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们不仅应该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应该履行对社会、国家、家庭的义务。
-
2、身份证不应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
3、 或 ,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
4、居民身份证上有很多个人信息,应注意保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下图的情形,请仔细观察下图,并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人物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2)、当人民警察出示执法证件,要查验你的身份证时,你应该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
5、你认为图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6、谈谈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列举2至3个)
-
7、公民的身份号码可以随着成长而改变。( )
-
8、( )是我们出门必须随身携带的证件。A、毕业证 B、结婚证 C、身份证
-
9、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其中,第7-14位为( )。A、地址码 B、顺序码 C、出生日期码
-
10、下列关于国籍的说法错误的是( )。A、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那他们可以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中国国籍 B、出生于哪个国家,就有哪个国家的国籍 C、中国公民在他国获得他国国籍,则视为自动放弃中国国籍
-
1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12、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的使命。
-
13、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
15、身份证是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的唯一的、的身份代码。
-
16、我们不仅要增强观念,也要增强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
-
17、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宪法宣传周”期间,学校组织了“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开展了宪法主题图片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用一句话对图片进行解读。
图①的解读:
图②的解读:
(2)、“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学校还可以采用哪些具体的形式(不少于两种)(3)、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学习宪法,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小学生应如何上好这门“必修课”?(不少于两种)
-
18、将下面的图片与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5月15日 12月4日 12月10日
宪法日 世界人权日 国际家庭日
-
19、在我国,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
20、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 B、民法 C、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