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
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五四运动 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成立——长征——北平谈判 B、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辽沈战役 C、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
3、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民主科学”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
4、结合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 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10月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8年2月
徐州会战开始
1938年6月
武汉会战开始
1940年8月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1)、指出大事年表中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写出1940年百团大战的指挥官,并分析发动百团大战的原因。(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的内容来自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历史事件,反映了什么主张?(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3)、结合材料三,指出这场思想革命兴起的标志,说一说这场思想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
6、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金华的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为传承中华文化,某校师生决定走进金华举岩茶工场,开展以“舌尖上的非遗”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通过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方式,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请你一起参与。


成果1:运用地图实践研学活动 成果2:搜集金华气温降水量图
茶树最适宜生长在温度15~30℃的潮湿、温暖、排水良好的环境中。金华鹿田村婺州举岩大部分布于海拔650米左右的山地,昼夜温差大,高山茶品质优于平地茶 
成果3:搜索婺州举岩自然环境资料 成果4:拍摄实践照片 【项目准备】
(1)请与甲组同学一起通过举岩茶工场位置示意图锁定它的方位。
【项目分析】
(2)“婺州举岩”为浙江四大名茶之一。请你结合成果2、3与乙组同学一起共同探究此处出产“婺州举岩”这一名优特产的原因。
【项目感悟】
(3) 经过本次项目化学习,同学们更加了解“舌尖上的非遗”魅力。
丙组同学也对如何保护这片非遗诞生地有了更深体会,请将以下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并根据项目成果对鹿田村
今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7、1905电影网是电影频道节目中心(CCTV6)官方新媒体平台,它以1905命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B、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D、1905年中国自己修筑的京张铁路开工
-
8、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右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代指三大战役,请根据所学指出图中②处应该填入(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9、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领导我党开创的革命新道路是( )A、城市中心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建国纲领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10、歌曲也是时代的记忆。有一首歌,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最有可能传唱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北伐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期间 D、红军长征途中
-
11、指导构建时空坐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12、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取代了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说明了( )A、袁世凯重视法治建设 B、袁世凯的权力受约法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 D、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完成
-
13、2015年10月,经过权威考古专家的论证,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被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至此,沉入水底121年的致远舰终于重见天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C、徐邦道 D、丁汝昌
-
14、18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 C、开放广州、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
15、2022年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如图所示位置)开幕。乌镇是太湖流域众多城镇中的一个,下列有关太湖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以平原为主
②太湖盛产各种鱼虾,以“太湖三白”最为著名
③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④是中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6、读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2)、关于图中甲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濒临太平洋 B、是我国领土最北端 C、与蒙古接壤 D、少数民族分布集中(3)、一到冬季,我国很多南方人就想前往图中区域旅游,下列游玩项目可以体验的是( )A、吃香甜瓜果,去追寻坎儿井的踪迹 B、穿着滑雪服,感受刺激的冰雪运动 C、坐着乌篷船,看沿岸人家闲话家常 D、住进蒙古包,烤上羊腿聆听马头琴 -
17、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五四精神】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红船精神】
材料二: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戚红蕾2020年《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长征精神】
材料三: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感悟精神】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
(1)、依据学生高呼的口号,你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2)、材料二中的“红船精神”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艘红船见证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3)、【井冈山精神】
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阶段特征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
“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
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了;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
“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
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第三阶段
“中路阶段”——土地革命游击战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的局面。
(4)、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出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胜利会师?(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成为最好的自己? -
18、中国各社会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某同学搜集了若干资料,请将以上观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序号)。(2)、孙中山在材料二中提出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这三个主张。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其主张所进行的革命实践(至少两项)。(3)、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过程的不同阶段,并概括这一过程呈现出的特点。 -
19、纵观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的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一个古老儒家帝国历尽无比艰难,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逐渐变为一个近代国家。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1840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生产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见下图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革命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五四运动后期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中国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中国新的革命力量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中与图1相比较,图2开始采用怎样的生产方式?图2中湖北织布局的创办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中“把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指的是什么制度的终结?(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怎样的准备? -
20、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示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填名称),有结冰期的是(填名称)(2)、图中B地形区是 , 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图中C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 D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山脉;(3)、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表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的一些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原因
防洪对策
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带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
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退耕还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②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裁弯取直
(4)、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湖区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