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梅雨季节,小科家选购了一台除湿器为家中面积12m2、层高3m的房间除湿。表一为该除湿器的部分参数,其中“额定除湿量”表示以额定功率工作每小时除去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表二为环境温度30℃时,相对湿度与lm3空气中水蒸气质量的对应关系(相对湿度是衡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一个指标)。
表一: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额定除湿量
220V
220W
0.4kg/h
表二:
相对湿度/%
10
30
50
70
90
lm3空气中水蒸气质量/g
3
9
15
21
27
(1)、该除湿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安?(2)、若家中只有该除湿器工作,在正常工作1h的过程中,家庭电路中标有“600r/(kW•h)”的电能表转盘共转过几转?(3)、当环境温度30℃时,若该除湿器以额定除湿量工作,使该房间相对湿度由80%降至50%,约需h。 -
2、杭州亚运会科技感满满,用智能、环保等理念向世界展示“未来已来”。
【亮点一】两只“呆萌”的四足机械狗变身铁饼“搬运工”。如图工作人员将铁饼放置在卡槽上,操控机械狗将铁饼运输回起点处。
(1)、机械狗在平地上运输铁饼,是将电能转化为;(2)、机械狗除了能在平地上行走外,它还能进行负重登楼。已知机械狗自重13kg,现携带重为2kg的铁饼爬上五楼,每层楼高3m,用时10s,则该机械狗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W。【亮点二】全球首次“零碳”甲醇(CH3OH)的实践应用。这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捕捉”后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生产甲醇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捕捉”二氧化碳,常利用NaOH溶液来完成,过程如图:
(3)、以上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步骤二: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4)、生产6.4吨甲醇可消耗吨二氧化碳。 -
3、在学习了“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塑料管、水、单向阀、4个塑料瓶(左右各2,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用手挤压瓶③、瓶④为“血液”提供动力),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血液流向正确
设计欠合理,但血液流向正确
血液流向不正确
指标二
能较好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路
径,材料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功能
能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路径,但
材料不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功能
不能模拟体循环和
肺循环路径
(1)、该模型中与瓶③相连的塑料管a模拟的血管是;(2)、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该静脉流的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若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此模型中的瓶(填“①”“②”“③”或“④”);(3)、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及物质交换。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设计合理,血液流向正确,因此“指标一”被评为优秀;你认为“指标二”应被评为。 -
4、小金和小华两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小金采用的小灯泡标有“3.8V”字样、小华采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其他所用器材规格均相同,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他们各自均按照如下图甲电路进行连接。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亮度
1
1.0
0.1
较暗
2
3.8
正常发光
3
4.0
0.36
较亮
(1)、小金同学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会变化、但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小灯泡L或滑动变阻器R上,则故障原因是;(2)、排除故障后小金继续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上表。由于粗心,没有记录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于是他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灯泡电阻R=10Ω,再根据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为1.444W。请你帮他判断,小灯泡的真实额定功率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44W;(3)、小华也按上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且指针未对准刻度线,会产生较大误差。于是他断开开关,将电路略做改动:(填写改动方法),然后闭合开关继续实验,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W。 -
5、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是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为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定性检测】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先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以上三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管(填试管序号)中的实验;(2)、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小组同学已确定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为进一步判断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他们又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选择其中一支试管继续实验,从而得出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部分变质,实验方案为。【定量测定】
为了测定10g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和数据】
①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加入药品,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100g,再向A处装置中滴入足量稀硫酸:③完全反应后通入N2;④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104.4g。
【实验分析】
(3)、利用实验数据可得该部分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完全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 -
6、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笔的质量为20g,小科同学利用该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3
150
6
1.5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丙所示):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5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弹力F与压缩量x的数量关系式为;(2)、图丙中从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重力势能逐渐;(3)、图丙三个位置中,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的是(填“a”“b”或“c”)位置;(4)、整个过程中,至少有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笔的重力势能。 -
7、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请你一起完成:(1)、小华同学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随着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而验证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是放热反应。由图可知:B点对应溶液的pH(填“>”“<”或“=”)7,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2)、小科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无色酚酞试液 B、FeCl3 C、BaCl2 D、KNO3(3)、小金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小华同学认为小金的推理不合理,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
8、酶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物质,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小科同学设计实验对影响酶的催化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步骤
实验过程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
注入1%的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2
在设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37℃
37℃
0℃
3
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搅拌均匀后继续保温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4
加入盐酸调节pH值
7
2
7
5
滴加碘液
l滴
l滴
l滴
6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未出现蓝色
未出现蓝色
出现蓝色
(1)、本实验研究的是和pH值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响;(2)、实验中,2号试管并未出现蓝色,原因可能是 , 对此我们可以对实验步骤进行改进,具体调整方法是;(3)、若要分析低温度抑制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复,需要对3号试管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 -
9、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氯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取适量样品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1)、写出现象②的化学方程式;(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3)、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填符号)。
-
10、学习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后,小科同学想设计一个有“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挡位的电加热器,其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220V,R1、R2是电热丝,开关S接触相邻的两个触点,已知。请回答:(1)、为了达到目的,R2该选取阻值为(填121Ω或242Ω)的电热丝;(2)、要使该电热器处于高温档工作,则开关S应接触两个触点;(3)、开光S接触“1,2”两个触点时,通电5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J。
-
11、如图是“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图甲表示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1)、为便于观察血液流动情况,应选用尾鳍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的活小金鱼作为实验材料。A、色素较少,血管丰富 B、色素较多,血管丰富 C、色素较少,血管较少 D、色素较多,血管较少(2)、图甲中用湿纱布把小金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3)、图乙中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速最快的是(填图中字母)。
-
12、如图是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款“高空修枝”工具的示意图。使用时,一只手握紧杆子保持静止,另一只手用F1的力缓慢拉绳子,带动滑轮组工作,在A点产生的拉力为F2 , 从而使剪刀绕O点转动,其刀口对树枝的力为F3 , 请回答:(1)、制作剪片的材料采用碳钢合金,具有硬度大、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等机械特性,这属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2)、为了更易剪断较粗较硬的枝条,应尽量将枝条(填“靠近”或“远离”)O点;(3)、不计绳重、滑轮自重及摩擦,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1为100N,则A点受到绳子的拉力。
-
13、如图甲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取火器————火绒,把木制推杆快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如图乙是小科同学建构的汽油机工作原理图。请回答:(1)、选择艾绒作为点火材料,利用艾绒着火点低的性质,艾绒燃烧时将转化为内能;(2)、取火时,牛角套筒内空气温度会上升,其内能改变的方式是;(3)、取火后,推杆会自动向右回弹,此过程类似图乙中的(填字母)。
-
14、如甲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如乙图所示为人体内经某一过程后血液中气体含量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2)、图乙血液中气体含量变化对应的是图甲中的(填图中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
-
15、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请回答:(1)、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如图化学实验中,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实验A与(填字母编号)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有气泡产生;可将实验B与D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2)、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
16、如图甲是一种新型的生活小家电——蒸蛋器,它能最大程度保证鸡蛋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和流失。图乙为它的原理图,每次使用时需向蒸蛋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当水烧干后,温控开关自动断开,鸡蛋即可蒸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发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B、该发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21Ω C、指示灯正常工作时,通过指示灯的电流为0.01A D、蒸鸡蛋时发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鸡蛋增加的内能
-
17、将质量相等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三份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锌、铁、镁 B、a、b、c三条曲线分别对应镁、锌、铁 C、n点时曲线c表示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仅为硫酸、硫酸锌 D、n点时曲线b表示烧杯中存在的物质仅为硫酸、硫酸铁、铁
-
18、在证据推理过程中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形成科学观念。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微粒观: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 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B、分类观: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能量观:化学变化中常会伴随着能量改变,因此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观:酸碱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酸碱反应
-
19、小科同学参加校运会的百米赛跑项目,起跑后他拼尽全力向前奔跑。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的方式有以下三种:①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②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③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其中不属于小科奔跑时所需能量来源的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
-
20、下列四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以如图所示的方式使用,其中动力移动的距离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的是( )A、
筷子夹菜 B、
核桃夹夹核桃 C、
鱼竿钓鱼 D、
食品夹夹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