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一开篇,魏征就用生活中的木与水作类比,其目的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
  • 2、《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固本”“浚源”为喻,提出全文主旨:
  • 3、《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推理引出正题,本文的中心论题是“”。
  • 4、《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
  • 5、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两组比喻起兴,进而提出“”,指出治理国家要积聚民心。
  • 6、《谏太宗十思疏)中写木高固本、流远浚源,其目的是为了申明“”。
  • 7、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开篇运用排喻的手法,引出“”的结论。
  • 8、魏微的《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
  • 9、《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的结论。
  • 10、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两句,强调了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 11、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
  • 12、《谏太宗十思疏》起笔不凡,作者运用排喻的手法,用“”两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 1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谈到国君位高权重,如果“”,也就类似于砍断树根求得树术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
  • 14、《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
  • 15、《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易失民心原因的句子是:“。”
  • 16、《谏太宗十思疏》,作者将德比喻为木之根本,流之泉源,充分肯定德对政权稳定的重要作用:“”。
  • 17、 《谏太宗十思疏》中开头“”运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推理,引出正题,浅显易懂。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零食和甜点并非饮食禁忌,关键就是控量、控频次”。有人认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需要“控量、控频次”。有人则认为,青春就是要酣畅淋漓。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纠结:既想偶尔吃点饼干或甜点,又担心会长肥肉、升血糖。其实,对绝大多数健康人来说,如果不是每天吃,或者吃很多的话,零食和甜点并非饮食禁忌,关键就是控量、控频次。

    所谓控量,就是把吃甜点的数量控制在每天50克添加糖的范围之内。假如既不喝甜饮料,也不吃糖果、果脯、果酱之类食物,只是吃个50克左右的小蛋糕之类,还不会超过合理范围。

    不想因此长胖的话,只需增加运动,或相应减几口主食就可以了。如果偶尔吃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不过,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就得再仔细一些了。不仅数量要控制,①____。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吃这些甜味零食更合适呢?研究结果显示:午餐和晚餐之间吃零食,要比午餐后吃零食效果好。把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放在餐前30分钟吃,也会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总之,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包括需要减肥的人,都应当注意保持稳定的食量,稳定的碳水化合物供应,而且最好把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合理地分散在一日三餐当中。如果需要加餐,②____,或者在餐前半小时少量加餐。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猜想,桅灯的本意可能是指挂在桅杆上的灯,是航行的信号灯。

    在乡村,桅灯也曾大有作为。早起拔秧,夜查田漏,防汛巡逻,打老黄豆等等,都有它热情地参与。在过去的岁月,它是水稻的一部分,是黄豆的一部分,是农事的一部分,是乡村的一部分。秋高稻熟,傍晚时分,走到村外,选定一处,嵌入桅灯,微弱的灯光可以把潺潺细流照得清清亮亮。

    如今,有线的和无线的电光源层出不穷,桅灯“不怕风不怕雨”的优势已不明显。船上是不会挂这种桅灯作航行信号了,也没人用它帮助捕鱼,或打田鸡、斩黄鳝泥鳅了。即使家里有盏桅灯,也没有煤油卖了。桅灯虽然已经退出田园,成了文物,但它照亮的那段岁月,依然熠熠闪光。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它是水稻、黄豆、农事、乡村的一部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加点的“照亮”,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B、操笔为锄,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领域,乃是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C、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都晾晒在长竿上,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 D、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我谋(就、靠近)子无怒(愿,请) 日月忽其不兮(久留) B、其黄而(陨落,坠下) 女也不(差错、过失) 皇揆余初度兮(观察) C、无与士(沉溺、沉醉) 朝碎而夕(取代)余马于兰皋兮(缓行) D、其笑矣(讥笑) 亦焉哉(止、了结) 苟余情其芳(确实)
上一页 803 804 805 806 8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