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橙橙在上学途中被一条小花狗咬伤,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A、奶奶说:“以后出门千万要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 B、爸爸说:“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 C、姐姐说:“狗主人应该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我们也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D、妈妈说:“社会上那么多狗伤人的事件,养狗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应该严禁。”
  • 2、我们乘坐列车出游,爸爸妈妈带着家人去医院看病,爷爷奶奶去市场买菜等,这些日常生活活动都会受到____的约束和保护。( )
    A、道德风尚 B、民间风俗 C、社会礼仪 D、法律法规
  • 3、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请小公民们任意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场景,说说应对方法和理由。

    场景一:赵新的姑姑怀孕了,喜欢安静的环境。可小区的广场上每天都有人在跳广场舞,早晨跳,下午跳,晚上跳……赵新的姑父与他们交涉,但他们说:“广场不是你家的,你管得着吗?”

    场景二:你和妈妈从超市花58元买了个热水壶,可是这个热水壶并不保温。当妈妈去超市交涉时,超市以你们已经使用为理由,不给退换。
    我选择的场景是:
    法律资源库(选择可依据的法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我的应对方法是:
    我的理由是:

  • 4、【法律新闻场】

    新闻一:2023年10月底,因某教师的网上吐糟,“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微博热搜,学生在本该休息的课间十分钟被“圈养”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学校应坚决遵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相关条例,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新闻二: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86发生在操场和教室。从判决结果看,学校被判承担的原因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惠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

    (1)、小记者填一填  长期课间十分钟被“圈养”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2)、小记者来讨论  “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在班级里也引起了热议。

    小明:老师不让我们出去玩,可能是考虑到有很多安全隐患。

    小红:但是经常待在教室,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呀!

    ①听了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更赞同哪个观点呢?请说说理由。

    我赞同______的观点,因为_________。
    ②对于“课间十分钟”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赶紧加入讨论吧!

    (3)、小记者来献策
    叮咚,你有一则“课间十分钟”邀请!课间十分钟如何合理规划呢?结合生活实际,从国家、学校、班级、自身等方面提提建议。
  • 5、【法律直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在宪法保护之下。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十三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宪法展读”、礼敬宪法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加深公民对宪法的认识,让宪法意识深入人心。

    (1)、小记者来连线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列出了宪法的部分条款(左边)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右边),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生活中的场景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神圣不可侵犯。

     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同事公开道歉。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2)、小记者来选择  在你的眼中,法律是什么呢?下列事物哪一样最符合你对法律的印象。请选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选择: 
    理由:

    (3)、小记者来宣传宪法意识的培养要从背少年抓起。

  • 6、校园生活中,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下列属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是( )

    ①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

    ②故意损坏同学的书本、衣物等

    ③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

    ④在网上散播同学的谣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7、截至2023年8月底,浙江省各地民政单位举办暑期关爱活动2000余场,服务全省农村留守儿童2万余人。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各级政府、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C、政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障与关爱,就一定能避免留守儿童受到侵害 D、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 8、在遭遇下图中的情形时,最正确的做法是( )

    A、勇敢搏斗 B、大声呼救 C、忍气吞声 D、机智周旋
  • 9、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10、“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 B、没有必要分这么多部门,一个窗口都办了多好 C、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提供了方便 D、办事不再走冤枉路
  • 11、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 1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之下,知道政治过失的人在民间。这说明政府要自觉接受(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人大代表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D、司法机关的监督
  • 13、下列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 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 C、修改法律条例 D、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
  • 14、在一次市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调研中,小明向他们反映了校门口机动车停放,影响学生出行安全的问题。对于小明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认真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责任 B、作为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政议政 C、表现了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 D、小明是通过给人大代表建言的方式发表看法的
  • 15、下面是王老师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活动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

    ②选民登记

    ③参与投票

    ④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 16、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以下不具有选举资格的是( )
    A、青年教师 B、退休的老人 C、满十八岁的大学生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 17、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各界的人民代表根据人民的意愿,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里的“一府两院”是指( )。
    A、政府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政府 C、地方政府   科技学院和人民法院 D、政府   人民检察院和科学院
  • 18、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部法律的通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 19、某小学规定成绩好的学生戴红领巾,成绩较差的学生戴绿领巾。这种做法( )
    A、体现了分层教育的原则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C、属于合理的学校管理方法 D、是一种创新方式,应该提倡
  • 20、身份证是国家颁发的证明我国公民身份的证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身份证丢失,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②任何人都不能查验我们的身份证

    ③身份证上的号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上一页 426 427 428 429 4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