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是( )。A、
B、
C、
D、
-
2、小科将报纸紧靠在下面四个透明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杯后的报纸文字,文字图像会被放大的是( )。A、
B、
C、
D、
-
3、制作简易显微镜时,我会选择将两个凸透镜( )来制作。A、上下紧紧贴在一起 B、左右并排放在一起 C、上下隔开一定距离 D、左右紧紧贴在一起
-
4、小柯自制了一架小型飞机滑翔机,如图,他准备的实验材料有支架、开关、电池盒与电池、扇叶、小电动机、导线、木片。
(1)、闭合开关,我们会观察到飞机前面的螺旋桨转动,这时的能量转换是能转换为能。(2)、小柯取下小电动机,如图所示,用手快速拉拽绳子带动转子转动,如果这个装置与一个小灯泡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此时这个装置被称为。
(3)、小柯拆开小电动机仔细观察,发现电动机里面的转子其实是由个电磁铁组成的,为了研究电磁铁,小柯自己动手制作了以下5个电磁铁。
(4)、小柯拿一个指南针靠近①号电磁铁A端,指南针S极被吸引,则可推测①号电磁铁A端是极,②号电磁铁B端是极。(5)、下列关于电磁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磁铁有南北极,不能改变 B、电磁铁有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C、电磁铁有磁力,大小不能改变 D、电磁铁的磁力是永远存在的(6)、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应选择(填序号)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7)、如果让你做一个电磁铁,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怎么做?想一想,写下来或画下来。 -
5、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车轮,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前进。
(1)、从资料中可知,下列车轮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有辐条车轮→无辐条车轮→有轮胎车轮 B、无辐条车轮→有辐条车轮→有轮胎车轮 C、有轮胎车轮→无辐条车轮→有辐条车轮 D、有辐条车轮→有轮胎车轮→无辐条车轮(2)、在古代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搬运相同质量的物体,直接拉动比用滚木拉动产生的摩擦力 ( )。A、小 B、大 C、相同 D、有时候大有时候小(3)、自行车的车轮既有辐条又有轮胎,这样的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 )。A、辐条对称更美观 B、减轻质量更灵活 C、增大摩擦力 D、增加质量并减小摩擦力(4)、为了研究车轮的作用,我们做了用平板和手推车运送物品的实验,这个对比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搬运的物体 B、运输的工具 C、推车的人 D、搬运的路程(5)、右图所示是一辆独轮车,通过探究我发现独轮车是一种( )的工具。
A、省力 B、费力 C、等臂 D、不省力也不费力(6)、小柯想利用竹签和胡萝卜制作一个有辐条的车轮,可参考的有纸质说明书和视频制作步骤。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写出你的理由。。 -
6、小柯自制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了一些生物体的细胞玻片标本,有植物的,也有动物的。他把这些看到的细胞画在记录本上,并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通过阅读资料,可以发现以下生物体中,不属于细胞的是( )。A、红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天花病毒 D、喇叭虫(2)、小柯了解到科学家们使用( )能清晰地看到病毒的样子。A、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放大镜(3)、小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微生物, 它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钟形虫(4)、小柯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发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物镜,污点不动,可以判断污点有可能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标本上 D、反光镜上(5)、小柯取下一块洋葱瓣,如何在洋葱瓣上取大小合适的表皮制作装片,请你用铅笔代替小刀,在图中画出痕迹。
(6)、制作好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小柯在使用显微镜时用左眼来观察显微镜中的图像(如下图),这样观察的好处是( )。
A、左眼看得更清楚 B、左眼的视野范围更开阔 C、方便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D、左眼的视力更好(7)、下列是小柯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 ②染色 ③放置表皮 ④滴清水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
7、科学学习经常需要借助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下图所示,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1)、关于建立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B、模型表达的知识可以不同,但制作方法一定相同 C、可以用制作模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假设 D、制作的模型可以不断修正(2)、以上五种模型,其中不能产生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E、模型⑤(3)、我们实验时控制模型的运动速度,以便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小时 B、1天 C、1个月 D、1年(4)、小柯小组同学分别制作了3种地球模型,做法合理的是( )。A、小绍:地球结构模型可以先做外面的地壳,再做里面的地核 B、小柯:横切橙子,去果肉后,将筷子穿过橙子做成地球自转模型 C、小桥:用泡沫球做海陆分布模型,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一些 D、三种模型都可以的(5)、如图所示的五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D、模型④ E、模型⑤(6)、通过模拟实验,小柯发现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如果地轴不倾斜,而是呈竖直状态,那么地球上依旧会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极昼、极夜现象 C、四季变化 D、以上现象都会产生(7)、2024年 12月21日是冬至,据此推测, 2025年1 月 17日的地球转动,下列四个位置最有可能是(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
8、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国内外科学家及他们的成就,下面选项中搭配有误的是 ( )。A、日心说————哥白尼 地心说————托勒密 B、发现微生物————胡克 发现细胞————列文虎克 C、电生磁————奥斯特 发现青蒿素————屠呦呦 D、活字印刷术————毕昇 射电望远镜————南仁东
-
9、对于四季变化、地球公转,下面解释不正确的是( )。A、北半球从夏至到冬至,同一地点正午的影长逐渐变长 B、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发生变化,与太阳距离的远近导致四季变化 C、人们利用圭表来测量正午影子的长短,圭表通常固定放置在某一位置 D、四季变化对生物活动造成影响,如北极狐季节性换毛、刺猬冬眠等
-
10、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坐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落,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会和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换形式是(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热能 C、机械能→热能 D、电能→机械能→热能
-
11、右图是某电饭煲的铭牌。该电饭煲正常工作6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 )。
A、0.06度 B、0.6度 C、3.6度 D、36度 -
12、利用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下列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
13、小柯妈妈要寄一件快递,填写好信息后,快递点递给小柯妈妈一张回单,小柯妈妈可以通过扫描回单上的二维码来了解快递的动态,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 )技术。A、文字识别 B、语音识别 C、图像识别 D、动作识别
-
14、裁缝师傅裁布料一般用下列剪刀中的( )。A、
B、
C、
D、
-
15、为了方便环卫工人,大家提倡使用捡拾器代替火钳(如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B、技术推动工具革新 C、捡拾器和火钳作用相同,不用替换 D、人们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将技术和工具进行改进 -
16、活字印刷术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A、检字 拓印 刷墨 晾制 B、晾制 检字 拓印 刷墨 C、检字 刷墨 拓印 晾制 D、拓印 检字 刷墨 晾制
-
17、右图是在习习家同一地点观察到的一年四季正午太阳位置的变化图,图中丙对应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8、小柯又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列显微镜中能看到的表皮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 B、2 C、3 D、4 -
19、小柯的爷爷想买个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看报纸,应该选择以下哪种厚度的镜片?( )A、
B、
C、
D、
-
20、右图搬运木箱的过程中,使用了( )。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