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只 分别放入1~ 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

    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

    (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

    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

    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前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前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 2、某小组同学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多次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小组同学将第一次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中的a、b、c,发现电压表未调零。将电压表调零后,重做实验,第二次测量数据如图乙中的A、B、C所示。

    (1)、图丙是该小组在一次测量中的电流表指针位置,其示数为A;
    (2)、分析图乙中的第二次测量数据,待测电阻的阻值是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组同学讨论发现,利用第一次的测量数据,能求出第一次实验中电压表接入电路前指针所指的刻度值,也能求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分析图乙,写出第一次实验电压表接入电路前指针所指的刻度值:
  • 3、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请写出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写出一条)

  • 4、如图为市场上在售的某款鸡蛋孵化器,鸡蛋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控湿电路(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9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R1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A时,衔铁被吸合;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A时,衔铁释放。(线圈电阻不计)

    (1)、按控湿电路的工作要求,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选填“AB”或“CD”)之间;
    (2)、通过计算说明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
    (3)、如果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___________。
    A、换用阻值更大的R0 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 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
  • 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身高测量仪,可用器材有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等。他们的设想是:用滑片在绷直的电阻丝上滑动代替滑动变阻器;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

    ⑴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老师指出他们的设计有不够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移动滑片P时电路的总电阻没有变化

    B.当所测身高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

    D.电压表的示数不能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

    ⑵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设计出了正确的电路,是下图中的电路。

  • 6、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说明缩手反射的环节出现了缺失;当他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说明该病人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正常,综合分析看,该病人应该是神经受到损伤。
  •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灯泡L的亮度(选填“变亮”“不变”或“夜暗”)。如果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电流表示数(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8、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 ℃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图中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曲线。

    (2)人的正常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的精细调节。

  • 9、充电宝是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

    (1)、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
    (2)、图中充电宝正在对两部手机充电,充电宝上的两个接口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 10、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 , 能够小纸屑,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

  • 11、巨人症患者的症状是过分生长,身材过高,病因是患者幼年时激素分泌过多;如果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的制剂,蝌蚪会提前发育成只有苍蝇大小的青蛙。这是由于该制剂中含有
  • 12、小明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变化如图乙所示。当他将电阻R2的最大阻值改为10Ω,则此时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像最接近于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 13、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听到报警声,同学们立马根据指令有序逃生,这属于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14、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Rx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③④
  • 15、下图表示3小时内小明同学血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明同学在进食前0.5小时内血糖含量低于90毫克/100毫升 B、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小肠吸收了葡萄糖 C、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增加是由于血糖含量升高引起的 D、第1.5小时以后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含量减少引起的
  • 16、要求设计一个电磁限流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它能切断电路,并需手动闭合。兴趣小组设计了两个电磁限流器,示意图如下,其中的C、D为动触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B、甲能满足设计要求,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C、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弹簧1和弹簧2都变短 D、乙能满足设计要求,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 17、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 B、油位越高,R两端的电压越大 C、R、R0在电路中是并联的 D、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 18、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

    A、M接A,N接D B、M接B,N接C C、M接A,N接B D、M接C,N接D
  • 19、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测量电流时连接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存在错误,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

    A、撤掉导线a , 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B、撤掉导线a , 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C、撤掉导线b , 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D、撤掉导线c , 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 20、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还有部分导线未连接,字母a、b、c、d、e、f、g、h表示各元件的接线柱。下列操作能让灯L1L2都亮起来的是(  )

    A、用导线连接d、f,再闭合开关S B、用导线连接b、f,再闭合开关S C、用一根导线连接e、g,用另一根导线连接d、f,再闭合开关S D、用一根导线连接e、f,用另一根导线连接d、g,再闭合开关S
上一页 274 275 276 277 2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