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完善思维模型,①处应填(选填“开放”或“密闭”),②处应填(选填“增大”或“减小”);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 2、如图所示,把内装适量水的烧杯放在湿木块上,然后往烧杯里加入硝酸铵使之溶解,不久拿起烧杯时发现木块粘在烧杯的底部,说明硝酸铵溶解时要热量,使温度 , 木块上的水结冰。

  • 3、如图所示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的中央山脉。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2)、乙、丙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地,造成两地降水多少差异的因素是由于不同。
  • 4、观察下面的图像,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如果在C处加热,则回形管中的红墨水将向(填“左”或“右”)运动。由此推测,夏天的房间内安装空调时,应将空调按在房间的(填“上端”或“下端”)。

    (2)图乙,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大气的层。(填序号)

  • 5、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潜水艇在b处(  )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变大 C、排开液体重力不变 D、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 6、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 7、在气象观测中,温度计通常放置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内,下列关于百叶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百叶箱漆成白色时能更好地反射阳光 B、它的箱门朝北开可避免阳光直射对气温测量的影响 C、百叶箱内每天测出的最高气温都会出现在午后2时 D、百叶箱的高度设置为1.5米是因为这个高度气温较稳定,又是人类活动的高度
  • 8、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如图是“生命吸管”的内部结构,其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蒸馏 B、吸附 C、消毒 D、过滤
  • 10、大气压强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工具属于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破窗锤 B、打气筒 C、吸尘器 D、真空采血管
  • 11、如图同学们在操场上放飞气球时,气球在斜向上升空的过程中,受到空气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  )

    A、F1 B、F2 C、F3 D、F4
  • 12、据我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小雨,温度:6~11℃,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微风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6℃~11℃是通过温度计测得的 B、“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高气压控制 C、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的 D、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的
  • 13、小科家的电热水壶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铭牌上的部分信息如图甲所示,电热水壶的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在家中,小科关闭其他所有用电器,在只有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电热水壶装满初温为20℃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用时15分钟,她家标有“600R/kW·h”字样的电能表盘转动了120转。问:
    品名:家乐牌电热水壶
    容积:2L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防电等级:A级

       

    (1)、电热水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4200J/kg·
    (2)、该电热水壶的加热功率是多少?
    (3)、当S闭合,S1断开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请说明理由。
  • 14、图甲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筐受到的重力为20N。某次操作中,将重550N的泥土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4s,在此过程中工人的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利用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所做的有用功;

    (3)动滑轮的重力。

  • 15、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烧杯+稀硫酸

    250g

    200g

    200g

    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58.7g

    208.7g

    21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7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便于测量力臂,A点弹簧测力计应沿方向拉着杠杆。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大小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L(厘米)

    F(牛)

    1

    50

    1

    2

    25

    2

    3

    20

    2.5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7、小科查阅资料知道:酶的催化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而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探究硝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2支洁净的试行。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硝酸

    蒸馏水

    碘液

    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

    2号

    2毫升

    1毫升

    0

    2滴

    ②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

    ③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1)、步骤③中37℃的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2)、小科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硝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如何改进
    (3)、有同学认为,无需水浴加热,直接把两支试管握在手心。也可达到实验效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 18、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电源电压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此时灯泡(选填“不发光”、“正常发光”或“比正常亮”);

    (3)故障排除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19、某兴趣小组在完成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为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发现:

    ①在碱性条件下,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②在酸性条件下,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Cu4(OH)6SO4】;

    ③碱式硫酸铜为蓝绿色固体,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4(OH)6SO4+6HCl=CuSO4+3CuCl2+6H2O;

    (1)、为验证乙实验产生的沉淀为碱式硫酸铜,同学们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步骤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蓝绿色沉淀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几次

    无明显现象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A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B溶液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取少量蓝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步骤③A具体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步骤④实验操作中加入的B溶液应该是溶液。

    (2)、为了确保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的关键是
  • 20、如图所示,A、B、C、D、E、F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Ⅰ、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A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Ⅰ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丙中心脏四个腔中的。(填序号)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填序号“Ⅱ”或“Ⅲ”)。
    (3)、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由C系统形成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上一页 316 317 318 319 3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