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左图,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 A点在五带中的带。
    (2)、A、B两点的时间相差小时,A点在B点的方向。
    (3)、此图所用的定向法是
    (4)、判断A、E的地形部位名称。A;E
    (5)、C点的海拔范围是。小河流过桥后的流向是
    (6)、某班学生组织一次春游登山活动,计划安全登上C地,线路①②该选择的是线路,理由是
    (7)、为了缓解缺水状况,拟从山谷的河流中引水到王庄,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引水源地,综合多种因素,水源地最合适,理由是
  • 2、年代尺是记录历史上所发生大事的工具。下列年代尺中哪一选项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   )
    A、 B、 C、 D、
  • 3、关于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祖冲之——圆周率 C、王羲之——《兰亭集序》 D、吴道子——《洛神赋图》
  • 4、《三国演义》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
  • 5、《史记》中能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 6、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
    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确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 7、下面结构图中①②处应填(   )

    A、世袭制、禅让制 B、禅让制、世袭制 C、分封制、郡县制 D、郡县制、分封制
  • 8、寒冷的冬天,能坐在热乎乎的灶炕上取暖。他们是哪种远古时期的居民,房屋样式是怎样的(   )
    A、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 C、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半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
  • 9、读图《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水域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2)、下列描述与该大洲实际相符的是(   )
    A、黑色种人主要集中在该大州 B、佛教主要分布在该大洲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D、陆地面积最小的洲
  • 10、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各国应遵循国际公认的准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十八》

    材料二: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______)。

    材料三:2021年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面对美国对中国内政的无端干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的同我们讲话!”这是40年来中国对美国最强硬的一次,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列举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一项外交成就。
    (2)、请你为材料二中“敌对时期”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敢于在国际舞台上“强硬”回击不合理言论的原因。
  • 11、铸就百年辉煌,续写千秋伟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风云】

    “20世纪以来的中国若干大事”年代尺

    【铸就辉煌】

    中国入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过程,一直谈到1992年没有任何进展……一直到

    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后,入世谈判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与WTO接轨。

    ——摘编自《从昌黎农家走出的平民部长——访原国家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

    【继往开来】

    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

    (1)、指出年代尺中A、B、C处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分析推动中国入世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3)、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综合上述材料,任选一条历史经验,用史实加以论证。
  • 12、风沙地里筑起绿色长城,雪域高原增添幸福底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藏政区简图那曲的气温与降水量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国土绿化,那曲作为高海拔植树造林的试点。先后实施了“山地造林环境调控技术”与“耐寒树种筛选研究”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海拔3900米以上人工造林零的突破。在几代人的努力下,那曲地区“长出”绿色奇迹。

    材料三:如今的那曲,初步形成了生态种植、生态旅游等多元生态产业体系。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7%,每年的沙尘天气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天降至如今的7天左右;“村里的苗圃基地育苗,树苗拿去造林,果树能够结果,果园还是景点。”村民们都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

    (1)、根据材料一,说说那曲地区“没有树木”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那曲地区“植”绿成功的人文因素。
    (3)、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那曲地区坚持绿色发展的意义。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了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太阳,70年代看挂钟,80年代看手表,90年代后看手机。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14、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的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 15、八年级某同学搜集到“习总书记的国际足迹”为主题的三张照片,说明了(   )
    二十国集团峰会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金砖国家峰会
    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B、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已经建立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中国已经迈入了经济发达国家行列
  • 16、1997年有这样的词句:“龙昂首,英旗撤。存两制,棋超绝。让山河更美,国强民悦。”词句反映的是(   )
    A、对外开放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九二共识”
  • 17、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缩小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 18、“中共八大的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八年级某同学学习笔记中的关键词。据此推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A、救亡图存 B、政权巩固 C、艰辛探索 D、建设成就
  • 19、对联反映时代。以下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土地还家山河改,农民翻身做主人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③举国翘盼汽车城,万人争看解放牌
    ④自主权通富裕路,责任制架幸福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 20、电影《长津湖》以英雄团队“穿插连”战斗行动为主线,将抗美援朝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场战争其伟大意义在于(   )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③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④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上一页 580 581 582 583 5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