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秦汉时期建立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引自唐·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汉武帝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弟,令王国的领土分裂。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秦分别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汉武帝时实施了哪一制度?该制度与汉初的分封制有哪些不同?
    (3)、概括上述这些制度的共同作用。
  • 2、2022年当地时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这是历史上首次在冬季、首次在中东地区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中东地区及卡塔尔的位置                                             图二:多哈气候图

    (注:卡塔尔首都多哈年平均降水量仅75毫米,气温最高曾达45℃。)

    (1)、根据图一可知,卡塔尔位于洲,位于(南/北)半球。
    (2)、下图是通过图一所示输油管道从中东地区输往美国的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请将序号所表示的海域名称补充完整。

    (3)、根据图二概括卡塔尔的气候特征。世界杯一般在夏季举行,请说说本届世界杯放在冬季举行的好处。
    (4)、卡塔尔人日常穿长袍、戴头巾,防晒防风沙。这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启示?
  • 3、一个优秀的主题设计有助于理清相关学习概念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适合下图的主题是(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

    A、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社会动荡与百家争鸣
  • 4、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下列与之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史实是(   )
    A、武王伐纣 B、国人暴动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 5、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朋友圈中最可能出现的信息是(   )
    A、今天看了董仲舒写的文章,真棒 B、早上朕耍了一套“五禽戏”,身体倍棒。 C、欣赏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超赞。 D、昨天西域都护给朕送了核桃,真香。
  • 6、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B、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 C、它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D、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7、下边“课堂笔记”的处可填入的合适内容是(   )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齐民要术》 D、《大明历》
  • 8、下列战役中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B、 C、 D、
  • 9、历史材料是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帮手,下列对历史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材料

    解读

    A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保存火

    B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项羽注重收揽民心

    C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张骞开辟通往西藏的丝绸之路

    D

    考古学家在陕西、甘肃等地多次发现西汉时期的麻纸

    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

    A、A B、B C、C D、D
  • 10、面对新冠疫情,某校七(3)班同学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疫情以及疫情防控发表看法,其中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
    A、小霞:“人民至上”,无论是封控还是放开,都应该以有利于人民为标准 B、小欢:要严格防控新冠病毒扩散,严厉打击违反防疫政策的行为 C、小凯:“大疫不过三年”,人类干预还是不干预,三年之后病毒自然消失 D、小吉:各国应该交流、共享防疫经验、防疫资源,合力战胜新冠病毒
  • 11、小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右图文物。利用历史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该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②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③表明我国当时已经出现严格的等级界限

    ④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小嘉正在进行环球航行,他向朋友介绍自己现在的位置正处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上,请问以下哪幅图最有可能是他所在的区域(   )
    A、 B、 C、    D、
  • 13、乐舞作为社会文化符号,映射出政治文化的延续变迁。

    【乐舞•映照政治革新】

    为应对内部尖锐的民族冲突,北魏亟需通过文化整合来形成民众对中央王权的向心力。太和初年,借鉴南齐官制,规定太乐署为唯一的乐舞官署,负责增修乐舞百戏,编制歌舞典礼。太乐署的归属也进行了调整,从最初的隶属鲜卑人为主的尚书省改变为以汉人为主的中书省。

    ——摘编自江王强《北朝舞蹈文化研究》

    【乐舞•见证交融传承】

    (1)、根据材料,说明北魏对“太乐署”进行改革的时代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太乐署”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 14、聚焦人口流变,探寻历史变迁。

    【人口管辖•彰显帝国权威】

    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是在秦朝完成的。与周天子时期名义上的尊崇和诸侯国的割据状况不同,秦地方郡守须将所辖户口、人口增减实数每年按时上报,由中央进行收集统计。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人口变化•折射朝代兴替】

    古代中国户口统计表(部分)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户数(户)

    口数(人)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公元57年

    420万

    2100万

    和帝元兴元年

    公元105年

    920万

    5300万

    蜀 炎兴元年

    公元263年

    28万

    94万

    魏 景元四年

    66万

    440万

    吴 天纪四年

    53万

    230万

    【人口迁徙•推动文明扩展】

    (1)、结合材料,说明秦朝能完成“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的原因。
    (2)、指出表格中全国户口数量的变化,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图5,概括西晋末年人口迁徙的空间特征。结合材料分析其造成的历史影响。
  • 15、美丽冰雪风光,天然科考基地。

    (1)、甲、乙两地都是对冰雪环境生态进行科学考察的天然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地长年冰雪覆盖的原因。
    (2)、图4照片是在两地科考途中拍摄的照片。判断拍摄地点,并说明理由。
  • 16、北魏郦道元编撰《水经注》时引用大量南朝著作,著成地理鸿篇;南梁诗人庾信以柔丽文笔刻画北方苍茫雄关和广袤原野,开启一代文风。上述现象反映出南北朝时期(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少数民族的内迁 D、南北文化的交融
  • 17、敦煌壁画中的佛教乐舞“天宫伎乐”人物动作舒展奔放,保留明显的印度风韵;舞者表情温婉,端庄含蓄,具有中原汉族女性特征。“天宫伎乐”的艺术特点说明(   )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B、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C、中国与印度建立直接官方往来 D、佛教成为当时的主要宗教
  • 18、《诗经》《尚书》等原本是孔子编订的私学经典,汉代却成为官方太学指定教材。这一变化(   )
    A、有助于百家争鸣进一步发展 B、促进了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C、奠定汉武大一统的经济基础 D、引发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 19、汉初,诸侯国的官员设置与朝廷基本相同。景帝时期,将诸侯王的丞相改为相,武帝时期,将诸侯国一系列官员降低等级,削减俸禄。上述改革的主要意图是(   )
    A、与民休养生息 B、改善国家财政 C、加强中央集权 D、消除边疆威胁
  • 20、(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变害为利,使所处区域从“卑湿不宜营邑”之地变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它”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长城 D、云冈石窟
上一页 582 583 584 585 5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