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爆发,老师建议感染的同学居家隔离。奥司他韦(C16H28N2O4)是治疗该流感的常用药品。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   。
    (2)、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如图所示为奥司他韦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填编号)
  • 2、正月初七这一天,小科在宁波慈城古镇观看了一场飞天火壶表演,火壶表演者将烧好的木炭放入特制的铁网中,然后通过双手的抖动,使木炭在空中产生如烟花般的火花,如图所示。

    (1)、表演者抖动火壶是为了让木炭燃烧更加充分,从燃烧条件分析抖动的目的是
    (2)、当天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于如图中的(  )
    A、 B、 C、 D、
  • 3、六月初夏,是杨梅上市的好时节。慈溪杨梅因其果实色泽鲜艳、甜酸可口、汁多核小,而备受食客们的追捧。

    (1)、杨梅果实是由发育而来。
    (2)、茶山杨梅甜酸可口、汁多核小等优良性状是由决定的。
    (3)、为提高杨梅品质,果农们采用嫁接的方式来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生殖。
  • 4、如图为桌球运动员击打白球后,白球撞击黑球的运动轨迹图,其中乙和丁点为两球撞击后的瞬间 , 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假设黑白两球完全一样,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关不同点对应小球机械能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
  • 5、李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现实中拍到了类似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分别与a、b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6、如图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则下列烧杯内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 7、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者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下列有关模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实验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的距离变化模拟星系运动特点 B、图乙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中,应拨动地球仪,使其自西向东转动 C、图丙中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铅笔头先消失,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D、图丁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张裂
  • 8、如图所示为巴黎奥运会静水皮划艇男子500米双人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浩、季博文全力冲刺,逐渐与对手拉开差距,夺得该项目的金牌的场景。比赛过程中,若说刘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观众 B、终点标志线 C、身后的季博文 D、其他选手的皮划艇
  • 9、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A、重新制作装片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动反光镜 D、转动物镜转换器
  • 10、科学家在地壳中发现了氦-3原子,它的中子数量与普通氦原子不同,故表现出众多优越特性。如图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核外电子,则氦-3原子含有的质子数为(  )

    A、1 B、2 C、3 D、5
  • 11、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 12、陶瓷是我国的重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下列古法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 13、“宁波石豆兰”是在宁波境内首次发现的植物新种类,它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悬崖上,叶片质地坚硬呈革质,花朵呈金黄色。“宁波石豆兰”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
  • 14、图甲是黄铜材质的翻板自封防臭地漏(黄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锌),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利用水对底盖的压力来控制开合,有水时,自动开盖,迅速排水。无水时自动闭合,防臭防虫。

    (1)、黄铜是铜锌合金,它是一种。(选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黄铜的等级,小温取制作地漏的黄铜废料进行了实验检测:取样品1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50g时,不再有气体产生。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制作地漏的黄铜属于哪种等级?

    黄铜等级

    低黄铜

    中黄铜

    高黄铜

    铜的质量分数

    60%~80%

    80%~90%

    高于90%

    (3)、图丙为地漏翻板结构的示意图,整个翻板结构(包括配重和底盖)的总质量为12g,整个翻板结构的重力作用线通过A点,水对底盖压力的作用点可以等效在底盖C点,其中OD长度为1.2cm,OA长度为0.6cm。请计算底盖向下张开时,水对底盖的压力至少为多少牛?
  • 15、某项目化小组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设计了一种测定蹦床所受压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10Ω , 压敏电阻的阻值R随压力F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温从距离蹦床越高处下落则对蹦床的压力越大,小温从某一高度下落后得到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间的关系如图丙中线段ab所示。

    (1)、当小温还在空中时,由于受到蹦床自重的影响,压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00牛,求此时电路总电功率;
    (2)、小温从这一高度跳下后,在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多大?
    (3)、若小温从距离蹦床更高的位置跳下,则b点的位置将会移动至B点,请在图丙中用黑点标出B点可能的位置。
  • 16、制作豆腐主要有黄豆磨浆、分离渣浆、煮沸豆浆、点卤凝固等步骤。据此回答:

    (1)、上述工艺流程中,黄豆磨浆属于变化;其中分离渣浆就是把豆渣从豆浆中分离,此过程与下图过程的原理相同。

    (2)、豆浆煮开,稍冷却后再用浓度为30%的盐卤溶液进行点浆。小温提前准备了6kg的干黄豆制作豆腐,已知1kg的干黄豆需用盐卤固体10g,则需要多少克的水才能配制出符合点浆的盐卤溶液?
  • 17、微纳米机器人可以在人体内自主活动,具备局部诊断、成像、采集活检样品和靶向给药等功能,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纳米机器人最终还可在人体中降解。据此回答:

       

    (1)、微纳米机器人可以定向移动到病变位置,在此过程中机器人的电能转化为
    (2)、若微纳米机器人检测到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较少,病人进食后出现血液中的含量增高,长期处于该异常状态可能会导致视神经异常,影响兴奋传递到形成视觉。
    (3)、已知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在人体中最终会被消化为
  • 18、新装修的房屋会释放出甲醛,除开窗通风还可用活性炭或光触媒辅助去除室内甲醛。“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1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在紫外线(阳光)照射下,光触媒催化甲醛分解为CO2H2O。小温想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活性炭与光触媒去除室内甲醛的效果如何,于是开展了实验探究。实验在自然光照的密闭室内进行,上午9时准时启动,相关数据见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1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2)、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角度分别分析活性炭和光触媒去除甲醛的原理:
    (3)、在光触媒的实验中,实验8~24小时和32~48小时两个时间段内,甲醛浓度均没有明显下降,结合光触媒去甲醛的原理,分析其原因是
    (4)、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能提高去除室内甲醛效率的一条合理建议:
  • 19、小温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欧姆在探究欧姆定律时曾做过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电流扭秤内有小磁针,其作用与电流表相同,将金属棒的一端浸入沸水中,另一端浸入碎冰中,从而形成温差电池,以提供电源电压。当用待测导线连接两个水银杯,就能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并利用电流扭秤来测量电流强度。欧姆利用8根直径相等但长度不同的铜导线进行实验,探究当待测导线两端电压相同时,电流和待测导线之间的关系。

    (1)、实验将待测导线放入两个水银杯中,说明水银具有的性质;
    (2)、实验通过电流扭秤中来比较电流强度大小;
    (3)、实验需保持相同的电源电压,在此实验中,如何控制电源电压相同:
    (4)、欧姆通过实验推导出X=kSaL(X表示电流强度,K为常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a为导线两端的电压差,L为导线长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电阻的概念,由此可知电阻R=。(用题中字母表示)
  • 20、如图甲是古代一种滴水计时的工具——“漏刻”,它由播水壶和受水壶组成,其模型如图乙所示,播水壶不断滴水,受水壶内由标尺与浮块组成的浮箭上升后,通过指针指向浮箭上标尺的刻度即可读取时间。

    (1)、浮块漂浮在水面,随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它所受的浮力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
    (2)、小温想了解漏刻计时的原理,他找来三个横截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分别在底部中央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孔如图丙所示,探究长方形容器中水从圆孔流完所需时间与容器横截面积及水深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实验次数

    容器横截面积S/cm2

    水深h/cm

    水流完所需时间t/s

    1

    100

    4

    12

    2

    150

    4

    18

    3

    300

    4

    36

    4

    300

    2

    25

    5

    300

    6

    43

    6

    300

    8

    50

    7

    8

    60

    ①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容器横截面积相同时,水的深度越深,水流完时间越长;

    ②请结合上述实验数据及结论分析第七次实验“?”处容器横截面积应为cm2

    (3)、改进后,小温检测发现随着播水壶内水量减少,滴水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为使滴水间隔时间相同,小组讨论后,将滴水壶装置改进成如图丁所示,依据的科学知识是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