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下面是法兰克王国发展演变线索示意图,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查理曼帝国 -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展”。下列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文明成果是( )
①种姓制度 ②释迦牟尼塑像 ③楔形文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列古迹能够见证古埃及文明的是( )A、金字塔
B、《掷铁饼者》
C、摩亨佐·达罗遗址
D、万神庙穹顶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党史的精彩华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历史性决策。
——摘自《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十八大以来的成就
(1)、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特征是什么?(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给党和国家带来哪些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关键之所在”的正确性。(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5、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欧洲有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制的荣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让一个人担任公职的时候,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 伯里克利
此前,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法官的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 ——摘自《百度》
【思想意识的觉醒】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肯定了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世界地理的发现】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世界近代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世纪中后期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根据材料,归纳伯里克利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十二铜表法》的意义。(2)、材料中的“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为何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3)、根据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从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和生产方式变革影响程度的角度,在“世界近代大事记”中各挑选一个史实,并说明理由。 -
6、2022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十周年。小王同学制作了以下思维导图,其中①和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
A、人民幸福、坚持改革开放 B、人民幸福、凝聚中国力量 C、社会和谐、立足中国国情 D、民族团结、维护和平发展 -
7、“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这一对联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对其中两次“分地”理解正确的是( )
①都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②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③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④都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下表数据呈现的是1952-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主要工业产品
1952年
1957年
钢产量
134万吨
535万吨
原煤产量
0.67亿吨
1.31亿吨
发电量
72.6亿度
193亿度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手工生产合作社 C、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9、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反映了战争的胜利( )A、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 B、彻底巩固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C、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10、“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是(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实行无条件的土地分封 C、获得土地的人需提供兵役服务 D、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
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判断。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610年,默罕默德开始在麦加城传教 B、645年,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C、676年,新罗统治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
1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
-
13、某考古队从北非出发,由西向东考察古代东方文明。他们沿途接触到古代文明成就的代表依次是( )
①象形文字 ②哈拉帕遗址 ③司母戊鼎 ④楔形文字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
14、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
数额
比重 (%)
数额
比重 (%)
数额
比重 (%)
18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材料二:1898 年 6 月 16 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材料三:1923 年,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要落空,渐渐有 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材料二反映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3)、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实现“全人格的觉醒”? -
15、某校学生暑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下面为各小组设计的路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四条研学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路线 , 设计这条路线的小组目的是希望能探究我国主要河流流向为的主要原因。(2)、设计走王维描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是路线 , 这组同学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研学途中,看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在藏袍中,中午则脱下衣袖系在腰间,说明了当地气温变化的特点是。(3)、“ 出发地郁郁葱葱,一路向北进入黑土地千里冰封”,那么这条研学路线的出发时间最好在(填1月或7月)。这条研学线路上可以看到南方和北方有不同饮食习惯:南方;北方。 -
16、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运营。读图回答问题。
(1)、京张高铁所衔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A、京、津 B、京、晋 C、京、豫 D、京、冀(2)、张家口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的主要优势在于( )①冬季寒冷而漫长,多积雪 ②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③毗邻北京,交通出行便利 ④物产丰富,后勤保障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下图是我国广州和哈尔滨两城市平均气温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州的气温年较差小,说明位于热带地区 B、哈尔滨气温年较差大,自然景观差异很大 C、两城市海陆位置不同,导致冬季气温不同 D、两城市纬度位置相同,导致夏季普遍高温 -
18、以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段解读正确的有( )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③北洋军阀统治,政局动荡不安
④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9、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战役路线图,与之对应的主题是( )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B、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
20、三大战役后,中共中央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西柏坡会议 C、政治协商会议 D、重庆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