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他人。(    )
  • 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为他人着想。(    )
  • 3、人际交往具有单向性,所以与人交往要主动、豁达,不计较个人得失。 (    )
  • 4、宽容不是无限度地 , 而是有限度,的。
  • 5、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报复不是解决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
  • 6、宽容不仅使社会生活环境更加也使我们内心保持 , 让我们生活得
  • 7、宽容让人们彼此和睦相处,它是我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 8、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期间,烟瘾大发,便吸了起来。这种行为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人员走过来制止陈某,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陈某觉得自己丢了面子,闯到幕布旁砸了“请勿吸烟”的牌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者其他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1)、你认为陈某的哪些行为错了?
    (2)、陈某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3)、陈某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0年,雷锋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他7岁就成了孤儿。1958年11 月,雷锋赴鞍山钢铁厂成为了一名推土机手。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成为了沈阳军 区工程兵某部汽车连的一名战士。他在每一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做一颗永不 生锈的螺丝钉”。雷锋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对于别人的不理解,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对于人生的意义,他这样认为:“活着就是

    为了别人过得更好。”“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材料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是默默无闻的。他(她)们或是凌晨清扫街 道的环卫工人,或是每天下厨做美味晚餐的妈妈,或是日复一日精研技艺的工匠,或是年复一年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

    (1)、请你为所在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有人问:“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这样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一问题。
  • 10、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为你所在的社区居民提几条文明养狗的宣传语。

    2023年10月16日,四川一小区发生恶犬撕咬2岁幼童事件。据监控画面显 示,当日8时许,母亲邓某带着自己2岁的女儿唐某在小区里行走。突然旁边窜出一条黑色体型略大的狗以及一只白色的狗。其中黑色犬毫无征兆地向母女俩发起了攻击,女儿不幸被盯上,惨遭撕咬。被咬女孩送入医院后,经医生诊断,受伤比较严重,右肾破裂伴有血肿形成、腹腔积液,胸背部等多处皮肤裂伤……

  • 11、雯雯在学校爱乱扔垃圾,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 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雯雯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雯雯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 12、你为保障大家在公共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做过什么事情?(试举出一例)
  • 13、阻止他人在公共场所吸烟                         违反公共秩序

    劝阻他人不要在公共座椅上涂画               维护公共秩序

    购物结账时插队                                      爱护公共设施

    施工时砸坏燃气管道                               损坏公共设施

    在人行道上摆摊                                      侵犯公共利益

  •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 B、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C、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 D、对于那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我们应该远离,不采取任何行动
  • 15、如图所示,此公共标志的意思是(    )。

    A、禁止偷看 B、禁止带相机 C、禁止拍照 D、禁止开灯
  • 16、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梅和刘康是邻居,但他们从不往来 B、张欢和刘艺住在同一个小区,她们经常相互问候,相互帮助 C、王刚把自己家的垃圾放在邻居家门口 D、张瑞出门的时候很生气,狠狠地踹了一下小区门口的垃圾桶
  •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公共利益 B、只有保障个人的利益才能维护公共利益 C、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 D、公共生活中,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
  • 18、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或设备不包括(    )。
    A、路灯 B、影院租赁的3D 眼镜 C、公园里的休息座椅 D、方便残障人士的无障碍通道
  • 19、下列行为没有侵犯公共利益的是(   )。
    A、随意占有公共资源 B、毁坏公共设施 C、浪费公共资源 D、爱惜公共物品
  • 20、(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A、良好的公共秩序 B、良好的公民秩序 C、良好的校园秩序 D、良好的家庭秩序
上一页 262 263 264 265 2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