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海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小海是通过观察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在图甲、丙中,m2>m1 , 小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1=v2 , 若s3>s1 , 则表明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是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让小球获得不同的速度 B、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因素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等因素
    (4)、小海利用图丁来研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图中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A、B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1 , 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2 , A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 , B小球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 , 则时间较短的是。(选填t1t2
  • 2、小科在卸货点用水平方向的推力把箱子推到D处,如图甲所示。经过A处4秒后在B处遇到小方,小方迅速取下小箱子,1秒后在C处小科调整了推力,继续将大箱子推到D处才撤去推力。AD段推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箱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BC段的推力摩擦力(填“>”或“=”或“<”),BC段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CD段小科推力所做的功为J。

  • 3、钛(Ti)具有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与酸和碱都不发生反应,有很强的耐腐蚀性等

    优良性能,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TiO2)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体现了碳具有性。
    (2)、钛铁矿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所得金属钛中含有少量的金属镁,可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通过(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即可除去。
  • 4、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内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少,他运用的科学方法是(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乙装置中右侧盒外连接电阻是为了使左右盒内导体中的不同。
    (3)、由甲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导体中的电流、以及通电时间三种因素有关。
  • 5、图甲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乙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

    (1)、图甲中X表示淀粉消化过程,其最终分解为被人体吸收。
    (2)、图甲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选填“Y”或“Z”)。
    (3)、从图甲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它是乙图中的结构(填序号)。
  • 6、“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6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会将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价类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如图2为硫元素的价类图,若F为一种蓝色溶液,则F的化学式为
    (3)、已知反应3X+2HNO3=3H2SO4+2NO+H2O , X为A~F中的
  • 7、如图甲所示为某地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其中核反应堆主要利用图乙模型(选填“a”或“b”)的过程获得核能。如图丙所示为某地潮汐试验电站发电的原理图,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水轮发电机将海水的能转化为电能。

  •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的阻值是20Ω 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A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C、电源电压是16V 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W
  • 9、小乐为了检验气体X(纯净物),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实验①中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实验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对气体X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①的现象,说明气体X含氢、氧元素 B、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具有助燃性 C、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为甲烷气体 D、根据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X一定含碳、氢元素
  • 10、在建设新乡村的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来提升建筑材料,现用F=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4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有关提升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移动的距离为4m B、该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C、提升过程所做的有用功为3200J 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 11、将一台标有“220V200W”的电视机单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2h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能表的示数为11234kWh B、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C、这段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了1200r D、若电价为0.6元/度,这段时间电视机使用的电费为0.12元
  •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CO2+H2OH2CO3 B、Fe2O3+COFe C、S+FeFeS D、CuO+H2OCuOH2
  • 13、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好选择颜色浅的部位观察 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图甲中湿纱布是为了遮光 D、图乙的三种血管中,3为小动脉
  • 14、电动车的动能回收,即将车辆在行驶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于车载电池①内。

    传统系统的某款电动车,当车辆减速或制动时,这部分动能会以②能的形式流失。

    当该车装载有动能回收系统时,利用动能回收技术通过专门的设备捕获这些动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以备车辆后续使用。当电动车减速、制动或下坡行驶时,动能回收系统会自动激活,电机反向旋转,将动能转换成电能③。

    这项技术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延长电池寿命以及降低环境负荷具有显著效果,还能减轻刹车系统的压力,以及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④。

    已知该电动汽车的参数见表,在路面上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忽略空气阻力,请回答上述序号中所对应的问题:

    电池容量

    60kW·h

    整车质量

    2t

    最大续航里程

     

    百公里加速

    5.6s

    (1)、车载电池的容量即最大储能量,则该保持匀速直线行驶的理论最大续航里程为km(假设电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下同);
    (2)、中应为能;
    (3)、已知动能公式为(0.5mv2),则装载有动能回收系统(回收率为10%)的该电动车,以4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急刹车直至车速为0,刹车过程中回收并转化成的电能可延长该车km的续航里程;
    (4)、根据上述内容,请从增加续航能力的角度,为电动车的设计再提一点建议
  • 15、小科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中的曲线A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后又急剧上升,其原因是
    (2)、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3)、若将稀盐酸替换为等质量且等H+浓度的稀硫酸,则实验结果如曲线B所示,原因可能为:(a)盐酸中的Cl-加快了反应速率;(b)减慢了反应速率。
  • 16、人类对酸碱的认识,从最早靠味觉作为标准到近代的酸碱质子理论,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请回答:

    (1)、已知硫酸氢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KHSO4=K++H++SO4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KHSO4可称为(填“酸”或“碱”)。
    (2)、浙教版科学九上课本中,对于酸碱的描述属于(选填“简单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或“酸碱质子理论”)。
    (3)、关于酸碱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按照简单酸碱理论,HCl属于酸 B、酸碱电离理论只能适用于水溶液 C、每种酸碱理论均有其局限性
  • 17、纳米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以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 , 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备纳米铁。小科对制备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Fe;猜想二:FeCO3;猜想三:Fe和FeCO3

    [查阅资料]FeCO3+H2SO4=FeSO4+H2O+CO2

    [实验探究]小科称取m克固体,并利用如图装置,对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2)、装置B的作用为
    (3)、若猜想三正确,小明观察到的现象为。(写出至少2点现象)
    (4)、若猜想一正确且稀硫酸足量,则反应后D中的固体质量最多减少克。
  • 18、小科利用杠杆进行了系列实验: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中,小科需要用到的器材有杠杆及其支架、钩码、尺、线和弹簧测力计。

    (1)、在实验过程中,未挂钩码时,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过程中如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小科应将杠杆上的平衡螺母向端调节(填“左”或“右”)。
    (2)、如果在实验中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若在右侧距离中点5格处挂上3个钩码时,小科应将剩余的钩码挂在左侧离中点格处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任务完成之后,又继续使用弹簧测力计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所示是小科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

    测量项目

    测量值

    物体重G(牛)

    4

    物体上升的高度h(厘米)

    15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牛)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竖直距离s(厘米)

    30

    有用功W(焦)

    0.6

    总功W(焦)

     

    机械效率η(%)

     

    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影响该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为

  • 19、小科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

    (1)、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很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压表是否断路 C、检查开关是否接触不良 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2)、小科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UI图像中描点连线,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3)、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
    A、5Ω;2A B、10Ω;2A C、20Ω;1A D、30Ω;1A
    (4)、实验结束后,小科又对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进行了探究,那么他们画出的图线应为图丙中的哪一条虚线?(填“①”“②”或“③”)。
  • 20、小明研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实验。(填写图中的序号)

    (2)图乙表示实验③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种类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表示的离子是

    (3)实验结束后,将实验②和③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沉淀消失,其原因是

上一页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