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①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 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每当恒星经过的时候都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引力作用,最后迫使它们当中的一个雪球倾倒到内太阳系。由于太阳热的作用,冰块被蒸发

    ②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作近似圆周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因为太阳离它很远,从漆黑的天空中看上去,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它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氢气和氦气的热核反应堆,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

    ③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④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

    (1)、分别概括上述选文①、②的主要内容。
    (2)、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②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

    (4)、文章结尾的议论和抒情文字有何作用?结合这几段文字,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星际旅行靠什么导航

    苟利军

    日前,我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持续创造票房纪录。这部电影里的很多情节让人非常好奇比如为地球流浪领航的太空站如何导航。未来,人类进行更远的星际旅行时

    一提到导航,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手机里的各种导航软件。它们都是利用导航卫星来确定方位的。

    手机软件导航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在地面之上约2万公里的空间,有几十个处于不同轨道的导航卫星。每时每刻,这些卫星都会发送特有的位置和时间信号,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差别,就可以算出手机所在的空间位置信息。

    未来,如果人类有机会跨入到离地面2万公里外的深空,就需要全新的导航系统。

    空间导航的核心是在每一时刻,需要知道至少四个位置的参考源。根据众多观测结果,天文学家选用不同的天体源

    一种就是最近几年谈得比较多的脉冲星导航。

    脉冲星就是我们极为熟悉的中子星,因为磁极方向能够产生射电或者Ⅹ射线辐射,当转动轴和磁极不重合,就会产生人类所看到的脉冲,因此被称之为脉冲星。

    某一些脉冲星转动速度特别快,转动周期可以达到毫秒量级。这些脉冲星的转动稳定性非常好,可以比拟于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钟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找到了几十个类似的脉冲星,如果人类可以接收到它们的信号,可以利用这些脉冲星进行星际航行。

    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恒星来导航。在2013发射的欧洲盖亚卫星(GAIA)就计划对银河系内的10颗恒星的位置、恒星特征、距离以及运动速度进行精确测量。

    目前,科学家已经得到了第一批结果,等到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实现之后,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导航。

    如果人类有机会迈出银河系,进入更远宇宙的时候,能用什么来导航呢?

    有些天文学家就提出,或许可以以那些遥远的某些星系作为参考,这些被选出来的天体就是天文学中常说的活动星系核。

    这些天体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产生的喷流,因为辐射非常明亮,往往比星系本身的辐射还要强很多。因为中心体积非常小,就像一个小点很难分辨,以至于在这类天体发现的最早期

    尽管这类星系也在空间运动,然而因为这些天体至少距离地球几十亿光年之外,看起来几乎不动

    法国的天文学家Charlot和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选取了一些最致密和最稳定的活动星系核,建立了一个被称之为国际天球参照系统。

    经过20余年发展和不断更新,这个系统当中从最早的包含了212个源,到现在遍布整个天空的300多个。这个系统或许也能够成为人类以后进行宇宙旅行所使用的导航系统。

    未来无论是地球附近的太空旅行,还是更远的星际旅行,都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和推动。只有这样,人类才真正能够坦然相对。

    《光明日报》(2019年02月21日16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脉冲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___
    A、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 B、脉冲星高速自转,其转动轴扫过地球,我们就接收到一次它辐射的电磁波 C、脉冲星的数量虽然只有几十个,但如果能接收到它们的信号,并知道其位置 D、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子星都是脉冲星。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因为手机软件导航的工作原理简单,所以到达2万公里外的深空,就需要全新的导航系统。 B、欧洲盖亚卫星(GAIA)试图利用恒星来导航,从而为银河系内的星际旅行提供帮助。 C、活动星系核比脉冲星在位置上要稳定很多,是因为这些天体至少距离地球几十亿光年之外。 D、国际天球参照系统有可能成为人类在更远的星际旅行中所使用的导航系统。
    (3)、请结合全文,概括星际旅行导航系统构成的必要条件。
  • 3、判断正误
    (1)、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宇宙汪洋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判断对错)
    (2)、宇宙大部分是虚空的,所以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固体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判断对错)
    (3)、文章结尾处说“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意即人类在对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才开始反观地球,研究这个唯一对我们人类有意义的蓝色星球。 (判断对错)
  • 4、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 5、下列几句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

    ①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②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5.9万亿英里。

    ③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 B、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 C、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 D、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
  • 6、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大多数天文学家相信黑洞是存在的。 ▲  ▲ 。  ▲ 。  ▲  ▲  ▲ 

    ①从理论上讲,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②他们的怀疑不无道理。

    ③“黑洞可能就是广义相对论外推到不合适地步的一个例子”。

    ④但是,他们认为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并不是百分之百都正确。

    ⑤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⑥因为从观测上讲,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黑洞的候选者得到最终证实。

    A、①⑤③⑥④② B、⑤②⑥①④③ C、④③⑤⑥①② D、⑤②①③④⑥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奇瑞•东方之子”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推向市场的一款豪华大气、质量上佳、安全可靠、配置极为齐全、做工精细的轿车,在安全性、舒适度、人性化等方面可圈可点。 B、今年3月9日,韩国在野的大国家党和民主党向国会提出了弹劾总统卢武铉。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 C、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单从现在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80多万人就业来说,我们也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著名的IT巨头公司借鉴,而且事实上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主张反对盲目照搬,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极端有害。
  • 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

    ②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

    ③王君的作文水平相当高,但就是经常忘记加标点符号,经过老师的反复教导和他自己的认真学习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④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毫无疑问地证明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让世人对一日千里的中国航天事业惊叹不已。

    ⑤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目一新

    ⑥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 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样的,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的各个阶段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 B、可是科学发现,宇宙不但茫无际崖、辽阔瑰丽,不但可以为人类所了解,而且,从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命运和宇宙息息相关。 C、“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惮精竭虑,大声疾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D、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密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
  • 10、下列语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 ▲ 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②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 ▲ 的。

    ③我感觉到 ▲ 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这个冥冥世界。

    ④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 ▲ 在鲤鱼们的眼中。

    A、纵然必需熟悉呈现 B、纵然 必须 熟习 呈现 C、虽然 必需 熟习 呈献 D、虽然 必须 熟悉 呈献
  • 11、下列句中空白处应填的一组词语是( )

    ①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最惊人的和 ▲ 的发现。

    ②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 ▲ 微不足道的。

    ③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 ▲ 决不是唯一的地方, ▲ 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A、出乎意料   甚至     但    也 B、出乎意料   以至     但    也 C、出其不意   以至     既    也 D、出其不意   甚至     既    也
  • 1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 ▲ 的。

    ②从一个星系际的 ▲ 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像海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的浪涛上。

    ③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 ▲ 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A、微乎其微优越典型 B、微乎其微 优势 典范 C、微不足道 优越 典型 D、微不足道 优势 典范
  •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海水很咸,但我们食用的海水鱼却没有什么咸味,这是因为海水鱼有根据自身需要从海水中吸收特定离子的本领。它们的细胞类似半透膜 , 其他则不能通过。有些离子海水中含量很多,但它们并不十分需要,所以吸收的就不多。组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在海水中含量虽多,② , 因而在体内含量很少。这样,海洋生物的肉也就不像海水那么咸了。简单地说,这种现象是鱼类自身的结构③ , 就像骆驼生活在缺水、风沙大的沙漠中,慢慢形成了贮藏脂肪的驼峰、可以自由闭合的鼻孔等特殊的身体构造。

  • 1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地球上哪里是最佳观星地?传统认为美国的夏威夷和智利北部是光学望远镜的最佳台址,世界上最好的光学望远镜都集中在这里。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商朝晖领衔的国际团队研究表明,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才是最佳观测地,由我国科学家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论文发表于北京时间29日深夜出版的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这一成果确认了昆仑站有珍贵的天文观测台址资源,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南极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FAST“藏在”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就是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FAST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天眼”的“视网膜”就是30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这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1)、简要概括中国“天眼”三大创新的好处。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 1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研究中发现狗具备一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并且能准确地从中判断出人究竟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

    当人类遇到一个新面孔时,他们的目光总是会不自觉地向左转移,首先落在对方面部的右半侧。这就是“左斜视”现象。“左斜视”现象一般出现在人类面对面相遇时,比如人类在观察动物或无生命物体时,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对于“左斜视”现象

    英国林肯大学科学家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声称,宠物狗也与人类一样具有这种“左斜视”倾向。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动物有这种倾向。但是,看到其他事物时不会出现。在试验中,林肯大学的郭昆博士向17只宠物狗分别展示了人类、狗、猴子的面部图片以及一些无生命事物的照片。当宠物狗面前出现人类面部的图片时,当它们面对猴子及无生命事物,甚至它们同类的照片时

    郭昆认为,经过与人类数千年的友好相处,狗已经在进化过程中有了“左斜视”的功能,人类面部的右侧比左侧能够更精确、更强烈地表达个人情感,包括愤怒等情绪。如果确实如此的话,在实验中当研究人员把人类面部图片倒过来摆在宠物狗面前时,它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向左斜视。相反,狗的大脑右侧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左侧视野范围内的信息,因此比大脑左侧更适合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低估了狗的智力水平。最新的研究表明,狗的智力能够达到14个月大的婴儿的智力水平。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狗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中的表现相当于初学走路的孩子。

    (1)、下列关于“左斜视”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左斜视”指在观察一个人时目光左移落到对方面部右侧的生理现象。 B、狗的“左斜视”现象只在观察人类面孔时才出现,观察其他动物和无生命物体时则不会出现。 C、“左斜视”现象只出现在人类和狗身上,还没发现其他动物有此现象。 D、“左斜视”现象可能是为了能更准确地读懂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2)、下列对狗具有“左斜视”倾向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人类面部的右半侧比左半侧更善于表达情感。 B、狗的智力能够达到14个月大的婴儿的智力水平。 C、狗已经与人类友好相处了数千年。 D、狗只能用大脑右侧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
    (3)、下列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
    A、狗在看倒置的人类面部图片时也会出现“左斜视”现象,而人类却不会,可见狗的“左斜视”功能比人类更发达。 B、人类在面对倒置的面孔时不会出现“左斜视”现象,因为人类是用大脑左侧来处理左侧视野内的信息,大脑左侧比右侧更适合解释人类面部表情。 C、具备“左斜视”能力、能够判断人类表情,是狗能够成为宠物的原因之一。 D、狗只在面对人类时出现“左斜视”现象,面对其他动物时没有任何“左斜视”倾向,说明狗同它们的关系不够友好亲密。
    (4)、下列关于人与狗的“左斜视”现象的科学原理,正确的理解是____
    A、对于“左斜视”现象,最可能的解释就是人类面部的右半侧比左半侧更善于表达情感。 B、“左斜视”现象都只出现在人与狗看到人类面孔时,看到其他事物时不会出现。 C、“左斜视”的功能是狗判断人类表情的一种途径。 D、狗在面对倒置的图案时,会有“左斜视”的倾向,这是因为狗的大脑区域分工不同。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 50 年代,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 365.25 日,但历元不同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 25 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达到了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 20 年一次。

    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天文学本身来看,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

    (摘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

    (1)、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 B、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已经能够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情况甚至到上一世纪中叶在某些民族中还存在。 C、上古时期的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以及初昏时南方子午线不同星辰的出现,来确定仲春和仲秋等等 D、对于天文规律的更多了解,尤其是回归年长度的掌握,推动了古代历法的产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 B、古代天文学在西汉到五代时期发展得更为完善,南北朝姜岌、隋朝刘焯等人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西汉落下闳、唐代李淳风等人采用了新的观测手段。 C、唐代大衍历的产生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已经发展成熟,《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 D、宋元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多有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者。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史料记载表明,我国夏商时期已有历法;但是今人尚未完全弄懂这些史料的含意 B、比起天体测量精度来,古代帝王更关注奇异天象,因为他们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这样就可以趋吉避凶。 C、在明代,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 D、中国古代天文学擅长代数计算,未能从几何结构进行研究,因此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两者弥合问题上,不能深入探讨。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易•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人文与天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古人云:“究天人之际,其本质是追求内心光明,其方法论是允执厥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思考天人关系开始的。为了观象授时、制定历法,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中国先民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理想的天人关系始终是其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其主体思想和主要实践始终是天人合一。

    考古学证据显示,观象授时在中国有着超乎想象的悠久历史。太阳、月亮的光明成为中国先民身心两方面至死不渝的追求,光明成为天人合一的同义词和内在本质。商周古文字的“文”字“像人形而特彰明其心”,文化一词的本义为通过人文精神教化使人内心光明。所以,文明兼有文化和光明两者的含义,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所谓“君子之光,其晖吉也”。从而实现内圣外王

    中国先民关于天文与人文的思考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考虑,是将天文引入个体生命精神。心性之学是天人合一的内在灵魂,天人合一是心性之学的外在逻辑。儒家尤其是宋儒,道心惟微;惟精惟一,精确辩证四方、八方等方位,因此使“中”具有了中正、中央等含义,形成了中国、中华等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居中而治的政治观、中庸中和的哲学观。

    天体运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时间流逝、季节变迁、生物繁衍、粮食丰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妨举些事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作为距今约4 300年至3 900年,已经是在阴阳、太极和天地形成的宇宙观以及八卦、五方的天下观指导下规划建设的,体现出最高统治者居中而治、掌握历法、敬授民时的权威。大量殷商卜辞、两周金文,出现了统治阶级关于天命、天、“(其)严在上”的文字。春秋战国以降,天命从统治者的话语权转变为民心力量、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民心即天命、天命即人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天人合一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下,中国先民创造了上古时期辉煌绚丽的文化、思想和制度。从《周易》及诸子百家学说、两汉经学到宋明理学,均对天人关系、天人合一进行了孜孜以求、前赴后继的深入研究和阐析发扬,形成了蔚为壮观、叹为观止的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以止”的理念和特性。

    (摘编自《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构建理想的天人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个根本问题。 B、中国先民追求光明,这种光明由内而外,从而实现内圣外王 C、诸子百家时代,人们对天命的认识有了变化,认为民心即天命 D、中国古代辉煌绚丽的文化是在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天人关系的联系,从先民对天象的观测中探求“文明”一词的含义。 B、第三段中作者从商周古文字的“文”字含义说起,来证明古人因为追求日月而追求光明。 C、作者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论证天体运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且被统治者利用来指导生产和生活。 D、最后一段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多种学说,证明古人在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下列对中国古代先民观测天象,对人文所起作用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构建了天人合一理论和文明文化的内涵。 B、影响了个体生命精神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C、培养了孜孜以求、前赴后继的研究作风。 D、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②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他们。

    ③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有着发达的古代天文学。

    ④《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反映了古人这种感性认识。

    ⑤《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⑥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

    ⑦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A、③①④②⑥⑦⑤ B、③②⑥⑦⑤①④ C、③①④⑦⑤②⑥ D、③②⑥①④⑦⑤
  • 2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波澜起伏 尊循特殊辩解 B、不绝如缕 模型 预报 信奉 C、根深楴固 漂浮 编制 圭臬 D、孰是孰非 冲击 星宸 帷幕
上一页 780 781 782 783 7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