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蚊子叮人时会向人体注入唾液,蚊子唾液中含有蚁酸、抗凝血剂等成分,这些成分会引起人体产生痒觉。研究发现,薄荷中的薄荷醇具有止痒的作用,蚊子叮咬后引起痒觉的机制及薄荷醇止痒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蚊子叮咬释放的致痒物与(神经元的类型)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过程中涉及的信号有 , 但引起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2)、蚊子叮咬后人会产生抓挠反射,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 据图分析,薄荷醇具有止痒作用的机理是。痒有很多种类型,有被蚊虫叮咬后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化学性痒,也有羽毛轻抚脚底接触带来的机械性痒。薄荷醇能缓解化学性痒但不能缓解机械性痒,原因是。一些战士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即使有蚊子叮咬产生痒的感觉,也能不抓挠,由此体现出
    (3)、研究人员在传递感觉信息的脊髓背角中发现了一个专门控制痒觉但不参与痛觉的受体———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他们给一组实验小鼠脊髓中注射胃泌素释放肽后,小鼠会自发的产生抓挠动作,但另一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胃泌素释放肽后,没有发生抓挠动作,推断可能的原因是 , 该组实验小鼠对致痛刺激的反应是
  • 2、云杉人工林的蓄积量居针叶林之首,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水碳循环中有着重要作用。科研人员用不同透光度遮阴处理2种云杉并检测其光合参数。实验所用苗木均为2年生青海云杉和紫果云杉,设计30%透光度遮阴(1组)、60%透光度遮阴(2组)、90%透光度遮阴(3组)和对照组4个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种云杉不同透光度遮阴处理下的光合参数的方差分析

    指标

    处理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蒸腾速率E(mmol·m-2·s-1

    气孔导度C/(μmol·m-1·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2·s-1

    青海云杉

    1

    4.69

    2.38

    187.80

    211.65

    2

    4.75

    2.41

    159.17

    248.32

    3

    5.14

    2.98

    154.06

    264.69

    CK1

    4.55

    3.04

    136.69

    288.92

    紫果云杉

    4

    5.22

    3.46

    201.89

    221.02

    5

    5.25

    3.49

    178.09

    258.65

    6

    7.22

    3.84

    159.48

    271.04

    CK2

    4.85

    4.26

    147.64

    295.18

    (1)、云杉人工林的蓄积量居针叶林之首,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水碳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云杉植株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一般需要氧化型辅酶的协助,它们分别是;其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本质上看它们的作用是
    (3)、CK1条件下,青海云杉叶肉细胞中可发生的能量转变过程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据表推测,与实验组相比,CK组的气孔导度小,而胞间CO2浓度较高,可能的原因是(答2点)。30%透光度光照条件下,实验中检测到的O2释放速率比光合作用O2产生速率 , 这是因为
    (5)、研究人员提出遮阴会影响云杉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含量。以实验中材料,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加以验证:
  • 3、研究人员以耳朵皮肤成纤维、胎儿皮肤成纤维和卵丘三种细胞分别作为供核细胞进行核移植,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供核细胞

    重构胚数(枚)

    卵裂率(%)

    囊胚率(%)

    孵化率(%)

    耳朵皮肤成纤维

    39

    78.0

    19.7

    50.0

    胎儿皮肤成纤维

    33

    79.4

    35.6

    63.9

    卵丘

    50

    85.7

    38.0

    72.2

    A、诱导多只雌性动物超数排卵所饲喂的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细胞 B、卵丘细胞和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更适合用作核移植的供核细胞 C、核移植时,所用的卵母细胞应发育至减数分裂Ⅰ中期再去核 D、激活重构胚时,需要电刺激或PEG诱导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和发育
  • 4、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发的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发病后的死亡率接近100%,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主要采用4针甚至5针法免疫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措施。和犬、猫“亲密接触”的朋友必须在第一时间(接触当天)、足量、足疗程接种狂犬病疫苗,才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避免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灭活RABV疫苗,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都能够处理和呈递RABV B、人体接种的灭活RABV疫苗属于抗原,接种后机体只发生特异性免疫 C、感染RABV的机体内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D、第4次接种的灭活RABV疫苗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 5、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由于1条第9号和1条第22号染色体之间发生相互易位造成的,过程如图所示。由此形成了一种融合基因,称为BCR-ABL。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后形成一种称为P210的蛋白,其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此种激酶控制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当酶活性过强时,会导致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最终发展成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号和22号染色体之间发生相互易位会导致异常的两条染色体上产生等位基因 B、易位患者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均为异常染色体,可通过显微镜进行检测 C、BCR-ABL融合基因的产生是由于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导致基因发生了突变 D、推测抑制患者体内P210蛋白的活性,可有效控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 6、某雌雄异株植物可产生氰化物,表现出抗逆性,但氰化物会导致植株矮小。该植物体内氰化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已知酶1的合成受基因B/b控制,酶2的合成受基因H/h控制。现有两对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下(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杂交实验:P:抗逆矮株♀×不抗逆♀→F1全为抗逆正常,F1随机交配→F2中抗逆正常♀:抗逆矮株♀:抗逆正常♂:抗逆矮株♂:不抗逆♂=6:2:3: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抗逆正常株的基因型共有4种 B、F2中抗逆正常雌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 C、F2中基因H的频率是基因h的频率的2倍 D、F2抗逆正常雌雄株随机受粉,后代中抗逆矮株占7/72
  • 7、为筛选耐盐、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厨余垃圾和无菌水制备厨余垃圾浸出液,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前的处理主要是指对厨余垃圾浸出液进行灭菌并稀释 B、X培养基中淀粉应是唯一碳源,且含有较高浓度的NaCl C、上述两次接种前后均需要对接种器具进行灼烧灭菌处理 D、从培养的结果可以推测出菌落⑤降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 8、“海洋牧场”构想是精心布局人工培育的经济海洋生物群落。在某海洋牧场示范区,科学家通过详尽调查,绘制出了如下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作为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浮游动物 B、蟹类处于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虾类和蟹类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 D、台风引起水环境的变化是影响虾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 9、下列有关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增加 B、某海洋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中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光照有关 C、退耕还林的群落在恢复过程中营养级的增多取决于植物种类的增加 D、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入侵物种可能会对当地地雀的生存产生影响
  • 10、群聚有利于种群增长和存活,群聚的程度随种类和条件而变化,过疏和过密都可能会限制种群发展,这就是群聚的阿利氏规律。如图是某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Ⅰ表示出生率,曲线Ⅱ表示死亡率 B、据图分析,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80左右 C、当该种群数量小于20时,自然状态下种群可能会逐渐消亡 D、依据阿利氏规律,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种群增长
  • 11、脱落酸(ABA)是一种倍半萜结构的内源性植物激素,也是植物五大生长调节剂之一,PYR/PYL/RCAR是常见的ABA受体蛋白,广泛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A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两者存在协同作用 B、PYR/PYL/RCAR与ABA结合后,会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C、ABA能促进气孔导度增大来减少水分散失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D、敲除细胞中PYR/PYL/RCAR的基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 12、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结节/腺瘤引起的甲亢,大部分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结节或腺瘤,并能够自主合成甲状腺激素。当这种“自主性”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过量时,就会引发甲亢,患者出现身体消瘦、暴躁易怒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使突变后细胞中基因的正常表达失控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靶细胞代谢增强,机体物质氧化分解消耗增多 C、患者体内高含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TRH、TSH的分泌量下降 D、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患者需长期服用抑制甲状腺激素的抗体药物
  • 13、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正常翅(D)对截翅(d)为显性,基因D/d位于X染色体。现有一只截翅雄果蝇,从该果蝇精巢中取一细胞,若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含有3条常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含1个或2个基因d B、若该细胞含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含基因d C、若该细胞含有2个基因d,则该细胞性染色体数是1条或者2条 D、若该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d,则该细胞性染色体是1条或者2条
  • 14、细胞生命历程是指细胞从产生、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到凋亡所经历的整个生命过程。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B、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正常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C、造血干细胞与其分化出的各种血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人体中的衰老细胞及其细胞核体积都会因为其失水而变小
  • 15、为探究pH对人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同等体积的蛋白块为底物进行实验,相同时间内蛋白块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胃腺细胞中不含有与胰蛋白酶合成相关的基因 B、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1和7 C、pH=7的胰蛋白酶作用后,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底物是否被彻底水解 D、胃蛋白酶随着胃液流入小肠,其活性将逐渐丧失
  • 16、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植物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肪、蛋白质、磷脂等 B、磷脂分子中的P元素位于其亲水性的头部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与受体特异性识别信息分子有关 D、脂溶性药物通常被包围在由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 17、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导致猪格拉泽氏病的病原体,感染后可导致猪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等病症。下列关于Hps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核酸中共含有8种碱基 C、可引发猪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 1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及部分细胞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①是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的通道 B、④是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C、⑤与⑦的形成有关 D、⑥在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 19、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B、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和肽键遭到破坏 C、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即可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D、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些具有调节功能,如胰岛素
  • 20、苏云金杆菌产生的Bt毒素蛋白具有杀虫能力,科研人员利用由Bt毒素蛋白基因(Bt基因)改造而来的目的基因,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目的基因改造过程如图所示(数字表示基因序列中对应的核苷酸序号),其中穿梭质粒载体含T-DNA但不含Vir基因(可辅助T-DNA转移),由天然Ti质粒改造而来。

    注:F1-F3,R1-R3表示引物;T-DNA-LB表示左边界;T-DNA-RB表示右边界;Ori表示复制原点;KanR表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HygBR表示潮霉素B抗性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DNA操作中,加入的酒精所起作用是和沉淀DNA。以提取的DNA作模板,选用图中的引物进行PCR,可扩增Bt基因。
    (2)、改造目的基因时,一方面利用特定酶断开键,去除与毒性无关的部分序列,以减小分子量,便于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另一方面,由于细菌和棉花对密码子的偏好有所不同,还需人工合成部分基因序列,以进一步得到不一样的序列,从而提高基因表达中过程的效率。
    (3)、与直接导入同时含有T-DNA和Vir基因的Ti质粒相比,将穿梭质粒和辅助质粒(含Vir基因但不含T-DNA)分别导入农杆菌的优点是。导入农杆菌的辅助质粒上的vir基因可表达产生 , 用于切割穿梭质粒上的T-DNA。
    (4)、将转化的农杆菌与棉花叶圆片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加入可初步筛选得到转化的棉花愈伤组织。若选择培养基中抗生素浓度 , 通常会出现较多假阳性植株。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株,可提取总DNA作模板进行PCR,则选用的引物应是。在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根的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培养基中关键激素的
    (5)、本研究中,用1-1362合成基因序列和1363-1848天然基因序列获得改造的抗虫蛋白,体现了基因工程和工程的应用。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跳转