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是( )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2、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臣未之闻也 B、莫之能御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臣闻之胡龁曰
-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
4、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保护民众,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译文】百姓都认为大王喜爱羊(而舍不得用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译文】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间)的空处,(这样做是)因为牛有着它本来的样子啊。
-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皇帝的年号,用于纪年,开始于秦始皇,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癸丑,干支纪年法,由是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既可以用于纪年,也可以用于纪月,不用于纪日。 C、暮春,孟仲季与每一季中的三个月相配,在表示月份时,孟表示每一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C.后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
6、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
7、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所以游目骋怀 ⑥足以极视听之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8、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及其所之既倦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⑦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③⑤⑥⑧/①④⑦/② B、③④⑤⑥/②⑧/①⑦ C、①②/③⑤⑥⑧/④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9、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足以畅叙幽情 以其无礼于晋 B、夫人之相与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或因寄所托 不如因而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足以畅叙幽情 臣以供养无主 B、夫人之相与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后之览者 楚之南有冥灵者 D、快然自足 而宋荣子犹然而笑之
-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B、终期于尽 期:期望 C、列坐其次 次:地方、旁边 D、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理解。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俯察品类之盛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1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不能喻之于怀 B、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6、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D、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的嫡长子。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
1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 B、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汇比较丰富,如“拜”“授”“封”等表示授官,“升”“拔”“擢”等表示升职,“贬”“谪”等表示降职,“罢”“免”“除”等表示罢官。 C、古代常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按旧制,凡为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的姑母等,平辈如兄弟、姐妹、妻子等服丧,均穿期服。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 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沐浴清化(蒙受) 形影相吊(安慰)
B、除臣洗马(解除) 臣具以表闻(听到)晚有儿息(子) 刘病日笃(病重)
C、犹蒙矜育(怜惜养育) 伏惟圣朝(俯伏思量)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 日薄西山(迫近)
D、有所希冀(非分的愿望) 夙婴疾病(缠绕)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听臣微志(准许,成全)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郡县逼迫 , 催臣上道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岂敢盘桓 , 有所希冀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⑧庶刘侥幸 , 保卒余年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⑥ D、③⑤⑦⑧ -
2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B、虽然,犹有未树也B.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①臣具以表闻②屈贾谊于长沙 D、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宾主尽东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