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1)熔炼过程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2、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v斜抛、竖直上抛、沿着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小球运动时均不计空气阻力。到达各自最高点时,小球(选填“甲”、“乙”或“丙”)仍具有动能。小球(选填“甲”、“乙”或“丙”)到达的最高点高度最高,原因是

  • 3、《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挖煤时的情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指挖煤时发现一种“毒气”(现俗称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填写物质类别)。
    (2)、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2NaOH+H2S=Na2S+2H2O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近期科学家们探索出一种新型制备甲烷的方法,反应微观模型如下:

    在该反应中,的个数比为

  • 4、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填“①”“②”、“③”或“④”);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

  • 5、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所示,则CO2经过(  )

    A、压缩机后温度降低 B、冷凝器后内能增大 C、膨胀阀后分子间距减小 D、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 6、验证Al、Cu、Ag 金属活动性实验中,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Ⅰ和Ⅱ(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将两实验的废液和固体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完全后得到无色溶液③和固体③。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固体①一定含Cu、Al B、蓝色溶液②中一定含有2种溶质 C、无色溶液③中一定含有2种溶质 D、固体③一定含Al、Cu、Ag
  • 7、图甲装置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快慢,压强传感器能够测出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小。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相关数据记录如图乙。已知在等温、等体积条件下,装置内气压与气体的量成正比。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还要控制金属的表面积相同 B、根据乙图可知实验中如果有金属剩余,一定是镁 C、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用于探究实验室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图丙表示,每次实验测得的实际值都比理论值大是因为反应放热
  • 8、如图所示,甲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甲的重力为10N,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则乙物体重力可能是(  )

    A、7N B、10N C、12N D、20N
  • 9、小乐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竖直匀速提升某物体,且都使物体上升了2m。已知物体重200N,滑轮重40N,提升时的拉力分别为F和F。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提升过程中(  )

    A、F=240N B、F做的功为240J C、F向上移动距离为4m D、F所做的功为440J
  • 10、小龙运用“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展开如下实验,某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向充满气体X的烧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以性质看,气体X一定不会与Ca(OH)2反应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D、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X
  • 11、如图是傅老师的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颜色深浅会随光线强弱变化而变化。有关该眼镜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溴化银和氧化铜都属于氧化物 B、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铜螺丝、钛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D、钛合金镜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 12、如图所示为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时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其中a、c两处等高,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运动员从b处到d处,动能逐渐减小 C、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重力势能相等 D、运动员在b处时的机械能最大
  • 13、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毛芋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一皂角,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能去除碱性物质,达到止痒效果的是(  )
    A、食醋 B、白糖 C、纯碱 D、食盐水
  • 14、氢氧化镁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为了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研究人员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克,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10.0

    20.0

    30.0

    40.0

    氢氧化镁沉淀质量/克

    0.232

    0.522

    0.580

    0.580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克混合溶液中含硫酸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函数图象,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天下午,陈某出门忘记了带钥匙,其妻从6楼将一串钥匙抛下,不小心砸到陈某头部造成重伤。

    通过计算可知:一个50克的鸡蛋从6楼抛下来其具有的能量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12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

    《民法通则》第126条也有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有关。
    (2)、假设每层楼高度为3米,一个50克的鸡蛋从六楼的窗台(窗台高1米)由静止掉下来,鸡蛋的重力做功为多少焦耳?
    (3)、请利用机械能及其转化解释高空抛物致人死伤的原因。
  • 16、某同学在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铁粉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分析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克,反应后烧杯中溶液质量为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 17、某同学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实验过程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1)、该同学的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选填“①”或“②”,所示进行;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证据,除了烧杯中溶液pH发生的变化之外,还可以观察烧杯中酚酞(填颜色变化)。
    (3)、图3表示图1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模型,请将该模型补充完整。
  • 18、万象“耕”新不负春,绘就一年好“丰”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耕田:现在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使用钢铁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
    (2)、播种:种子通常盛放于透气的塑料袋中,使其缺氧而丧失发芽能力。塑料一般会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
    (3)、施肥: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某同学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的是

    NH4Cl   ②CONH22   ③KNO3   ④KCl

    (4)、收获:收获时节,瓜果飘香。水果与蔬菜中富含的糖类,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 19、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
    (2)、D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
    (3)、实验结果证明有H2COCO2存在,根据实验装置回答,证明CO存在,只需观察到的现象是
    (4)、为了测定半水煤气中H2、CO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

    若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克,步骤Ⅴ的KOH溶液质量增加b克,则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 20、小五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在光滑的水平面右端固定一个强大磁铁,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后再从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确保不与强力磁铁碰撞。现从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小车,小车能够距离强力磁铁的最近位置为A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与强力磁铁的距离越近,反映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动能越
    (2)、为探究物体质量大小对动能的影响,小五应该选择下图的装置与上图进行对照实验。

    (3)、小车到达光滑水平面后动能减小的原因是:
上一页 281 282 283 284 2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