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伦敦是世界上有名的下雨城市,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下雨。读“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示意图及相关数据,完成问题。

    (1)、据图中伦敦和基辅1月、7月均温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夏季,伦敦比基辅凉爽 
    ②冬季,伦敦比基辅寒冷

    ③伦敦比基辅年温差大 
    ④两市气候差异主要是受海陆因素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据伦敦气候资料图判断,伦敦的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 2、海洋底部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下图中为洋盆的是( )

    A、 B、 C、 D、
  • 3、二帝陵位于梁庄镇,是上古时代“五帝”中颛顼、帝喾两个帝王的陵墓。每年都有许多社会各界人士到二帝陵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来自外地的游客从当地酒店出发到二帝陵的路线,需参考( )
    A、二帝陵气候图 B、梁庄镇交通图 C、梁庄镇行政区划图 D、二帝陵导游图
  • 4、下图为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俄语 B、汉语 C、英语 D、法语
  • 6、暗室里,用台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用来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问题。

    (1)、演示地球自转时,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 )
    A、面对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B、面对地球仪,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C、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D、从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球体
    (2)、以下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时差 C、昼夜更替 D、四季更替
  • 7、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 8、俗话说“找不到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
  • 9、今年10月30日,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右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木星的是( )

    A、a B、b C、c D、d
  • 10、周武王在涿鹿与商军展开决战,大获全胜,后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1、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夏朝。
  • 12、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 13、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这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陆变迁。
  • 14、图幅相同时,浙江省行政区划图比金华市行政区划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简略。
  • 15、地球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16、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人类进入太空探索新纪元。
  • 17、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近代青年的人生探索史。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近代青年蝶变”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青年群体的萌芽】

    19世纪末,近代青年在民族危亡、“谋变革”、“开民智”的近代启蒙运动中逐渐萌芽。

    ——摘编自吴端《青年与少年:从古代的文献分析到当代研究的展望》

    (1)、联系所学,“近代启蒙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青年群体的发展】

    蔡元培等人赞同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大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高举写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白旗。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北京与近代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假期要对北京进行游学考察,请你从近代青年的探索史角度说明推荐理由(至少两个理由)。

    (3)、【青年群体的未来】

    近代青年群体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准备选用这些人物事迹,策划英雄专栏。(要求:推介符合主题的英雄人物一位,并围绕主题说明理由。)

    英雄专栏

    英雄人物: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胡适、谭嗣同、李大钊、鲁迅

    主题: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代

    推介英雄:

    推介理由:

  • 18、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之道。初二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本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

    书摘一

    以新卫旧

    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

    书摘二

    中体西用

    维新派的“变”同西方的进化论一开始就是联为一体的。这种从未有过的变的观念,呼唤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

    书摘三

    强敌成为榜样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强调个性自由和人权,旨在唤醒国民的自觉与主动性,推动思想解放,破除愚昧和迷信。

    ——第十九章《新文化运动》

    (1)、书摘一中的“以新卫旧”指的是运动,它的口号是
    (2)、根据书摘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具体史实论证该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3)、根据以上三张书摘,请简要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内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文观史——炮口逼迫开放】

    材料一: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之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以尺理史——领土主权丧失】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主权不断被破坏。

    【以图鉴史——天朝大梦方醒】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请根据年代尺填空:①;②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地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哪次战争?漫画反映了战后怎样的历史现象?
  • 20、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人民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因地制宜,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甲区域地形图

    注:甲区域的绿洲农业独具特色

    图 2:乙区域地形图

     

    注:乙区域为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材料二:表: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1月份7月份年降水量(mm)
    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
    喀什市0-10321864
    成都市1033022904
    (1)、据图 1、2,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共同的地形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
    (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上一页 240 241 242 243 2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