或“常温常压”】

  • 18、小科参加户外露营活动,在露营过程中他运用了多个科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

    (1)、搭帐篷时将地钉打偏了,需拔出重打。以下做法是利用杠杆省力起钉的是

    【选填“扳手拧”  “羊角锤撬”或“螺丝刀转”】

    (2)、小科整理食材时,不小心将装有生鸡蛋的空气柱袋掉落在地,捡起后他发现空气柱袋中的生鸡蛋完好无损,主要原因是

    【选填“鸡蛋外壳硬”“鸡蛋下落高度低”或“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

    (3)、小科用小火给平底锅中心加热,热在锅底面的传递过程可用下图( )表示。

    【选填“A”  “B”或“C”】

    A、 B、 C、
    (4)、加盖焖煮食物时,锅盖边沿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水蒸气”或“空气微粒”】

    (5)、聚餐结束后,小科跟随队伍前往雨林徒步,地面泥泞湿滑,请你为小科提供两点防滑建议。

    ; ②

    (6)、徒步过程有一段水路,大家乘坐竹筏渡河。竹筏能漂浮在水面上,最重要的原因是

    【选填“竹子比水轻” “竹子中间是空的”或“竹筏底部十分平坦”】

    (7)、渡河时天气刚好雨后初晴,天空出现了彩虹,此时空气中的小水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 “反光镜”或“三棱镜”】

    (8)、小科从河中采样,回营地后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以下是草履虫的是____。

    【选填“A” “B”或“C”】

    A、 B、 C、
    (9)、徒步过程中,小科还捡到一块岩石标本,发现其表面有化石存在,该岩石是

    【选填“岩浆岩”  “沉积岩”或“变质岩”】

    (10)、夜晚,大家观赏月相(如右图),这天最可能是农历

    【选填“初七”  “十五”或“二十二”】

  • 19、学校新开辟了一个种植园,科学探究小组参与了种植与调研。
    (1)、绿萝既适合土培也适合水培。探究小组将壤土浸泡制成水培液(如右图),与自来水对比培植绿萝。几天后,发现水培液里培植的绿萝长得更好,这是因为水培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选填“水分” “养料”或“沙土”】

    (2)、在持续观察水培绿萝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绿萝的叶边发黄、茎蔓细弱,小组成员提出假设:可能是缺乏钾肥导致。为验证假设,合理的设计是

    【选填 “一组施氮肥, 另一组施钾肥”或“一组施钾肥, 另一组不施肥”】

    (3)、优化培植条件后,小组成员将若干根绿萝枝条用一只塑料袋包裹起来,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

    【选填“空气中的水蒸气”  “土壤中蒸发的水蒸气”或“茎运输到叶片后蒸发的水分”】

    (4)、小组在豆科植物根部发现了一些瘤状物,查阅资料得知这些瘤状物中含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物质。由此推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是。【选填“寄生关系” “竞争关系”或“共生关系”】

    (5)、收获季节,小组成员观察到某植物种子具有薄翅结构(如右图),可推测该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最可能的是。【选填“风力传播”  “水力传播”或“弹力传播”】

  • 20、右图是人体简易呼吸系统模型。当把橡皮膜往下拉时两个气球会胀大;往上推时两个气球会缩小。这一简易模型可以描述呼吸过程中的( )。

    A、肋骨移动情况 B、肺的收缩扩张 C、气管收缩过程 D、口腔咀嚼过程
上一页 389 390 391 392 3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