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卷空格中写上“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1)、小宁认为形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气候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2)、小波从远处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情况并发至朋友圈。(3)、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英军进犯虎门时率兵抵抗,英勇搏斗,以身殉国。(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5)、遵义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2、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以下情景可能出现在1906年上海的有( )
①男子剪去辫子
②学生在新式学堂学习外语
③《申报》刊登《狂人日记》
④市民在拨打电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进攻
-
4、下图是我国近代重大周年历史事件(部分)。下列对空缺部分填写完全正确的是( )
A、①鸦片战争爆发 ②甲午战争爆发 ③一二•九运动 B、①金田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C、①洋务运动开始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卢沟桥事变 D、①《天津条约》签订 ②黄花岗起义 ③九一八事变 -
5、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
6、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其中“八一枪声”属于下列哪个版块的是( )A、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百万雄狮横渡长江
-
7、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它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A、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
8、“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救亡图存
-
10、“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红遍了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无限向往。江南水乡景色优美是因为( )
①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②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③傍水民居 极富韵味 ④四合院落 布局严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2、北京是世界首座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受温带季风季候影响,冬冷夏热,气候适宜
②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基础好
③地形种类多样,符合奥运比赛场馆建设要求
④东面濒临黄海,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以下诗词能反映北京特色的是(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红墙碧瓦黯云飞,紫禁城中夜雪微 -
13、读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乙地流行变脸、蜀绣等巴蜀文化 C、甲地气候高寒,岩溶地貌广布 D、该纬线依次经过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
14、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是( )A、夏季风的势力强弱有年际差异,使我国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B、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水果糖分富集 C、高温与多雨同期,水热配合好,对农业生产有利 D、降水年际变化不大,每年都风调雨顺
-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所描写的风景会出现在的省区是( )A、
B、
C、
D、
-
16、民主政治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之一,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之先河,雅典的繁荣离不开三次民主改革:第一次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的基础……第二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跨上一个新台阶……第三次使雅典经济、海上霸权、古典文化臻于极盛。
――郝海瑛《论古希腊雅典的三次民主改革及其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1789年8月26日,宣言获得通过……它试图构建未来,并为未来制定规则。这是它一直在从事的工作,也是大革命永恒的遗产。正是通过这些原则,一个新时代展露在人类面前。
——(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
(1)、材料二中“第三次改革”出现在谁主政时期?这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2分)(2)、写出材料二所示政治体制的名称、特点及其最早确立的法律依据。(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一法律文献?谈谈你对“正是通过这些原则,一个新时代展露在人类面前”的理解。 -
17、历史见证着中华民族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荒凉之地),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材料二: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期。下面卡片内容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所作出的一些努力。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1)、写出材料一中“一代英雄”所指历史人物、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名称。(2)、归纳材料二中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并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对材料三中的观点加以简要说明。 -
18、“(共产党人)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份世界上第一次为无产阶级指明奋斗方向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19、有评论称:“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发展 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C、飞梭的发明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D、发明水力纺纱机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冲突
-
20、下列表格是史学家钱乘旦在研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的阶层阵营成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革命爆发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水平更高 B、革命爆发后英国社会相对稳定 C、宗教矛盾是两国爆发革命的主要原因 D、英法两国革命的性质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